互联网+下的电力营销服务策略论文_向德铭,王传尧

互联网+下的电力营销服务策略论文_向德铭,王传尧

徐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铜山分公司 221000

摘要:信息技术发展、电力体制改革、市场需求多元等因素的变化,促进了电力企业“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的建设与发展。企业为促进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建设企业的良好形象,必须对电力营销服务进行分析与思考,使其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下的电力营销服务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

“互联网+”最早在 2012 年提出;2015 年,马化腾在两会上呼吁,要把“互联网+”作为重要驱动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同年 7 月,推进“互联网+”建设的 《指导意见》印发。“互联网+”通俗的说,就是互联网与各界联合下,产生的一种具有跨界、创新、融合、开放等特性的行业发展新模式。现阶段,电力企业对于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断的完善电力企业的服务体系,在提升客户优质服务感知度的基础上,为广大居民用户提供安全、高效、清洁的电力能源。现代化电力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 +”优势,结合先进的营销手段,实现电力营销服务体系的优化和升级。

1、“互联网 + 电力营销”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 + 电力营销的智慧性服务体系的建设必将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具备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运行成本低、信息实效强等优势,在电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完善的服务模式。随着用户市场的个性化发展,搭建起智慧型的服务体系,对于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都有着积极影响。用户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服务,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互动化的营销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电力用户要不断的强化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在电力市场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2、“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的现存问题

2.1、营销模式相对落后

“互联网+”背景下,部分电力企业在进行营销服务时,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服务模式,没有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没有关注到互联网营销的建设与实施。影响了企业电力服务的便利性和业务处理的效率性,不能满足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和多样化的需求。比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网络进行在线交易,以及在线获取信息。但部分电力公司没有加强网络信息公开建设,使用网络宣传手段,也没有建立起网络缴费、相关手续办理等服务。消费者只能专门抽出时间,去营业厅了解相关的业务信息,以及进行业务办理等,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也延迟了消费者对相关服务项目变更的知晓。

2.2、营销建设水平低下

首先,电力企业在进行营销建设时,不注重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相关的业务开展无法与市场有效联系,就造成营销与市场不合,进而导致水平的低下。其次,公司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多手段、多方式的营销模式建设,不注重网络营销的建设,营销手段过于单一,就导致了水平的低下;再者,营销的服务内容不够多样化,不具有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不够,不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不了解网络手段的应用,因此在进行营销服务的工作时,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沟通能力等不能满足企业营销需求。

2.3、营销管理不够完善

首先没有健全相关的人员管理与服务管理制度,相关人员的技能低下,影响了营销服务开展的效率;其次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服务准则,就导致工作开展时服务效果的不可控,不能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再者对信息安全的管理不够重视,“互联网+”背景下电力企业没有针对相关业务的开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就容易影响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对消费者人身财产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互联网+下的电力营销服务策略

3.1、开展精准性的营销管理工作

供电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引入了日常经营活动之中,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利用标签库形式,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标准,明确用户的用电喜好。将用户的社会阶层和行为喜好等多方面的内容建立为立体化、多结构的全景画像,准确描绘用户用电特征。利用电力营销业务系统不仅能够让企业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还能够帮助企业开展催缴费用和业务咨询等服务性工作,实现企业和用户双方的互利共赢。

3.2、电子服务渠道以及业务转型

电子服务渠道的推广应用,使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自行查询用电量统计和营业网点信息、电子账单投递和互联网催缴等业务,为用户省去线下查询的繁琐程序。电力企业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节能检测和用电规律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水平。利用多维度服务拓展业务和运营效率管控,切实提高电力企业的品牌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此外,提高信息发布和营销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不仅能够让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进行充分的实时交流,还有助于企业处理用户诉求,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良的服务体验。

3.3、手机 APP 开发应用

线下营业厅和网上营业厅的开放设置都是营业厅入口多元化,电力服务便捷化的一种体现。用户在进行高压新装以及非居民新装等业务时都可以直接通过网上营业厅进行安装申报,非常便捷。而从电力企业的角度出发,集约性派单和智能互动等都是有效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渠道。将业务进程信息透明化,让用户能够清楚了解业务进展,可以切实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水平,落实“一站式”办电服务和线上缴费,实现“互联网+”电力营销。

3.4、结合客户实际情况,推行精准营销服务

“互联网 + 电力营销”体系的运用,让电力企业充分的发挥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营销方案。利用电子服务体系来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水平,比如针对某小区制定出最合适的用电方案,引导客户积极的配合电力公司,从而提升服务水平。

3.5、实现主动式小区负荷预测和需求侧的相应

供电企业加大和外部企业的合作力度,巩固与电商、商场等单位的合作关系。积极的获取大功率电器的用户数据,搭建起电器销售数据的小区负荷预测模型,为后续的电网改造工作提供理论数据的支持。电力企业可以引导超负荷的用户调整电器的是使用数量,以物质激励的方式得到需求侧的相应。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电力企业可以通过自动定位,确保正常的电力供应。

总之,“互联网 + 电力营销”提升客户优质服务感知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针对客户完成画像,推行电力精准营销服务;积极推行远程预付电费管理系统;延伸和拓宽服务渠道,促进服务业务的转型升级;实现主动式小区负荷预测和需求侧的相应;搭建起科学高效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结合客户实际情况,推行精准营销服务。借助“互联网 + 电力营销”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营销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琦,张纪杰.“互联网+电力营销”提升客户优质服务感知度[J].农电管理,2018(10):38.

[2]杜雅静.互联网+下的电力营销服务策略[J].农村电工,2018,26(10):11.

[3]杨桥桥.TS供电公司“互联网+电力营销”策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4]郭洋.“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建设[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8):90.

[5]李学萍.基于“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研究[J].低碳世界,2017(14):100-101.

论文作者:向德铭,王传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互联网+下的电力营销服务策略论文_向德铭,王传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