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_自然失业率论文

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_自然失业率论文

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失业现象产生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就对导致失业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经济学各个流派都在研究失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点、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考察这些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无疑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

西方经济学所说的古典学派是指由萨伊奠基的、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该学派的失业理论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在这种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灵活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量。由于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一旦出现劳动的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货币工资就会自行调整下降,它所引起的实际工资的下降将促使就业和产量扩大,直到达到充分就业为止。当然,充分就业并不排斥两种失业的存在,一是摩擦失业;二是自愿失业,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来的。摩擦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劳动者流动包括老工人退休、年轻人进入劳动市场的新老交替过程;人们出于某种原因而放弃原来的工作或被解雇,以及转移到新地区寻找新工作的过程,这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自愿失业是有工作能力的人而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或不愿降低已得的工资而产生的失业。由于他们所要求的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不可能为厂商所雇用。这些人只要愿意减少货币工资就能被雇用,整个经济将消灭自愿失业。同时他们认为任何有工作能力而愿意工作的人,不会因摩擦的原因而遭较长时间的失业,所以摩擦性失业同自愿失业一样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两种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行不悖。

总之,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劳动市场总能达到充分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愿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的摩擦性失业。失业和萧条状态之所以出现,原因在于工会和劳动者人为地阻止货币工资的下降。因此他们认为解决失业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它们自由地降低,通过降低货币工资(在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给定不变条件下)以降低实际工资。

二、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

1929~199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猛烈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经济,西方各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现实使劳动力市场自动调节而实现均衡的理论不能自圆其说。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失业现象。凯恩斯在这种情况下对古典失业理论做出了重大修正,提出了新的失业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以及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就业政策措施。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能否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就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的社会总需求,也就是预期可以给资本家带来利润的社会总需求。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社会总需求决不会经常必定与社会总供给相等,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存在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完全有可能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因此,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并不能概括一切失业现象,这说明客观上存在着第三种失业,即非自愿失业。它是指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不足以使生产吸纳愿意工作的人而造成的失业,故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凯恩斯失业)。这种失业在经济增长放慢时上升,而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即它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也称为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进一步指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的增加总跟不上收入的增加,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同时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的下降受到限制,从而吸引资本家投资的诱惑力减弱,造成投资不足。正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有效需求低于社会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总是小于“充分就业’冰平。

凯恩斯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经济不具有充分就业均衡的调节机制,还提出了新的工资理论。他否定了工资率是有充分伸缩性的观点,认为货币工资具有下降刚性。反对传统经济学家所主张的通过降低货币工资来降低实际工资以实现充分就业的主张。在凯恩斯看来,在经济衰退时采用通货膨胀政策,运用提高物价的方法降低实际工资,可以提高资本边际效率,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当然凯恩斯知道仅靠削减实际工资并不能达到充分就业,因为失业的主动原因在于总需求不足,工资刚性的作用只是被动的。凯恩斯为此提出了需求管理政策,即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来提高社会有效需求,从而达到促进生产、提高就业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1)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用举债的方式扩大政府开支。主张政府承担公共事业投资,承担社会福利责任。政府还应对私人进行订货和贷款,通过国家直接进行投资或消费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以便提高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2)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利率的变动来间接影响社会需求,银行当局可籍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就业。(3)实行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政策,扩大出口,限制进口,保持本国贸易顺差,以利于国内经济繁荣与增加就业。(4)实行高额累进税政策进行收入再分配,以提高消费倾向,通过消费的增加提高全社会的就业水平。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由萨缪尔森首创的,它实质上是将马歇尔、瓦尔拉斯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按照凯恩斯的理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经济衰退和失业,过度需求产生通胀。一般说来,需求不足和需求过度这两种现象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失业和通胀也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但是50年代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一方面失业人数较以前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物价却也温和地持续上涨。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新古典综合学派采用菲利蒲斯曲线的理论来修补凯恩斯理论的不足,认为通胀和失业间存在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但是60年代末期特别是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各国的通胀率都在不断提高,最终导致了“滞胀并存”的局面,该曲线已不再能成为政府实行需求管理政策的依据。

于是该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微观经济学补充宏观经济学以解释失业与通胀并存问题。托宾、杜生贝里等人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一种情况是某些具有劳动力的工人,由于他们工作的产业进入萧条而失去工作机会,而他们不一定适应新工业部门的技术要求,因而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迅速流动到发展迅速的地区,因而也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这样失业与工作空位的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胀的并发症。

新古典综合学派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提出人力决策,它是针对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解决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的矛盾,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主要措施有:(1)进行劳动力的再培训,包括对失业者的培训和在职人员的训练,使非熟练劳动者能够适应劳动需求的条件,使技术过时的劳动者能够掌握新技术。(2)发展职业介绍所,提供劳动市场的信息,帮助企业和失业者及时了解准确情况,使企业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人,使工人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企业。(3)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帮助劳动者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解决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的困难。

四、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与供给管理政策

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其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在经济周期过去以后,经济中总是还会存在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这部分失业也难以消除。经济中的这一部分失业被弗里德曼称为自然失业,其对总劳动力的比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工人包括:认为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力边际效用的自愿失业;源于信息不完全的“寻业的失业”;源于现行劳动力流动性不完全的摩擦性失业;经济结构和技术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性和技术水平不相适应的较长期处于失业状态的结构性失业。

对于决定自然失业率的因素,以及何种原因使得自然失业率不断上升。经济学家们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回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被淘汰出来。(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到自然失业率的变化。(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

货币学派经济学家认为,自然失业率不是自然的,它不是最优失业率。同时自然失业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而且受许多制度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所以政府可以通过使用劳动力供给管理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减少自然失业率。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完善的就业机构,为失业人员提供各种完备的就业信息。对失业工人尤其是年轻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水平,从而增加就业机会。此外,还可以用减税的办法鼓励企业雇用培训失业者。(2)降低最低工资标准,让企业把由此省下来的钱花在对工人的在职培训。也可以对雇用文化技术低的工人的企业进行补贴。(3)实行负所得税政策,对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家庭按其实际收入的大小给予补贴(即负所得税),以鼓励人们去工作而不是坐享失业补助。(4)鼓励劳动力流动。政府对失业率高的地区提供就业补贴,使该地区企业可以用高工资吸引工人;给跨地区流动的工人以经费资助;取消对工人流动所设置的人为障碍,如政府的一些不必要的管制,行业工会对工人进入的限制等。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牲理论与就业对策

新凯恩斯主义是指美国80年代以来新发展起来的凯恩斯主义,它在凯恩斯传统下构建微观基础,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复兴了凯恩斯主义。从古典学派到货币学派的失业理论。大多是沿着劳动力市场以外的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来探索影响和决定失业的因素。但现实中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尽管失业者只要能就业而愿意接受比较低的工资,但雇主本身并不想通过降低工资去雇佣更多的工人,这说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某种障碍使它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劳动力市场功能性障碍进行了探索,发展并完善起来一种全新的失业理论,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解释了工资粘性和失业问题,代表了西方失业理论的最新发展。

(1)长期劳动合同导致名义工资粘性。在一些有工会组织的大型企业中,工资通常是由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一般一定三年不变,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是不能随市场的供求行情而调整的。一些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企业工资粘性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2)隐含合同理论。隐含合同是指厂商与工人之间没有正式的工资合同,但互相有将工资相对稳定的协议或默契,被称为“看不见的握手”。该理论认为,从长期看工人向厂商提供劳动服务,厂商支付工资,实际上是一个保障合同交易。这一保险合同可以保护工人免受随机的、可以观察到的经济波动的影响。由于决定工资的劳资双方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工人是风险厌恶者,厂商是风险中性者,于是双方在确定工资时会达成一种默契,实际工资保持相对稳定而不随经济波动而变化。将风险由工人工资转移给厂商利润,作为转移风险的代价工人接受低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隐含合同的存在使工资具有粘性。由于隐含合同的建立或货币工资的调整要参考公众有效性信息,而完全准确地确定公众有效性信息需要耗费厂商和工人较高的成本,因而调整工资的合同只是根据几个比较廉价的、简单的经济参数确定,这就使工资不能随着需求变动迅速做出调整,工资出现粘性。隐含合同之所以导致失业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都只有部分的有限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均衡的合同会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此时一般会采取解雇工人的形式。暂时失业的工人为了建立起其一个‘可靠者”的声誉,以求将来能得到更优惠的工资合同,往往会拒绝其他厂商提供的高工资的职位,因此失业会继续存在。(3)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人的工作效率受工资影响,工资的减少最终导致的是成本的增加或产量减少。于是当供给波动时会改变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最终影响的是就业而非实际工资,因而实际工资有粘性。另一方面,由于劳动生产率受厂商支付的工资的影响,为了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厂商通常会把实际工资定的高一些,高工资使劳动市场不能出清,从而出现失业。高工资之所以影响劳动生产率是因为高工资提高了因怠工偷懒而被解雇的机会成本,因而可以避免怠工偷懒行为;高工资提高了工人“跳槽”的机会成本从而可减少工人经常转换工种的行为,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高工资可以吸引能力较强、技术熟练的工人;高工资可使工人感到受到公正待遇,可以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当所有厂商都采用高工资来保持生产率时,平均工资就会上升,出现非自愿失业。(4)内部人——外部人理论。该理论把已经就业的工人称为内部人,而把一些没有工作的失业者称为外部人。该理论认为内部人和外部人拥有不同的就业机会,内部人的工作受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劳动转换成本包括强制性解雇和诉讼成本,搜寻劳动市场、议定就业条件、考核和选择成本,培训成本等等。因此,尽管外部人愿意接受比内部人低的工资,而由于转换成本较大,减少工资所得不足以弥补成本,厂商不愿意雇佣低工资的外部人,而宁愿继续雇佣内部人。在一个技术不断进步、劳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里,外部人雇佣成本不断提高,内部人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就业优势,实施相当程度的内部人控制,提出一个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要求,这时非自愿失业就会出现。

新凯恩斯主义者针对工资粘性和失业问题也提出若干政策建议。(1)应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由于外部人在劳动市场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政府的就业政策应考虑降低劳动力的周转成本,以削减内部人确定工资的权利。同时提高外部人的潜在边际产品价值,以减少雇佣和解雇劳动力的成本,具体措施有:对外部人实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雇主采纳与生产率相关的工资契约;改变失业福利体系,鼓励失业者寻找工作;降低新企业的进入壁垒。(2)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使工资较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

失业问题是我国今后较长时间内的一个重大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健康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能否顺利建立。西方失业理论与就业对策对于我国治理失业、实现再就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国民经济总量来拉动就业需求。从我国失业情况来看,有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但主要问题是因劳动力总量大大多于就业岗位总量造成的总量过剩性失业。因此解决我国失业问题需要扩大投资规模,加速经济增长,大幅度增加就业岗位。中央政府可通过增发国债来适当扩大政府公共开支,加大政府对农业、水利、交通、电信等基础产业设施的投资力度,并以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非政府部门扩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扩大生产性投资,保证国民经济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来拉动劳动力需求增长。

第二、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和就业规模的扩张。我国目前就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消费需求不足而导致经济增长乏力所致。为此要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货币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开辟新的消费热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以此促进生产和就业规模的扩大。

第三、建立适合国情的培训就业制度。我国目前失业的结构性特征十分突出,加强就业培训是解决我国失业与再就业的基础。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就业前培训、下岗或转岗培训、在岗培训、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或技能,缓和再就业矛盾。

第四、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这不但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部分降低摩擦性失业。为此要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加强对就业的指导和服务,提高职业介绍所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减少因信息不畅而造成的再就业困难。

第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阻碍了劳动力向非公有经济部门的流动,也制约了城市再就业率的提高。因此,要逐步取消各项福利待遇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差别,建立覆盖全城乡劳动者和发达农村地区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养老保险基金),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为各类企业失业人员和合理流动人员构筑安全网。

标签:;  ;  ;  ;  ;  ;  ;  ;  ;  ;  ;  ;  

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_自然失业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