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_英语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_英语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人文精神论文,中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文精神(Humanism)是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是一个人、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西塞罗认为人文教育是人和人性的培养或心灵的教养,即教育能使人的人性和潜能获得充分的发展。高中生正处于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因此在高中英语课程中,我们在向学生传授语言技能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之成为真正的人,以实现“教人做人”的教学初衷。

      一、让学生成为有情趣的人——优雅地活着

      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品出趣味,感知美好。高中生正处于美感迅速发展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及时必要的美的教育,使之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1.感知英语自身的语言美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自身的语言美是不容置疑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实现社会功能的凭借。英语的语音教学包括发音、语调、拼读规则、国际音标等,而各项内容都有可挖掘的美育因素。如英语的语调婉曲有致,富有音乐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吐字清晰、语音、语调准确流利,让学生充分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要多给学生们品尝“原汁原味”的英语的机会,如引导学生多听优美纯正的录音材料,利用多媒体欣赏经典原版电影的对白,使学生感受语言的意境美、节奏美,增强英语语感;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英语,在朗读中真正体验英语美文佳句的内涵,如“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一息若存,希望不灭)“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g.”(天生我材必有用)“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心之所愿,无事不成)等励志警句朗朗上口,寓意丰富,如果由慢到快地朗读,反复体会,就能体会其中美的韵味。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学生在知美的同时,乐美、学美,在思想情感上获得激励与内化,从而强化学好语言的强烈追求与信念,使语言学习变成自觉的行为。

      2.领悟教材内容的人格美

      在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反映高尚人格的篇章和材料俯拾即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例子直接洗涤学生心灵;可以通过品味语言、剖析人物形象启发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吸取精华、品味人生的哲理;可以结合作文教学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在获得文本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自身修养,最终形成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m hero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当代英雄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旨在使学生了解纳尔逊·曼德拉的生平事迹,认识伟人所应具备的优秀品德,向他们学习,以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Reading and discussing部分的The rest of Elias' story展现了Nelson Mandela在逆境中的坚强品质、大爱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当学生们读到“He taught us during the lunch breaks and the evenings when we should have been asleep.”这句时,感动不已。从他的身上,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什么是高尚的品德。再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7 Unit l Living well,以残疾人及残疾人生活为中心,介绍了一些残疾人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社会的关爱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选取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物榜样来教育影响学生,如传奇物理学家霍金因患病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但他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再如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张海迪,用心血写出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轮椅上的梦》等催人奋进的作品。让学生学习他们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感受他们所散发的人性光芒。同时明白拥有健全的身心是多么难得,难道不该更加努力奋斗去实现人生价值么?

      3.品味英语的知识美

      英语语言的发展深受英语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英语教材中的语言并不是一种抽象空洞的东西,它在介绍语言内容的同时,还必然贯穿、渗透着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新课标指导下的英语教材不乏美文佳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猎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因此,教学中,要将学生引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从而深入认识课文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更要指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言辞和结构的优美之处,从而习得地道的表达法。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 Unit 3 Under the sea中的Old Tom the killer whale一文用了许多非谓语动词来使Old Tom机智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如Old Tom swimming by the boat/showing us the way/circling back to the boat/leading us to the hunt等。这里笔者使用了一系列的非谓语动词使句子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而一系列的谓语动词使捕鲸者的神态栩栩如生。如We jumped into the boat./I looked down into the water./We ran down to the shore./He ran ahead of me…对以上句式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掌握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及它们之间的异同。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句式地道优美、表情达意的单句,如:I will never wear clothes which make me different from others.(我决不穿使我与众不同的衣服。)I will never wear clothes.which makes me different from others.(我决不穿衣服,这一点使我与众不同。)让学生体会限制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美妙变化,并指导学生理解新词句、新语法在具体语境中的描述、渲染和表达,品味某词组的贴切和某句型的精妙,使学生明白英文词语以及英语语法构造的意义所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英语知识美的熏陶,满足审美心理的需求。

      二、让学生成为有爱心的人——有尊严地活着

      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有尊严地活着,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被善待,推己及人,我们也需要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善良是一切美德的核心。因此,让学生理解善、表达善、追求善是英语教学应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1.善待他人

      善待他人会使每一个人更多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并能提高每一个人的自尊。现在使用的新版中学人教版英语教材,题材广泛,涉及众多的主题。教师可深入挖掘出其中的善文化,培养学生善良的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善待他人。让我们的学生记住雷夫的话:“善待他人,努力学习。”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 Unit 1 Living well单元时,既要让学生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要让他们体会到残疾人的艰辛,激发起学生对残疾人的友爱、理解和尊重之情,提高学生关怀、帮助弱势群体的意识。再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 Unit 4 Sharing时,要帮助学生理解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扶贫救困的爱心,能体验他人的情感,感受他人的痛苦而产生怜悯之心。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鼓励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正确地对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严予律己,宽以待人,培养健康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2.善待社会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当代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中学英语课应结合课程内容,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以名人为话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作为一位伟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品质。Reading部分Elias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南非黑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他们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斗争情况,同时讲述了他与曼德拉的一段交往,从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曼德拉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让学生认识到南非黑人争取种族平等所付出的艰辛努力。阅读文章中关于南非黑人当时的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介绍,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农民工问题、民族多样化问题等,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关心、尊重、理解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建和谐社会。文章的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使知识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从理论走向实践,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善待自然

      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英语课应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存环境,懂得保护、节约资源以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 Unit 3 Under the sea单元话题为海底世界,以谈论海底世界的动植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而Using language部分是一则海底探险的日记,通过作者自述与海下动植物相处的感受,把学生带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强化学生对海洋生物和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再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3 Travel journal单元主题是Travel,Reading部分讲述了一段沿湄公河而下的自行车旅行。主人公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这一过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到与旅行有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能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文化,对旅游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此外,还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关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意识。

      三、让学生成为有主体性的人——自主地活着

      所谓主体性即中学生作为主体者在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特性。主体性是良好个性品格的基本特点,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它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表现。学生是否能自主学习是能否培养其人文精神的关键,也是能否通过中学英语教学来成功渗透的关键。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老师有效地发掘。

      1.寓教于趣

      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假如将英语学习比作一段旅途,那么兴趣就是徐徐清风,它将吹去途中的尘埃。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只会泯灭学生学习的热情,无益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要注重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利用课前两三分钟,结合课程内容,联系学生的年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What is your favorite movie?” “What is your ideal job in the future?”这样的话题往往让学生热情高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既活跃了课堂,也为学生练习口语增加了机会。除了用话题导入,还可以通过听音乐、讲故事、学谚语、猜谜语等活动形式来调节教学节奏。上课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利于英语学习的氛围,创设最佳的语言学习环境,尽可能生动、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 Unit 3 Under the sea时,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海底丰富多彩的世界及相关动物的图片,使学生身临其境,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另外,在课后可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在课后可以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等;还可以模拟职场英语的场景,让学生将学过的语言在情景中加以运用;并充分利用英语教材中的材料,加以分析、指导,由学生排演剧本,使学生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2.寓教于爱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学生灵魂的教育过程。让爱为教育做主,才能实现师生生命的和谐、视界的融合和心灵的沟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学实践表明,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最直接的来源是外语教师的情感动力以及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坚持鼓励为主,避免批评与训斥,创设宽容、民主的氛围。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要“爱”字当头,严慈相济,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每一处细微的闪光点,及时给予“Well done.” “You're great.” “Good job.”等语言表扬肯定。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微笑的表情都能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之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3.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把传统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可让学生当小老师,如领读单词、搜集教学内容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呈现等形式给予学生主体发展的空间。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10 Unit l Nothing ventured,nothing gained后,给学生布置任务:Choose a famous figure and make a survey to find out what other people know about his/her life.Prepare your report on your chosen person.Collect pictures or take photographs,as appropriate,to include in your report.那么学生为了有良好的表现,必然都会发挥最大限度的潜力去准备,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另外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培养他们的各种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课堂问答应抓住学生的心理,既是语言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又是心灵的碰撞,精神的熏陶。如在讲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的阅读课时,可以在Warming-up部分设计问题: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in our life? Do you have some good friends? Are they good to you?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意识。然后,将学生分组,阅读文章后就“Why did Anne make her diary her best friend? What qualities should a best friend have?”等主题开展讨论,既可锻炼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让他们更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总之,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播知识,更是要培养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递正确先进的价值观,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是把握教学内容时应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也是每个英语教师的职责。

标签:;  ;  ;  ;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