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雪红

(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康复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卡压神经松解术治疗,同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人数30例(常规治疗+神经肌体仪),对照组人数30例(常规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患者康复情况,组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3.3%,P<0.05;治疗后观察组SNCV、MNC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周围神经卡综合征者治疗时使用神经肌体仪,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关键词】疗效;神经肌体仪;神经功能;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168-02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以患者神经麻痹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为神经在穿行一些特定解剖部位(如腱弓、无弹性肌肉纤维缘、骨-纤维管等)时受组织压迫所致,临床症状以感觉、运动障碍及疼痛等为主[1]。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痛苦,还会引发肌肉萎缩、肢体功能受限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手术来改善患者神经麻痹,其中手术松解神经通过术中暴露受压神经消除压迫因素,改善神经障碍,恢复患者肢体能力[2]。然而手术虽能解除神经压迫,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佳,如何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得到临床关注,本文观察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30例患者行神经肌体仪治疗的效果,旨在为今后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无言语、精神障碍,无用药禁忌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人数30例,年龄范围26~73岁,平均(45.1±3.4)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8±0.5)年,男17例,女13例,对照组人数30例,年龄范围24~71岁,平均(45.2±3.0)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2.8±0.6)年,男18例,女12例,患者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检查确诊后均给予神经松解术治疗,局麻,常规铺巾、消毒手术区域,并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相应手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松解神经周围粘连,切除增生组织、囊肿,同时沿神经走行对神经压迫进行彻底松解至外膜色泽正常处,压迫严重者行神经外膜松解,肘管综合征者给予尺神经肌内前置,术后石膏外固定2~3周。

对照组:术后每日口服甲钴胺片(中国卫材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812,产品规格:0.5mg),用药剂量0.5mg/次、3次/d,持续用药4周。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神经肌体仪,本次采用神经肌体仪(型号TERESA-0上海塔瑞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相应肌肉运动点放置刺激电极,注意尽量接近受损神经,同时在受损神经近端放置正极,负极放置在远端,行电刺激治疗。对本组病例选用模式四,即20~100Hz之间的频率进行治疗,若患者病情严重可适当降低频率,治疗期间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刺激强度,从9级~13级,注意每增一级幅值加4V,同时刺激以肌肉明显收缩、患者可耐受为宜。治疗时间每次为30分钟,每日3次,7周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天,治疗时间为1~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治疗患者康复情况,组间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变化情况。疗效评估[3]:显效:疗后自觉症状消失,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以上或恢复至正常范围,同时肌力M4以上、感觉S3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以下,肌力M3-2,感觉S3-2;无效:神经传导无变化,肌力M0-1,感觉S0-1,自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治疗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神经传导变化观察患者感觉传导速度(SNCV)、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n(%)、(x-±s)表示,采用χ2或t检验,结果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

2.结果

2.1 疗效评估

观察组治疗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3.3%,P<0.05,见表1。

表1 疗效评估(n=30,例)

3.讨论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病变疾病,患者多出现休息痛、Vallex现象、肢体功能障碍、放射痛等,常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手术等,对于疾病早期者可给予保守治疗,但对于这种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则给予手术治疗。

手术松解术为常见治疗手段,其能消除压迫因素,加之近些年随着临床医疗水平发展,超声不仅能显示神经卡压位置、结构等情况,还有助于术前准确定位,但单纯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仍可能恢复不理想,故而术后会给予相应治疗[4]。本次对照组治疗率为83.3%,结果表明甲钴胺用于疾病治疗能促患者康复。分析原因此药能促蛋白质、核酸等合成,加快细胞新陈代谢,促髓鞘形成、轴突再生,修复受损神经、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本次观察组治疗率为93.3%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神经机体仪可提供治疗效果。分析原因神经机体仪通过电刺激使肌肉被动、有节律收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仅能维持肌肉功能,还能预防肌肉萎缩,促受损经修复、再生,从而促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为神经再支配创造条件[5]。目前有关电刺激促损伤神经再生机制未明,但临床较为倾向于认为电刺激能增加血液再灌注、促髓鞘再生,增强神经纤维穿越瘢痕、间隙能力,促神经轴突穿过类神经瘤样组织生长,从而起到治疗效果,促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神经再生速度[6]。

综上所述,临床在周围神经卡综合征者治疗时使用神经肌体仪,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王华枝,李丽红.单纯内镜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02):59-60.

[2]胡锐,廖苏平,危蕾,吴波,刘俊,王威,陈振兵.卡压松解术治疗神经卡压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02):208-210.

[3]熊华,黄琳.自制针刀切开减压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07):33-35.

[4]林军,蓝利东.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43例[J].中国药业,2011,20(03):63-64.

[5]王德.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与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91-92.

[6]黄熠东,常文凯.肘管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04):342-345.

论文作者:李雪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雪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