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建工程智慧工地的租赁模式论文_庞秀坤

探索基建工程智慧工地的租赁模式论文_庞秀坤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广东茂名 525000

一、背景

(一)国家战略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演进,人与人、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的交流互动愈加频繁,海量数据的快速积累,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算法模型的持续优化,行业应用的快速兴起,推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二)公司部署

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输变电设备巡检、智能客服应答、机器人语音交互、智能语音质检等领域开展了部分试点应用以外,在电网基建项目管理方面用之甚少,距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省公司发布了《智慧工地推广应用方案》,着力推动基建工程向智慧化转变,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应用,围绕施工现场“人、机、料、环”等基本要素,以智慧工地和建筑信息化模型平台为基础,结合智能机械化作业装备,推动公司向“基建管理智能化,建设工地智慧化”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

(三)存在问题

在目前所开展的智慧工地项目中,大多数采取的模式为建设单位向技术服务单位购买开展智慧工地工作所需的设备(包括摄像头、子系统、电子围栏等)和项目策划、安装实施、管理等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智慧工地所采购的设备费用较高(一般达数十万元以上),在该模式下所购的一系列设备将划属为公司资产。到基建项目竣工投产的时候,整套智慧工地设备将不得不拆卸下来,此时项目部门将难以解决存放和保管的难题,且面临设备损坏、被盗等一系列风险。另外,在设备闲置期间,设备无法得到充分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实际举措及实施要点

(一)实际举措

通过探索智慧工地租赁模式,改“购设备”为“租设备”,解决智慧工地设备闲置时期的存放保管问题,同时有效提高智慧工地设备的利用率。

(二)实施要点

(1)开发租赁业务

一方面选取合适的公司下属的新兴业务企业,拓展智慧工地租赁业务,为公司基建工程智慧工地项目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研究开展智慧工地项目租赁服务的框架招标工作,充分吸引市场上的先进企业参与到智慧工地的服务中,为下一步全面应用智慧工地提供资源保障。

(2)制定费用标准

充分统计研究智慧工地各类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建工期规律制定各类设备的租赁费用标准。同时可考虑根据设备的残旧情况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费用等级供用户选择。

(3)确保节约效果

制定租赁费用后,要从不同的项目方案进行项目总费用推演,建议确保租赁模式下的总体费用比现模式下的总体费用下降至少50%,从而达到节省项目支出费用的效果。

论文作者:庞秀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探索基建工程智慧工地的租赁模式论文_庞秀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