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血及静脉血检验结果差异对比论文_余大秀

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血及静脉血检验结果差异对比论文_余大秀

(三台县北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绵阳 621100)

【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实施静脉血、末梢血采集工作,综合对比2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本研究86例患者的静脉血及末梢血检验结果对比可知,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水平不具明显差异外,末梢血检验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TC)、血小板(PLC)、平均红细胞体积(HCV)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静脉血检验结果,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静脉血检验结果相对末梢血检验结果较稳定,且检验数值也较精确,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合理参考,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038-02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blood and venous blood test results in routine blood test

【Abstract】Objective To difference of peripheral blood test and venous blood test result was observed. Methods We selected 86 cases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received by our laboratory from April 2015 to February 2016 as the object of study,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and peripheral blood sampling were performed in 86 patients,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the test result of the two blood samples. Results in this study, 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venous blood and peripheral blood test results comparison shows that besides the average red blood cell hemoglobin(MCH)content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peripheral blood test group of red blood cells(RBC), white blood cells(WBC), hemoglobin(HGB), RBC hematocrit (HTC), platelet(PLC), the average level of red blood cell volume (HCV), and other indicators, venous blood test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ame period, compar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During the routine examination of blood routine, venous blood test results relatively peripheral blood test results are stable, and the test value is accurate, It can provide reasonabl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omprehensiv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Venous blood;Peripheral blood;Routine blood test;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ults

血常规检验是为临床基础检查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全身体检中的必要检验项目,根据血常规检验所涉及的实际指标来看,具体涵括了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借助血常规检验综合分析患者的细胞基数、形态变化情况,对诸项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予以观察,可较准确的评估患者有无潜在全身性疾病迹象,具有较高的实用诊断意义。目前,血常规检验过程中,以针刺采集静脉血、末梢血标本实施检验最为常见,通过将采集获取的不同血液标本置于血液分析仪中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分析,可为患者的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但针对末梢血标本、静脉血标本检验方面,业界学者却一度存在着对立观点。譬如,部分学者认为采集末梢血开展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更为准确,且患者痛苦较小、接受度较高[1]。而较多学者则表示采集静脉血标本实施血常规检验,检验结果更为准确规范性[2]。基于上述学者存在的观点争议,本研究为更深入分析2项采血方法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性,为临床提供更适用的检验方法,系统选取了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以来接收的8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静脉血、末梢血采集,依次开展了血常规检验工作,并对不同血液标本采集下的患者检验结果上述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接受血常规检验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区间分布为18岁~71岁,平均(34.2±5.7)岁。为便于2项检验方法效果对比,下文将在患者总例数不变的前提之下,根据不同采血方式展开组别划分,具体表述为静脉血检验组及末梢血检验组2组,所有患者检验前,均经健康宣教熟悉、了解检验知识,知情自愿纳入本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最终检验结果分析,所纳入的86例患者均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肿瘤、严重肝肾功能症状,依据疾病类型划分,呼吸系统病患36例、消化系统病患3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6例、其他疾病患者4例。

1.2 方法

1.2.1采血方法 本研究86例患者的血常规检验采血工作,均经由同一名医务人员负责采集,每位患者均予以重复采血1次。采血之前,需委婉沟通引导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采血工作安排在清晨8:00左右,于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采集过程中,可先选择肘部静脉为采血部位,若是患者存在肘部静脉不明显情况时,则能够以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为备选静脉采血;采血时,止血带压迫均需低于1min。待静脉血采集完毕之后,引导患者稍作休息,开始采集手指末梢血,末梢血采集过程中,应先进行采血部位皮肤消毒,待干燥后再行穿刺、取血[2]。对所采集获取的血液标本,需要严格遵循规范送检操作,先分装在贴有不同血样标识的抗凝管内留存,并在采血完毕后的4h之内,以血液分析仪完成血样标本的检测[3]。

1.2.2仪器、试剂选择 本研究所纳入8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的血液标本分析,均选择江西特康TEK-II全自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予以检测,所选用的稀释液、清洗剂均为原厂配套试剂。经由同一检验师实施血液标本的检验操作及记录,在血液标本测定前,检验师需综合做好质控物的测定,严格确定各项参数值均处于质控物参数范围之内,待血液标本充分混合之后,于4小时之内完成上机测定工作。

1.3 观察指标

综合观察所采集2项血液标本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HCV)等8项检验指标结果,并做好各项指标结果的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开展不同血液标本的各指标结果差异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系数录入SPSS 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P>0.05,代表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对比本研究86例血常规患者的末梢血、静脉血标本检验结果可知:静脉血检验组的WBC水平均值为(5.6±0.6)×109L-1,RBC水平均值为(3.6±0.5)×109L-1,HCV水平均值为(93.2±4.4)fL,HB水平均值为(13.8±2.7)g/L,Hct均值为(0.45±0.08),MCH水平均值为(26.2±7.5)pg,MCHC水平均值为(314.8±17.4)g/L,PLT水平均值为(228.5±36.2)×109L-1。

末梢血检验组的WBC水平均值为(5.2±1.1)×109L-1,RBC水平均值为(3.2±0.7)×109L-1,HCV水平均值为(86.2±3.8),HB水平均值为(11.4±7.7)g/L,Hct水平均值为(0.42±0.06),fL,MCH水平均值为(27.5±6.4)pg,MCHC水平均值为(308.3±14.2)g/L,PLT水平均值为(207.8±40.7)×109L-1。

综上研究内容可知,静脉血检验的8项血常规检验指标中,除MCH指标水平,相比末梢血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7项指标水平相比同期末梢血检验结果均显著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从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层面来看,日渐呈现出超微量、信息化、自动化、精准化趋势,且现代临床也日益倾向依托实验、检验诊断技术,予以患者疾病状态的评估。根据现代临床统计数据分析,大约60%左右的住院患者疾病诊断过程中,需要借助临床检验技术辅助判断,因此结合该情况也可相应了解临床检验工作成效,相应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治疗及转归,日常给予足够的关注重视,强化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也成为现实检验工作开展的首要目标。血常规检验作为辅助判断患者疾病性质的关键技术,若是患者存在机体组织病理性改变情况,那么其各项血液指标将存在必然变化[4],通过观察其血液指标水平即可直接反映患者的病变状态,为患者预后治疗提供参考。

血液标本采集工作之于血常规检验而言是为根本,也是临床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必要关注的内容。现阶段,血常规检验所需的血液标本采集,具体涉及了末梢血采集、静脉血采集、动脉血采集3类形式。现实中,动脉血多用于血气分析,因此血常规检验以末梢血、静脉血标本采集最为常见[5]。从2项采血方式区别角度分析,二者细胞成分、化学组成方面均有差异,血液检验样本的采集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通常静脉血采集多以肘部静脉为主,而末梢血则是以指血、耳垂血采集为主。因为末梢血检验所需的标本血量少,采血操作相对快捷,由此得到了业界部分学者的肯定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末梢血样采集部位集中在耳垂、手指部位,血样采集虽然便捷,但是血样由毛细血管血液、动静脉血液、细胞内液、组织间液一并构成,血样成分也相对复杂,且采血部位血液循环较静脉血差,血液温度相对较低,同等条件下的末梢血标本产生溶血反应的机会即高于静脉血标本;且末梢采血过程中,会以棉球擦拭消毒,易携裹细小棉质纤维进入血液样本,导致血常规检查计数误差[6],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此也即诸多学者认为静脉血检验最为有效的实际依据。

本研究为评价2项采血方式的检验结果差异,综合选取了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血液常规检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静脉血、末梢血标本的采集,并对同期采集的2项血液样本检验结果实施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相比静脉血检验结果而言,末梢血检验除MCH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之外,其余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平均红细胞体积等7项指标平均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应低于静脉血检验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血小板指标水平差异最为明显,且组间的白细胞指标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笔者认为此情况与上述末梢血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多元影响因素相关,例如采血动作快慢、采血部位选择等有着一定关联,最终造成检验结果的差异。基于上述内容分析可知,相比末梢血检验,静脉血标本更能够保障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消除不稳定检验因素,为患者的预后诊疗提供客观参考,值得后续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萍,余建华.静脉血与末梢血用于血液常规检验时检测结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3448-3450.

[2]张洋,任宪辉,张瑜等.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运用价值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5,(24):39-40.

[3]刘玉琪.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7):87-88.

[4]周凤华.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8):182,184.

[5]黄希,张佳嘉.分析血常规检验技术与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J].大家健康,2016,10(8):63-64.

[6]邢美荣.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6):119.

论文作者:余大秀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血及静脉血检验结果差异对比论文_余大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