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数字机遇与数字鸿沟_数字鸿沟论文

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数字机遇与数字鸿沟_数字鸿沟论文

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中的数字机遇与数字鸿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论文,鸿沟论文,机遇论文,进程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47X(2003)04-0007-05

1 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数字机遇

1.1 我国开始进入信息资源全面联网共享时代,初步具备了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信息获取方式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基本信息获取方式主要有收音机、电视机和报刊,以收音机、报刊为主。到了2000年,电视信息获取方式所占比例由第三位升到第一位。电视已成为居民了解体育的主渠道,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71.4%的居民通过电视关注体育运动。从中央到地方有固定体育版面、体育频道、体育专题节目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已达400多个。有线电视网络已覆盖了全国50%的国土和70%的城市。由于广电网具有带宽优势,通过有线电视接口可以实现计算机联网、上互联网以及电信服务等有线电视的服务。此外,对信息网络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电信网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目前全国城市住宅电话用户达到1.46亿户,比重达到81.8%;农村用户数达到6805.7万户,比重为38%。电信网络规模、用户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百姓开始进入了信息资源全面联网共享时代。“十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扩大利用互联网,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未来5年,我国信息产业规模将居世界信息大国之列。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亦给予了客观评价认为:“中国的电信设施发展得非常快[1-4]”。基础电信网迅速发展,为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2 体育浏览位居需求前列,体育信息资源依附网络呈上升趋势

“2002年上半年我国家庭拨号上网人数已经突破5660万,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上网用户人数相比,现在的上网用户人数已是当初的74倍[5]”。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互联网浏览网上信息,反映出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长。从绝对数上看,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本科及以上网民,形成后来者居上之势,在网民中占据主体,表明上网人群亦趋向大众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和互联网上的内容、服务日益多样化以及互联网使用起来更加简便有关。从需求来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一项对“用户在网上最主要获得哪方面信息”的调查列出14种需求,体育、音乐以44.2%列第三位,而在“网上信息哪些还不能满足服务用户的需要”的14个选择中,体育以18.3%列第三位[5]。许多综合性网站都设立了体育网页,体育信息资源依附网络呈上升趋势。

1.3 “政府上网工程”有助于推进体育政务信息化建设

我国1999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截止目前为止,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互联网上已经建立52个站点,政府站点域名已从最初的145个发展到4722个,全国地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有50%以上实现了初步的联网基础的建设,并率先在全社会完成了政府上网的第一阶段任务,即网络接入和简单的信息发布。“十五”期间我国确定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为:中央、省、市三级行政机关基本实现内部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有条件、有需求的县级行政机关也要实现程度不同的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6]。“政府上网工程”启动,有助于促进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体育行政部门设立网页或网站,不仅能实现其掌握的大量信息的广泛共享,优化社会体育资源配置,更能便捷地传递政府管理体育的信息,更快速、更广泛、更深入、更低成本地完成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体育行政部门同时可以直接迅速地获取反馈信息,准确掌握外部环境,提高正确决策与快速反应的能力。

1.4 “企业上网工程”有助于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扩大体育消费

继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2000年“企业上网工程”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开始启动。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信息化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既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构筑全社会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的基础。信息社会是—种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创造型消费。网上消费的直接对象是信息商品,如体育游戏软件、体育书籍、体育比赛门票、体育用品、体育器械等的价格都可以用信息来刻画,也可以直接通过信息市场运送,经销商关注的也是客户的各种信息。网站提供信息通往体育产品经销商的链接,访问者可以借助它所提供的信息开展商务活动,在互联网上再一次体现了“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此外,体育网页通常还能够吸引众多的广告商,这对网站更好地开发新项目起到资助作用。

1.5 “家庭上网工程”推进了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和科学化

2001年,以“社区信息化”为主题的家庭上网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实施的“三部曲”系统工程即将形成有机互动的良性循环体。我国家庭上网工程的总目标是:到2005年全国网络用户将达到1.5亿,30%以上的家庭通过多种终端联入网络,城镇家庭、个人生活和社区服务等领域80%以上的信息流通过网络应用实现[7]。“家庭上网工程”有助于推进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和科学化进程,使我们多年来在全社会宜传普及体育的工作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发生深刻变化。首先,信息网络化拓宽了人们接受体育知识的范围与途径,使个人参与式、主导式训练成为可能,使终身体育具有成为普遍趋势的可能;其次,信息网络化是人们的体育休闲方式的形式走向多样化。第三,电脑健身方式进入应用时代,并对传统健身方式发起挑战。新型的健身方式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将每一位健身者的数据都用电脑贮存起来,之后联结到互联网上,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健身教练的数据库中。这样,健身者可以在任何时候得到最好的健身教练的贴身照顾。电脑健身方式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对于初学健身的人可以通过电脑专家系统的指导避免走许多弯路,而对于缺乏经济实力聘请教练的人来说,利用电脑网络安排自己的健身计划也不失是一种最为经济的方式;第四,非接触智能卡能存储个人的相片、指纹、各种与活动有关的信息甚至健康状况,还可以通过网上注册后获得的卡号在各个银行取钱、付费,通过电子验票出入比赛场地;第五,信息化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产品科技含量和性能提高的同时,成本却在降低,即价格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因此,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体育。

1.6 “数字奥运”推进体育信息化发展,筹备奥运会成为促进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过程

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时,就使我国在计算机、广播电视卫星通信、计时计分等方面取得很大突破。2008年奥运会,将会采用更多的高科技手段,如建设宽带移动通讯,采用电子识别系统,通过电脑网络进行远程服务等。“数字奥运”是北京为适应全球进入信息社会,实现“科技奥运”承诺的系统工程。“数字奥运”给全国的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亦带来机遇。“把举办奥运会与全国人民的广泛参与结合起来,让全国各地共享奥运机遇,促进各省市共同发展[4]”就是把举办奥运会与推进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助奥运”,让筹备奥运会的过程成为促进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的过程。

1.7 信息网络化技术有助子提高重大赛事的效率,“数字体育”成为未来体育竞赛发展趋势

体育赛事对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同时互联网也能够为重大体育活动提供上佳的联机表现,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体育比赛信息传递、存储、开发和应用一体化。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信息系统主要由计时记分系统、成绩处理系统、Intranet/Internet综合信息查询系统、运动会管理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五大系统构成。从上述组成看,大型体育比赛由信息采集、人员信息登录、大会组织和日程、比赛竞赛信息处理、发布和查询,以及各辅助服务性系统组成。从技术上讲,它涉及到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及网络安全、自然人机交互技术、大型软件工程开发管理技术、先进数字设备、显示设备、多语种语言服务平台、网上CA认证系统等,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却能极大地提高效率。亚特兰大奥运会首次出现了网络计算机系统的比赛组织管理系统。在万维网(www)发展历史中,这是发生在电子空间范围内的首届奥林匹克盛事,它的意义非同一般。奥运网站由于面对互联网有史以来最高的流通量,不得不使用IBM的专用多处理计算机来处理每天数以百万计访问者的浏览。该站点支持电子贸易,通过互联网售出了数十万张门票,除了直接报道赛事之外,还提供有关志愿者工作、旅行以及残疾人奥运会的信息。数以百计的正式或非正式站点围绕着这一主站点,进一步提供标题新闻、比赛和赞助商的链接。信息网络化改变了大型体育赛事组织方式,不但提升了体育信息传输与储存的数量、速度与品质,也增加了信息相互组合的可能性。

2 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中面临建设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the digital divide)是指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差距。实际上就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数字鸿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的差距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2.1 社会信息化水平低,影响了体育发展的效率与效益

社会信息化水平影响着国家或地区体育发展水平。譬如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为实施《健康公民2000年》计划,确保每一个国民都能受益并产生广泛的效果,政府投资在全美51个州建立了“‘健康公民2000年’目标管理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系统”,不仅使每一个国民能够随时了解到与个人健康与健身有关的信息,而且亦使各级政府能随时了解到全国任何地区计划实施的情况,以达到有效管理和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目的。再譬如亚洲的日本、韩国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本国青少年进行体质跟踪研究,对任何一个青少年的身体体质发育都可以从计算机网络中查阅到,并且有相应的评价报告,以便科学地对本国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和趋势随时作出判断和预测。与之相比,我们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现阶段,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2%。社会信息化水平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为止尚未要建立起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计算机网络体系,工作效率亦因此受到影响。信息化水平低亦影响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1997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三年后,有关部门组织的对城乡居民进行的一次关于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中仅有5%了解《纲要》内容,30%的人略知一二,尚有65%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一结果是否与我国社会信息化滞后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2 “数字鸿沟”呈扩大趋势,国民整体程度上对网络的了解还不够,获得信息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信息网络化互联网基础方面的数字鸿沟正呈现国内外、区域间和城乡间三方面扩大的趋势。就现实情况来说,我国的信息化不是从零起步,而是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网络规模居世界第二,但骨干网的利用率还不足30%;政府平台已有2 000多个,但资源开发严重滞后且无法共享;公众应用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大多数社会成员对计算机、互联网知之不多,更谈不到实际应用了;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内地。据2001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的上网用户数之和占到全国上网用户总数的42.33%,而上网最低的10个省市的上网户数总和才占4.36%;如果按占有的信息资源量来看,差距就更大了。同一调查结果还表明,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的网站总数占全国网站总数的46.63%,网页总量占全国的54.35%,而网站数量最低的10个省市的总和只占全国网站总数的6.64%,网页数量最低的10个省市总和只占全国网页总数的3.77%。城乡之间差距更大,据农业部对31个省市农户使用信息的情况调查表明,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农村家庭户,比率只占调查户的0.8%。有37%的农户不知道什么叫因特网[5]。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事实说明,我国不仅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而且国内的数字鸿沟问题也十分突出,数字鸿沟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获得体育信息的不平等。

2.3 无论政府平台建立网站,还是领域信息化实现程度及网络使用,体育部门均为最低

目前我国80%以上的有用信息都由政府掌握,中央的施政举措显示:电子政务已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从传统政务向电子政务转变,已如箭在弦上。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信息技术应用还没有深入到行政管理过程之中,信息技术应用覆盖面仍显狭窄,部门、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群体上网比例只有3.4%,远低于学生的20.92%[5],政府网站内容偏少、信息单一仍是突出问题,说明我国电子政务普及程度还比较低。体育作为社会事业的一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虽说不是空白,但相对于其它领域与行业的应用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科教、医疗、文化等领域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基本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信息采集、处理、保存和使用体系,初步实现了标准、规范的数据加工整理,并已建设了一批综合性、基础性数据库,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大量信息产品和服务,数字化和信息网络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相比之下体育领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步伐还是十分缓慢的,从对信息网络化建设具有示范效应的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目前31个省市区体育局在gov.cn下的政府站点域名注册的,仅有北京、浙江、云南、河南等省市体育局;从用户行业分布来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文化、娱乐与体育业在十八个行业中以1.48%列倒数第四;网络使用也反映出这种差距,在网络使用者的构成中,体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以1%列在11类主要网络使用者的倒数第一。一定程度上说明体育领域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深层次认识,对改变我国体育信息化落后状况缺乏紧迫感。

2.4 体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体育信息数据库建设滞后于信息网络建设速度

“网站信息量大、更新及时、有吸引人的服务被用户公认为是—个成功网站须具备的条件。”这是CNNIC第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有74.2%的被调查者同意上述说法。这就提醒我们,如今有了日益松快的宽带和广大的信息平台,那么宽带上走的和平台上放的该是什么?也就是说,高速的信息管道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那里“上载”、“负载”或“下载”的内容。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内容的信息网络是不完整的。从我国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与目前国际上相关网站已达到数万之众和体育信息利用大众化相比还十分滞后,突出的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体育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数据库水平低,难以实现互联共享,特别是有关体育的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不足,缺乏权威的面向大众的公共数据库;二是一方面高水平体育数据库不足,另一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体育信息垄断现象;三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体育领域整个行业内部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到体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都比较落后;四是体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协调和规划,力量分散,结构不合理,体育信息资源没有与体育信息服务紧密结合,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五是体育信息资源不足,尚未形成体育信息采集、处理、保存和使用体系,还不能实现标准、规范的数据加工整理,亟需建设综合性、基础性数据库,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产业部门和大众提供了体育信息和服务。上述问题中,最突出的需要尽快解决的就是体育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问题。

2.8 家庭上网处子初始阶段,体育电子商务尚未进入议事日程,通过网络普及体育任重道远

广泛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偏低,国民科技素质还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发展自然受到限制。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就信息网络化问题对上海、广州居民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是否愿意付费接入宽带网,这二个被认为是中国信息网络化前沿的城市,仅有三成左右的居民愿意付费接入宽带网。这说明我国家庭上网还处于初始阶段,通过网络普及、宜传体育任重道远。目前我国有关电子商务物理网络和其它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正在到来。但总的来看,我国的电子商务还是比较落后的,普及程度还很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在过去一年中是否曾通过网络商店购买过商品或服务:使用过的约占31.67%;未使用过的占68.33%。特别是与国外相比在专业的体育产品网上运营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据200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关于用户在网上实际购买过哪些种类的产品的问题,在列出的16种产品中,网上销售体育用品类所占份额为6.91%。列第13位,而关于用户希望网络能更多地提供哪些种类的产品的调查显示:对体育类产品的需求达到14.77%,由此可见,供需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

2.6 体育领域的信息化人才及IT人才短缺,缺乏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法规和标准

目前我国的IT人才需求为60万,缺口则高达42万,而每年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仅有5万。信息化与网络化人才培养落后于信息化与信息网络化应用需求,高层次的和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信息化应用向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信息化的教育和培训尚未普及。由于缺乏相关专门化人才,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跨地区项目协调不到位;必要的规划制定落后于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体育信息化标准制定滞后,尚缺乏信息安全、体育电子商务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标准和规范;现有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上缺乏健全的政策法规。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的因素之一。

3 推进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基本现状

了解各省市区体育局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现状,加强省市区体育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促进体育行政部门网上应用功能完善,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组织推广优秀省市区体育局网上应用。根据国家信息化战略,确立体育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目标、任务和体系框架,推动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以国家信息化体系框架为依据,尽快确立我国体育信息化基本体系框架,建议从下述五个方面入手:即体育信息资源、体育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体育信息人才、体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3.2 以北京实施“奥运数字工程”为契机,积极参与“政府上网工程”,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

把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和“奥运争光计划”结合起来,坚持重在应用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信息化推动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努力实现全国省级体育行政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具体措施应以政府上网工程的主站点www.gov.cn为平台,促进省市区体育行政部门网上应用实现三级跳:第一跳:信息化最基础的形式是上网,为此首先推动省市区体育局在INTERNET上建立主页,使用电子邮件做为常用通信手段之一;第二跳:产生网上供需信息和服务信息交流行为,内部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内部业务工作信息化,为决策和日常工作提供信息和工具支持;第三跳:建设全国性体育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全国性体育行政部门共享信息库,充分发挥政府信息的导向作用,实现对社会和公众服务信息化,建立和完善政务信息网络化保障体系。

3.3 建设全国体育信息中心平台,根据地区发展实际,进行体育信息网络化试点工作

建成全国统一的体育信息中心平台为共享载体,由全国范围内体育行业及从事网上展示和服务组织者参与的联盟体系,由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有关机构统一组织体育信息平台的开发并推广。体育信息平台采取国家一级体育部门投资建设全国共享中心平台、各省投资建设当地体育信息分平台方式进行统一组织建设。省级平台开通,即可进行互联推广。按照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方案,提供一个政府上网的应用环境、组织建设全国共享的政府网上资源平台将是实施方案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由于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经济的差异比较大,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建议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信息化程度较高以及体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先进行试点工作,在取得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在全国逐步推广。

3.4 以北京实施“奥运数字工程”为契机,积极参与“企业上网工程”,推进体育产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上网工程”作为”政府上网工程”的深入和延续,是为加速中国迈入网络社会实施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也是推动和检验三部曲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应当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体育企业上网和体育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努力完善体育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和环境,做好试点示范工作。2008年奥运会将是推动我国体育企业上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极好机遇,根据《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数字奥运建设专项规划,北京奥运会期间,电子商务服务将广泛应用。为此,应首先在大型赛事的在线服务上实现突破,包括在线支付、安全配置、物流配送等。加快面向体育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完善电子商务支撑环境,构建为体育服务所需的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支付配送等与国际接轨的支撑体系,Intranet综合查询系统面向所有运动会参加者、新闻单位和全国范围内的体育爱好者、公众查询系统以及票务销售、纪念品销售、旅游、购物、交通等电子商务提供网络平台。

3.5 加大中文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速推进体育信息数据库建设

体育信息资源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是体育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体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就是说推进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工作,必须加大实现体育信息化的力度,而信息网络化又是实现信息化的必由之路,二者相辅相乘。大力开发群众需要的体育汉语信息服务,吸引一切能够支付联网硬件的人上网。大力扩展汉语体育网络出版物的优势,此外,网络在第一时间发布体育新闻,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所以,应鼓励权威体育网站创立一些网上报刊,使网络真正成为人们首先查询的权威新闻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学生体质数据采用多种格式分散管理,不利于数据的进一步加工和利用,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数据开发采用Visual FoxPro也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根据“十五”规划提出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的要求,我们认为现阶段加大中文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速推进体育信息数据库建设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广泛、合理、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体育信息资源;二是加强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体育信息处理系统建设及其运行,实现体育信息资源共享。

3.6 以上网为基础,在体育领域内广泛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仍然十分迅速,但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享有和利用的差距不是在缩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扩大趋势。这种差异,突出反映了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一个没有基本网络的地方,人们又如何利用网络享受信息资源呢?只有先把基础网络建起来,缩小“数字鸿沟”,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广泛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推进体育信息网络化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级体育部门应当积极推动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加强相关技能的培养。特别是要在公务员中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上网的人越多,体育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天地才会越宽,互联网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贡献才会越大。

标签:;  ;  ;  ;  ;  ;  ;  ;  ;  ;  ;  ;  ;  

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数字机遇与数字鸿沟_数字鸿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