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动物比喻对比分析论文

汉维动物比喻对比分析论文

汉维动物比喻对比分析

林志鹏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摘 要: 比喻作为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式,是一种形象性词语,也是很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比喻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汉维语中大量动物词均被赋予了某种比喻和象征意义,有的比喻意义相同,而有的相差较远,在用动物来做比喻时通常会赋予他个人的情感色彩。主要以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对汉维语中动物词的比喻意义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了汉维比较常见的动物词进行比喻意义比较。汉维动物词比喻意义的对比分析对更好地了解汉维两种文化的异同及原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比喻;动物;修辞手段;汉维语

1 比喻的简介

1.1 比喻词的概述

汉语比喻与维吾尔语比喻有很多相似之处,动物比喻句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外动物比喻句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只有充分了解汉语与维语比喻句中动物词的不同点,才能在今后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充分考虑到这些不同的动物词所产生的影响,跨越价值观的障碍,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电气自动化涉及到电工、电子、计算机工程等多门学科,属于基础性技术[1]。电子自动化被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在整个科技链条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有必要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

1.2 研究动物比喻词的目的和意义

比喻词教学在汉维双语教学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掌握比喻词的意义和用法成为学好汉维语法的关键,而这恰恰又是我们学习维语中的一个难点。

“Aletheia来到了idea的宰制之下。柏拉图说到idea,说它乃是允诺出无蔽状态的主宰,由此,他便指向某种未曾道出的东西,即从此以后,真之本质不是作为无蔽之本质而从其本己的本质丰盈来展开,而是转移到idea之本质上了。真之本质放弃了无蔽的基本特征。”[5]230

对于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归纳,可以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汉语比喻词在维语中对应表达的理论意义和相关用法。

1.3 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马在汉维语言中有相同点也有差异,但更多的是反映相同点。首先,中国的马种类有很多,根据马的年龄、大小、颜色等要素的差异而有所区别,代表的象征意义也就各有差别。例如“千里马”、“白驹”、“汗血”等代表了好马,而在维语里有“小马驹”这一称呼。

在维吾尔语谚语中,“牛”多被赋予贬义色彩。

农业科研不同于一般科学研究,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正外部性和公共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结果难以衡量性。首先,农业科研项目投入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业行业科研成果的需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农业科研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其科研成果很重要的一部分体现在所取得的社会效应上。其次,农业受自然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针对农业的科学研究必然遵循自然规律,亦呈现出阶段性和周期性。最后,农业科研成果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农业产品、农业技术、生产设施等,其成果的产出受自然条件影响,通常需要长期的培养观察,造成最终结果难以公允客观地衡量。

伊布拉音·姆提义编写了教材《维吾尔语修辞规则》展现了维吾尔族的审美情趣、生活习俗等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同时也阐释了民族特色及如何采用比喻等注意事项。

2 汉语中常见的含动物词的比喻及其意义

2.1 汉语中的“马”从积极和消极方面来看

汉文化十分崇尚马,从马的积极方面来看马恣意奔放、奔放自由、灵敏矫健,象征着热烈、蓬勃。反之,从消极方面来看,马通常代表着任人差遣、卑微无能、凶暴愚蠢。历朝历代都不缺一些“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的“牛头马面”,他们通常会在上级面前“溜须拍马”。

2.2 汉语中的“牛”从积极和消极方面来看

例如اس(1)bir ʃtiraq mozaȷ padini buzar(一头牛犊拉稀,会弄脏一群羊)。(2)quȷruqini køtyrɡɛn kala ʃatiraq quȷdu(牛翘尾巴必拉屎)。

2.3 汉语中的“鸡”从积极和消极方面来看

比如:(1)atniŋ tɛpkini nomus ɛmɛs,eʃɛkniŋ tɛpkini nomus(挨了马踢不算羞耻,挨了驴踢才算羞耻),指同辈同类人的过错可以原谅,但与陌生人作对的行为不可容忍。(2)mɛn aldiraȷmɛn maŋʁili, eʃikim aldiraȷdu ȷatqili(我急着赶路,驴急着睡觉),指言行不一,随心所欲,驴见了灰就想打滚。指本性难改。(3)dymbisi qitʃiʃqan eʃɛk tyɡimɛnɡɛ baridu(背痒的毛驴想去磨房),指自讨苦吃,自投罗网。

2.4 汉语中的“驴”从积极和消极方面来看

汉语中的“驴”在汉语中被认为是不讨人喜爱的动物,驴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美观,体型方正,头颈躯干结合良好。

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机器学习中的学习的意思等价于概率论中的统计,那么构成机器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是概率统计便不会让人感到太奇怪。但是,另一方面,什么是矩阵?什么是线性代数呢?矩阵这个词看似十分的抽象,事实上,一个矩阵仅仅是一个数或者文字的一个排列而构成的一张表格。我们可以对矩阵定义加法,减法,乘法等等基本的运算。通过这些计算的规则去研究矩阵的各种性质的学科,便是线性代数。

“鸡”在汉文化中最显著的象征意义是守信、按时。如“雄鸡一唱天下白”。而在维吾尔文化里,“鸡”的比喻义基本是贬义的,如:(1)to χu tʃillimisimu taŋ etiwiridu(鸡不鸣天也一样亮),指凡事都有机会,只要条件成熟,就会成功。(2)To χu toȷmas ,kør ɡinini qoȷmas(鸡永远吃不饱,所看到的全啄掉),比喻人贪婪、吝啬。(3)ata-ana tʃy mylidɛk ȷiʁar, balilar toχudɛk tʃatʃar(父母像蚂蚁一样积攒,孩子像鸡一样抛洒),指孩子不知父母辛苦,不知爱惜生活。

又如:驴打滚,比喻翻了又翻,常用来指重利盘剥。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不相吻合。

3 维语中常见的含动物词的比喻及其意义

3.1 维语中的“马”从积极和消极方面来看

众所周知,维吾尔族是游牧民族,马在牲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游牧民族的得力助手和交通工具。在维吾尔语中关于马的谚语有很多。在已搜集到的这些谚语中,有些是表现其本身的意义,还有些表现隐喻义,是人们通过“马”这一客观存在的动物去展现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丰富经验、人生哲理等。因此,维吾尔人十分宠爱马。比如(1)ȷaχʃi at ɛrniŋ qaniti(骏马是男人的翅膀)。(2)at kiʃniʃidin bilinɛr adɛm søzliʃidin(不曾不行,不知骏马可贵),(3)at ølsɛ eʁir qalur, adɛm ølsɛ ismi(马死留鞍,人死留名)。

3.2 维语中的“牛”从积极和消极方面来看

在汉文化中,“牛”是忠厚、勤恳的象征,因此,在汉语谚语中,它多被赋予褒义。比如“老牛亦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袁挥在《比喻》一书中从多种角度论述比喻辞格,并把比喻分为词句类和篇章类两大类。

汉文化十分崇尚牛,认为牛性情温顺、不辞辛劳,是勤劳勇敢、甘愿奉献的象征。提到牛,人们总会想到许多颂扬牛的词汇和从牛演绎出来的典故、传说、故事等。当然也有一些贬义词,如牛脾气、牛鬼蛇神、钻牛角尖、牛魔王、对牛弹琴等。

3.3 维语中的“鸡”从积极和消极方面来看

例如,腾驾罢牛,骖蹇驴兮—贾谊《吊屈原文》,黔无驴—柳宗元《三戒》,主将适蝼而麓不闻—《国语·晋语》。

3.4 维语中的“驴”从积极和消极方面来看

维语中的“驴”,常用它比喻愚蠢、没头脑、使人厌恶的人。

“鸡”象征着勤奋。呆若木鸡: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鸡”象征着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本领,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4 对汉维语中含动物比喻的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归纳

4.1 “马”在汉维语中比喻意义对比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阐述了比喻的界说、表现形态、归类,探讨了比喻的运用问题,提出了比喻的“以切至为贵”的看法,还强调了比喻的功用。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增长趋势顺应双边进出口贸易持续上涨趋势,且在2016年进出口贸易增速下降的趋势下仍能保持总量增加的态势。但从增速看,2015年和2016年速度明显放缓,后劲不足。

4.2 “牛”在汉维语中比喻意义对比

在汉语中“牛”多为褒义,是勤劳吃苦耐劳的象征,而在维语中由于牛的相貌丑陋、动作缓慢,于是就有了愚蠢的象征意义。相同点是两种语言都用“牛”比喻那些愚钝却又倔强的人,认为对这样的人再怎么教诲,都无济于事。

通过对砂粒含量为30%、35%、40%、45%的砂质黄土进行渗透试验,得到渗透系数随砂粒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4.3 “鸡”在汉维语中比喻意义对比

在汉语中关于“鸡”的比喻意义既有褒义也有贬义意义,如闻鸡起舞、落汤鸡等。鸡是平凡柔弱的象征,有公鸡报

北张店流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中西部,屯留县与沁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2°26′~112°37′,北纬36°15′~36°32′,最高海拔1 544 m,最低海拔976 m,平均海拔1 276.5 m,流域总面积270 km2。区域内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东部及中部低,水流由北西南向中部汇集,向东出境[12]。

晓的行为,由此还延伸出驱鬼辟邪的作用,成为吉祥之物。而在维语中“鸡”大多指贬义,如胆小鬼(toχu ȷyrɛk)。

4.4 “驴”在汉维语中比喻意义对比

在汉维语中关于“驴”的比喻意义基本上是贬义。比如汉语俗语中“蠢得跟驴一样”、“好心当作驴肝肺”,维语中通常说døt eʃɛk(笨驴,蠢驴)。

5 结语

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此外,有相当一部分人祖祖辈辈都居住生活在沿海区域,每天接触到的海域类动物的概率也高得多。因为维吾尔族的分布地域有限,所以接触到的动物总体上要比汉民族少。另外,由于新疆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它的农业生产模式,即畜牧业和庭院经济相辅相成,是典型的绿洲文化。中原文化以农耕为主,而维吾尔族倾向于以畜牧业和游牧生活有关的动物为喻体。

汉维语受各自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和道德差异影响,会产生相同的喻体有不同的比喻意义的现象。突出表现是汉维两族对于同一种动物有着不同的爱憎、褒贬的象征,如上文所述的“马”、“牛”、“鸡”、“驴”等。此外,文化不同,导致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并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观和文化心理,因此,对动物的联想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在汉族文化和维吾尔族文化里,被赋予了不同的引申义。

[参考文献]

[1] 骆惠珍.汉维动物名词的联想比喻[J].语言与翻译,2002(5):30-31.

[2] 王丽君.汉维比喻的对比及不同的文化蕴涵[J].语言与翻译,2003(4):5-6.

[3] 古丽仙·尼牙孜.维吾尔语民间谚语中动物、飞禽名称及其象征意义[J].语言与翻译,2007(8):21.

[4] 马俊民,廖泽余.汉维对照维吾尔谚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5] 张 勇.维吾尔谚语中比喻手法的运用[J].语言与翻译,2002(8):11-12.

[6] 阿不利孜·艾买提.维吾尔谚语详解词典[M].喀什:喀什人民出版社,200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Uyghur animal metaphors

Lin Zhipe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7, China)

Abstract: As the most widely used figure of speech, metaphor is not only a kind of figurative words, but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hetorical devices. Metaphors have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A large number of animal words in Uygur Chinese have been given some figurative and symbolic meanings, some of which have the same metaphorical meaning, while some of them differ far from each other. When an animal is used as a metaphor, he is usually given a personal emotional color. This paper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of animal words in Chinese and Uyghu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and chooses the animal words which are more common in Chinese and Uyghur to compare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s. Through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figurative meaning of Chinese and Uyghur animal word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nimal word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an and Uygur cultures and their caus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metaphor; animal; rhetoric; Chinese and Uygur

作者简介: 林志鹏(1994— ),男,广西玉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标签:;  ;  ;  ;  ;  

汉维动物比喻对比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