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征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陈文杰

更年期综合征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陈文杰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第一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1801)

【摘要】目的: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方法:共计选取32例患者,均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6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精神安慰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精神安慰治疗+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083-01

更年期综合征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较为复杂,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1]。选取32例患者且深入分析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32例患者均选自我院,均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计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参照组,每组16例患者参与探究。实验组中患者年龄在43岁至59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6.57±6.32)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6个月,中位病程是(1.54±0.32)年;参照组中患者年龄在44岁至60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7.54±5.21)岁,病程:最长3.9年、最短8个月,中位病程是(1.58±0.36)年。对比分析2组患者组间数据,软件是统计学软件:SPSS 19.0软件,组间数据是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结果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得出P>0.05的结论,可比性不具备。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精神安慰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精神安慰治疗+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

1.2.1精神安慰治疗 给予患者口服谷维素以及维生素B12、B1,药物剂量控制在每次20mg,每天需要治疗3次。

1.2.2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 药物选择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倍美力),药物剂量是每次口服1mg,每周需要服用1片。

2组患者连续用药时间均为2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

当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Kuperwmann评分(更年期综合征评分)减少程度在95.00%以上、理化检查发现相应水平均恢复则判定为痊愈;当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Kuperwmann评分减少程度在70.00至95.00%、理化检查发现相应水平均基本恢复则判定为显效;当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且Kuperwmann评分减少程度在30.00至70.00%、理化检查发现相应水平均有所改善则判定为有效;当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Kuperwmann评分减少程度、理化检查结果均不符合以上标准则判定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是100.00%与无效率之差。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利用SPSS 19.0软件分析并经t检验,体现方式是(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利用SPSS 19.0软件分析并经χ2检验,体现方式是率。判定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结果

对比2组患者组间数据,结论是: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表示2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性差异。经过临床分析,明显最佳的组别是实验组患者,本次对比的组间数据是:临床总有效率。实验组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例数分别是8例、4例、3例、1例,临床总有效率是93.75%;参照组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例数分别是2例、4例、4例、6例,临床总有效率是962.50%,χ2值是4.5714;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子宫出血、肠道不适等)0.00%以及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25%,χ2值是1.0323,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

3.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病情较为复杂,是妇女从生育期过度到老年期的必经阶段,患病人群中常见40岁至60岁患者且卵巢功能衰退属于主要发病原因[3],躯体症状明显,患者患病后,垂体功能会出现异常亢进且患者机体内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增加、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等,患者不仅会出现躯体障碍,还会出现精神病症,临床表现包括:潮汗、心烦、月经紊乱以及易怒等,患者体内阴阳二气不平衡以及肝腑气血不相协调[4],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会逐渐缺乏,需要给予患者补充外源性雌激素,目的是维持患者相对紊乱的内分泌环境平衡,改善患者更年期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药物选择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倍美力),可保护心脏,疗效确切,但是,安全性不高,易出现子宫出血、肠道不适等,基于此,临床上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期间提出了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但是,易显著性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概率。

本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3.75%,显著性更佳。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9):178-179.

[2]万颖,尉静芳.小剂量结合雌激素片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2):288-289.

[3]张红英.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146.

[4]吴智雯.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7):148-149.

论文作者:陈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更年期综合征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陈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