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_张慧玲

衡阳市冶金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2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9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详细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以及病情等,对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用药种类、用药数量、是否联合用药、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等。用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药品说明书。结果: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多达30多种,其中使用比例较高的抗菌类药物为头孢,其次为喹诺酮类、青霉素、四环素类、硝基咪唑类。一联药物使用比例占23.38%,二联药物使用占31.74%,三联药物使用占0.15%,四联药物使用占3.03 %,二联药物使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用药方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盛的不可理使用对临床的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临床用药中应严格遵守药物的使用合理使用。

【关键词】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相关因素

抗生素指在高等生物或微生物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能力的原体或具有其他活性的一类刺激代谢产物,抗生素对其他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1]。但是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出现一批耐菌药物,这主要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相关因素,特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9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整理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9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男性患者为1000例,女性患者为950例,年龄21岁至85岁,平均年龄为(51.29±2.35)岁。

1.2方法

详细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以及病情等,对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用药种类、用药数量、是否联合用药、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等。用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及药品说明书 [2]。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生素的使用种类

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多达30多种,其中使用比例较高的抗菌类药物为头孢,其次为喹诺酮类、青霉素、四环素类、硝基咪唑类。见表1.

2.2药物的使用方式

一联药物使用比例占23.38%,二联药物使用占31.74%,三联药物使用占0.15%,四联药物使用占3.03 %,二联药物使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用药方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其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也日益显著。相关资料报道显示,我国的抗生素使用已成为全球的大国,这也说明我国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存在严重问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可以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容易出现耐药菌,超级菌等,对临床vjibing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一联药物使用比例占23.38%,二联药物使用占31.74%,三联药物使用占0.15%,四联药物使用占3.03 %,二联药物使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用药方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不合理抗生素使用共263例,占13.49%;其中药物种类使用不合理30.04%,药物剂量使用不合理25.86%,联合用药使用不合理21.29%,药理拮抗14.83%,溶媒使用不当7.98%。

3.1抗生素的使用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药物的选择,在药物使用之前一定要做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病原体、机体、抗菌药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制定药物方案。(2)给药方式和药量,由于某些药物的给药剂量偏大,超过了限定日计量,这样会增加药源性疾病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还要注意给药方式、次数、血液浓度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治疗效果[3]。(3)治疗疗程,有些药物的使用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切不可随意服用,一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服药时间。(4)患者自身情况,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进行给药,例如老年人,其身体质量较差,因此在药物种类、药量等方面进行调整。

3.2联合用药

针对于病情较重、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在短期对患者实施联合药物,并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联合药物的使用率也逐渐曾加,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以下事项:(1)药效相同的药物不宜联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还会诱导灭活酶的产生,出现拮抗作用。(2)对人肝肾损害的药物不宜联合使用。(3)两种药物的药理出现拮抗作用,不宜联合使用,会降低治疗效果。(4)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的程度采取不同的用药途径,若患者为较轻度感染,可采用口服,尽量不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方式[4]。临床医师缺乏细菌培养意识,应注意患者临床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的培养重要性,通畅临床医师在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效果一般或无效的时候,知识单方面考虑抗生素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而造成频繁的更换药物种类,往往忽视对病菌的检查。所以临床医师对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应加强感染菌的检查,从而确定临床的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总之,抗生素在临床上是非常具有适用价值,并且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由于不合理使用造成出现耐药菌、超级菌的产生,并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次研究中由于样本数量一般,无法从多方面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全面的概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临床合理的使用,降低不合理使用,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参考文献:

[1]范艳.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及预防措施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5(6):3455.

[2]张启颖.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相关因素探讨及对策[J]. 医学信息,2014,28(21):511.

[3]林郁宵. 浅析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及预防措施[J]. 医药前沿,2012,2(20):358-359

[4]黄幼香,罗梅芳,周运红,等.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3):73-74.

[5]黄彧. 某县级医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71-72.

论文作者:张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_张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