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事件后中小学受影响群体的危机干预_创伤后应激障碍论文

创伤事件后中小学受冲击群体的危机干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创伤论文,群体论文,危机论文,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瞬间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许多人经受着突然丧失家园、亲人和好友的剧烈悲恸。灾难不仅给成人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更会对未成年的孩子造成难以弥合的创伤。类似的突发性灾害也曾发生于东部沿海。2006和2007年的8月,两次强台风都正面袭击浙江,登陆地温州苍南损失惨重。对于孩子们来说,灾难带给他们的更多是心灵上的冲击。一些孩子,由于亲人好友的突然离去,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灾后,他们虽然按时上学,但却出现了许多不健康的表现,如失眠、惊恐、注意涣散、回避集体活动等。

像上述这种对个体身心具有破坏性的、引起个体创伤体验的事件,被称之为创伤事件(Wound incidents)。校园创伤事件除了上例提及的自然灾害,还包括人为原因导致的人身伤亡事件,较为典型的有同学自杀事件、教师意外身亡事件等。创伤事件往往使个体特别是儿童处于不同程度的危机状态。根据Caplan G的定义,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景,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即他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个人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Crisis)[1]。这种危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将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而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是对面临危机的人采取迅速、有效的对应策略,使其能够在避开危机的同时,达到进一步适应那种危机所适用的治疗方法[2]。及时而有效的危机干预,是帮助受创伤事件冲击的群体和个人尽快摆脱危机、恢复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

一、中小学生创伤后受冲击群体的一般干预策略

创伤事件会对个体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冲击。在前述地震、台风灾害事件中,校园中的部分学生会因为突然失去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父母、老师或同学),而出现心理应激。他们是创伤事件的受冲击者。对于其中心理应激未出现严重障碍的群体,学校可以组织专家,采取一般性心理咨询策略进行干预,其目的有:(1)预防个体应激状况的恶化;(2)预防不良应激症状对同伴的消极影响;(3)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可采取信息提供等干预策略。

(一)信息提供

信息提供技术要求告知受冲击学生创伤事件的客观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以免受外界不良信息甚至一些谣言的暗示和挑拨,防止胡乱猜疑,以讹传讹,混淆视听,进一步歪曲认知并加剧不良的情绪反应。提供信息者必须是校方权威部门和领导,包括校长、政教主任以及班主任等。提供信息的同时最好要附带告知信息的可靠来源。这一点对于一些人为原因导致的个体伤亡事件尤为重要,可以极为有效地避免群体对事件原因的胡乱猜测。而对于地震、台风等天灾事件,学校还要尽可能掌握本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家人安全等信息,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向受事件冲击的学生提供信息。

(二)行为契约

在信息提供后,班主任还要及时与学生建立相关的行为契约。契约内容主要包括:(1)不主动收集来自网络论坛等非官方渠道的媒体信息;(2)不对事件原因作随意猜测并公开表达自己的主观猜疑;(3)遵守纪律,参与班集体日常活动。行为契约可以个别制定,也可以在班会课或团体心理辅导课上集体订立。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团体共识中尽快回归自我、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倾诉与宣泄

行为契约主要是在行为层面上的制约。而要真正建构理性行为,还必须注意对学生不良情绪的疏导。这必须借助心理咨询中的技术,允许学生在适切的场所(如心理咨询室)自由倾诉和宣泄,允许他们说出自己的主观猜疑和心理感受。这一环节须由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执行,并要特别注意关注与倾听、情感反应、共情和自我暴露等技术的适切运用。同时,也可结合信息提供策略,让来访者建构起合理的认知和归因方式。咨询者须认识到,引导学生倾诉和宣泄的目的不仅仅是情绪的疏导,而是为来访者认知方式的改变提供支持。

(四)朋辈咨询

朋辈咨询即由受过专业心理咨询技能训练的学生担当咨询员,对同辈人进行咨询服务。学生咨询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如与求助者具有相仿的生活环境和生理心理特点,拥有相近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感受,彼此更容易交流和共情。这不仅可以达到专业心理咨询的效果,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专业心理咨询的缺陷。朋辈咨询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提供同伴的心理支持,可以进一步优化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情绪状态。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学生的特殊干预策略

受创伤事件冲击的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创伤事件的直接经历者和受害者,或与受害者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他们创伤后应激症状明显,程度严重,且持续时间长,一般咨询手段难以使之康复。学界一般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如被普遍采用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将这一类心理危机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对PTSD学生的干预策略主要有紧急意外事件压力经验分享等。

(一)紧急意外事件压力经验分享(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简称CISD)

CISD通常在危机发生后约24小时内进行,包括前言、事实阶段、感受阶段、症状阶段、教育阶段和返回阶段[3]。在前言阶段,干预者要与创伤者订立CISD团体的目标、过程和保密、不评价等基本原则,尽量不讨论一些关于死者死因的敏感问题;然后开始事实阶段,需要成员叙述其所经历的创伤事件,包括从各自角色和所在的时空所见所闻的种种信息;伴随事实回忆的,是创伤者的一系列的情绪体验,以及对生理症状的记忆与感受;此时,干预者要适时介入,鼓励并引导成员将最痛苦的情绪表露出来;接着,干预者要告诉团体成员创伤反应的正常性,并在最后进行总结。CISD可以使群体内成员及时获得同伴的共情,形成情感“同盟”,从而缓解创伤群体的应激反应。

(二)引导想象(Guided imagery)

引导想象法实际上在CISD中的事实阶段、感受阶段已得到运用,这里主要强调该技术在个别辅导中的应用。引导想象的主要目的是重现并完整地经历创伤,最后达成心理创伤的愈合。可以让学生在脑子中再现灾情,或者回忆最初得知同学、老师去世的消息时的感受,并再次投入地体验当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状态,使创伤者在最初创伤的我和此时的我之间建立完整的链接,进而依托自身的潜在康复力量,重建自我,逐渐回复健康。这里需要注意,对于小学生的引导想象,可能会遇到阻抗。这时,可以结合画画和讲故事等技巧,如让他画一幅与死者有关的画,讲述一个生前与死者的故事,从而引领他进入对创伤事件的想象。

(三)空椅子技术

空椅子技术是指干预者为了处理来访者个人内部或与别人之间的冲突,使用不同的椅子代表来访者个人内部或与别人之间不同的冲突力量,并使他们之间进行模拟对话,让不同的力量由冲突达到协调,进而使来访者人格得到统整,与外在环境和谐相处[4]。PTSD患者往往因为死者的突然离去,而在内心深处留有许多的遗憾和未完成的心愿。完形治疗学派认为,由于某些因素,个人无法从环境中取得满足他需求的资源,完形的过程就会被阻滞在某个阶段[3]。此时,可以借助一把空椅子来代表死者,患者把想对死者表达的心里话说给椅子听。空椅子技术就是借托椅子来虚拟出一个角色,让创伤者通过这个通道,把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倾吐出来,表达出压抑的情感,补全心中缺口的情节,进而使自己的心理得以完形和复原。这里同样可能遇到创伤者阻抗的问题,因此,干预者要考虑作好恰当的示范,如:老师,您的突然离去,我非常伤心,我现在想要和您说……

(四)主动集中技术(Active focusing techniques)

主动集中技术是要让患者的注意力保持在特别的问题领域[5]。注意力的转移,可以有两方面的效果:(1)防止陷入歪曲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中。在危机干预临床中,可以碰到个别个案,将亲人、同学的事故与自身作主观的连结,认为他们的去世是自己没有及时施救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因而非常痛苦。这时,咨询者只有帮助其跳出原有的非理性思维,才能有效缓解其哀伤、愤怒等情绪。(2)转换大脑情绪兴奋中心,使患者逐渐摆脱自动化的消极情绪,增强情绪的把握能力。该技术较为常见的操作是,指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抚慰死者家属、如何重建家园等建设性的问题上来。

三、创伤事件后受冲击群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型

韦恩瑞伯等曾提醒干预者:你所秉持的心理学假设一定是,在这位正处于不安状态的个体的内在某处,有着一股健全的生命力,具有更高层次的运作潜能;你所要做的是,协助清楚这场危机所制造的碎片,以及发掘出那保留在底层的生命力[3]。这一原理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罗杰斯提出的“以人为中心治疗”的观点是一致的。罗杰斯深信人具有完善机能或自我实现的倾向[6]。因此,创伤事件后受冲击群体必须依靠个体自身和团体内部的力量应对心理危机,而干预者的主要功能是组织、引导与辅助。基于这个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构建危机干预的“人”字模型(图1),来进一步强调受冲击者“本人”的自疗力量,并凸显危机干预须秉持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危机干预的“人”模型由三部分组成:(1)左一撇代表个体和群体内部建设性潜能;(2)右一捺喻社会外部支持、教育和干预力量;(3)干预的目标位于人字顶部。

内部建设性潜能是干预模型最核心的部分,是最终实现目标的先决条件。根据罗杰斯人性假设的理论,这种建设性的积极的潜能主要有:(1)形成倾向。指所有有机体都有保存、提高和再造自己,希望摆脱外界控制而独立,成为自我支配的甚至超越自己的本性[6]。罗杰斯深信人具有完善机能或自我实现的倾向,只要干预者帮助营造充满关怀和信任的氛围,患者就能充分发挥自身机能的作用,使其原被扭曲的自我得到自然的恢复[6]。(2)机体智慧。指个体能够估计什么是符合现实趋向的,什么是阻碍趋向的[7]。受冲击者必须运用自身的智慧资源,主动参与到对自己认知图式和情绪体验的调整过程中来。此时,干预者所能做的只是专业性的引导和辅助,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充分的共情和情感支持,他不可能告诉创伤者该怎么做。(3)团体中的治疗性力量。在团体中可以发挥治疗性力量的因素包括宣泄、认同、利他、家庭角色等[8]。团体的共情、接纳和支持,可以使创伤者意识到并不是由自己孤立地面对创伤,这种来自团体的积极动力,可以协助患者激发自身的积极潜能,更快地从恐惧、焦虑、愤怒和认知歪曲等消极意识的漩涡中摆脱出来。

图1 中小学校创伤事件后受冲击群体危机干预模型

内在潜能与外部力量是辩证统一的,建设性潜能离不开社会外部干预力量的有效辅助和引导。外部干预除了创伤后的危机干预,还要求重视平常的预防性干预。因为个体在危机事件后表现出的适应障碍,很可能与其本身固着的认知偏差、肤浅的生命观有关。首先可以开展形式广泛的生命教育,内容可涉及: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教育、意外心理创伤的自救教育、生命观和死亡观教育,以及自尊自爱自我接纳教育等;其次,举办危机模拟演练,通过虚拟情景和想象性情绪体验,告诉学生创伤事件后,他们将会怎么样,他们应该做什么。灾情仿真训练实验显示,受过训练的儿童比对照组有着更好的表现[3]。可以认为,这种事先的预备训练可以有效缓冲不可预知的创伤事件所带来的突然冲击。

巨大的内在潜能和有效的外部干预,最终期待的目标是危机的成功解决及新的应对技能的习得。人格成长和问题解决是罗杰斯心理治疗的两大目标,目标实现后,患者防御机制减少,紧张和焦虑减少,更能自制,更具适应性等[6]。但这里须注意到,危机干预与一般心理治疗或咨询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短期的助人过程,是对处于危机情景中的个体给予短暂帮助和关心的过程,重点在于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并不对其人格进行分析与矫治[2]。另外,还须认识到的是,危机亦是转机,它对个体的发展也是一种机遇。

长期以来,社会对于创伤事件受冲击群体的支持,多局限于物资赈灾和一般性抚慰。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创伤对心理和人格的影响。近年,我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开始逐渐被社会接纳并初步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但依然面临众多困境,如过多照搬国外模式,这显然存在一个跨文化适宜性的问题。因此,建构基于本土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国特色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操作模式,是今后理论和实践工作必须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标签:;  ;  ;  ;  

创伤事件后中小学受影响群体的危机干预_创伤后应激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