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理想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理想_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理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理想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06(2003)02-0001-08

在中国古、近代历史中,出现过诸多承载美好希冀的关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和社会理想 的思想学说。其中,“大同、小康”最具影响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与以“大 同、小康”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理想有着或深或浅的承接关系,前者是对后者的 科学扬弃。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历程,探索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关系,揭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圆世代炎黄子孙“大 同、小康”之梦的不可逾越的现实之路,从而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自觉性,无 疑是非常有益的。

一、大同与小康:中国传统社会理想中的强音和困惑

列宁说:“剥削的存在,永远会在被剥削者本身和个别‘知识分子’代表中间,产生 一些对抗这一制度的理想。”[1](P377)中国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出现了人们对 小康的追求。

《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国,以绥四方”。这种小 康具有“小休”、“小安”的含义,意在规劝统治者不要荼毒百姓,使民休养生息。春 秋战国时期,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和“均无贫 、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孟子则提出了实行井田制,为百姓置恒产,使之安居 乐业的“王道仁政”方案。到秦汉之际,在《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在中国影响深远 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 。这里的小康虽与美好的大同社会有区别,但它强调社会秩序,即使“在势者”不遵从 秩序,也为社会所不容。后来,康有为说:“孔子生据乱世,而志常在太平世,必进化 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为小康。”[2](P239)到宋代,洪迈在《夷坚甲志· 五郎君》中提出“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以后,小康就成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 的现实愿望。后来的儒家学者都是从“王道仁政”方案出发,研究改变现实、实现小康 的问题。

在先秦,《老子》不仅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而且提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 ”的主张;《墨子》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和“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 不生”的原则。这些思想在《太平经》中成为对“均平”的追求,变成了农民起义“等 贵贱、均贫富”的呐喊。侯外庐说:“从东汉的‘太平’纲领到十九世纪的‘太平’纲 领,从明末农民的均田思想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脉络相承的历史传统。 ”[3](P296)

不满于现实的知识分子往往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北宋王禹偁的《录海人书》、南宋康与之的《昨梦录》都以生动的笔 调,描写了自然经济条件下“怡然自乐”、“万民怡怡”、“计口授田,以耕以蚕”、 “信厚和睦”的小康图景。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危机,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启蒙 思想家以颂古非今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黄宗羲歌颂古之君“授田以养民” ,提出了“均田”的设想;认为不应实行君主专断,而应“公其非是于学校”,主张“ 工商皆本”以富民。这就使对小康的追求隐约有了一丝“现代化”的文化意蕴。

大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先觉者们把现实追求限定在了小康之中,小康便有了 极强的亲合力,成为人们的美好向往。

如果说,古代大同、小康只是人们在黑暗现实中的梦想,那么,近代以来的社会剧烈 变革,人们认识能力的演进,则赋予了大同、小康以新的时代精神。这就与现代小康社 会建设有了更为直接的关系。

第一,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超越资本主义的美好社会的追求,下意识或有意识地与 社会主义目标出现了暗合或明合。中国近代出现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戊戌变法维新和 辛亥革命三次大的革命和改革高潮。与此相联系,也出现了三种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洪 秀全要求改变“乖漓浇薄”、“陵夺斗杀”的现实,建立“公平正直之世”;康有为把 现实社会描绘成“大苦海大牢狱”,认为西方物质文明“皆创数千年来未有之奇境。文 明日进,诚过畴昔,然新业虽瑰玮,不过世界之外观,于民生独人之困苦,公德之缺乏 ,未能略有补救也”。[4](P279)只有实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 天下为公”[4](P108)的世界大同,才能使人类进入理想境界。孙中山把人类社会分为 原始共产时代、私有财产时代和未来共产时代,认为“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欧 美各国,善果为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握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 界”。[5](P85~86)并进而提出:“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富革命,拥护国利民富 者,实社会主义。”[5](P104)

先进的中国人以大同、小康思想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打破了自然经济的狭隘眼界, 试图从人类文明发展中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赋予了传统社会理想新的时代内涵,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第二,它把社会发展视为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为我们以小康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 发展提供了民族思想文化资源。太平天国革命虽然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社会理想,但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理想社会本身 就是一种空想。到19世纪末,随着进化论的传入,康有为提出,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 升平、太平的顺序发展的,并认为封建社会是据乱世,资本主义是升平世,大同社会是 太平世。梁启超说康有为的本意是:“世界非经过小康之级,则不能进至大同,而经过 小康之级,又不可以不进至大同。”[6](P249)孙中山认为中国只有经过小康才能走向 大同。他说:“大同世界,所以异于小康者,俄国新政府之计划,庶几近之。”[7](P7 66)他把实施民生主义、进行小康实践视为实现人类理想的中国道路。这就揭示了小康 与大同的历史性联系。

近代大同、小康论虽然建立在历史进化论之上,但它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康 有为以“超政治”方式提出自己的主张,孙中山以“抽象政治”研究中国社会发展中的 问题,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如何进行民生建设问题。但是,他们把从小康到大同看成是一 个历史过程,这对我们通过小康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发展有重要启迪作用。

第三,它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主题,为我们进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太平 天国的方案,实际意义是破坏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康有为“上览古昔,下考当今,近 观中国,远揽全地”[4](P36),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推崇“天赋人权”。他提出打破中 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塞”,主张推行民主,使上下通达。开办企业,发展经济; 建新式学堂,培养现代人才。孙中山视“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5](P1~2),制定气势恢宏的《建国方略》;提出修筑 铁路、建设港口、开发资源、开展对外贸易;主张实行发达国家资本与节制私人资本相 结合的方针,实行“耕者有其田”;进行对外开放,“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 之社会主义”[5](P369)。

我们进行小康社会建设,就是要把握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一方面解构传统社会的基 础,另一方面实行开放,发展现代经济。先进中国人对小康社会的追求和规划,都反映 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民族思想前提。

第四,它关注人民的生计,对我们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坚持共同富裕有重要借鉴意义。 不论是大同理想还是小康追求,都有一条关注人民生活的主线。太平天国以“无处不均 匀,无处不饱暖”为宗旨。康有为以“去苦求乐”阐释儒家“仁”的含义,从人类社会 发展趋势上否定剥削制度,具有强烈的人本色彩。孙中山则明确提出:“民生就是人民 的生活”[5](P802),民生主义就是“做全国大生利的事,要中国像英国、美国一样的 富足;所得富足的利益,不归少数人,有穷人、富人的大分别,要归多数人,大家都可 以平均受益”[5](P895)。大同、小康的强烈人民性,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 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为全体人民谋利益为宗旨的。这就不仅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 要的中心的任务,而且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党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惟一宗 旨,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这就体现了 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大同、小康的理想和传统,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现实发展道路的选择。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民族的接受心理,与传统的贯性相契合。但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传统大同、小康有着根本区别。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立在唯物史观之上的,传统小康追求在历史观上是不科 学的。古代大同、小康追求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对美好社会的憧憬。近代历史发展虽然 把建设小康的任务提了出来,但不论是洪秀全、康有为还是孙中山,由于没有达到唯物 史观的高度,不能解决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的问题,不能把小康社会建设从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上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和中国实际 而提出的,因而具有无可怀疑的科学性和坚不可摧的现实基础。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的是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传统大同、 小康的阶级性则是复杂的。中国古、近代林林总总的社会理想的阶级性是鲜明的,并因 此造成了各自社会理想的残缺性,使之不能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例如康有为和孙中山 的主张虽然也反映了民族振兴的要求,但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 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党

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代表了民族振兴的共同要求。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备了相应的足够的主客观条件,从而使美好社会理想的实 现具有了现实可能性,而传统大同、小康追求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古代大同、小康是一 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近代以来的大同理想和小康追求虽然有一定的现实性,但因其不具 备应有的思想、阶级、社会等诸多条件,从而不能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根本问 题,只能陷入空想。今天,在已经具备了强有力的科学思想理论指导,坚实的阶级基础 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相对雄厚的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党顺应大势,顺应民意 ,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一个必定实现、前景光明无限的历史性抉择 。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党的现实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性,传统大同、小康 追求则有严重的盲目性和非连续性。不论是在自然经济下追求小康,还是超越现实追求 大同,都不能正确把握小康社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准确定位,因而导致认识和实践的 任意性,致使空有美好的幻想之虚,而没有得以实现和可持续发展之实,甚至会出现名 俊实丑的悖离现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纲领,也是中国走向 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乃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从而体现了现实纲领与最高纲领 的统一,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发展的正向连续性。

二、最高理想与小康之路:毛泽东的摸索和邓小平的创新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奠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政治前提 。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 ,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8](P961)他还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 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 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 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过的国家。惟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8 ](P306)。

新中国建立后,仿照了苏联模式。后来,毛泽东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十大 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道路进 行了苦苦的摸索。

历史证明,只有以社会主义为制度选择,才能实现中国的发展。这就实现了传统大同 、小康思想与社会主义的联接。但是,如何处理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与社会现代 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关系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引领,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通过共产党的领导,组 织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通过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调动人民积极性,集中人力 、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但是,由于在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建立计划经 济体制,这就忽视了自身社会基础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重大区别,没能 把现代化融入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毛泽东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P649)的目标,但由于没有 从社会变革的角度上认识现代化问题,也就造成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困惑和挫折。

由于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确有积极作用,因而也就很容易把它绝对化。 毛泽东重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但也认为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主张 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便使中国尽快走向共产主义,因而导致了 实践中的重大失误。邓小平说:“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 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 来得及巩固,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合作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 ,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一些。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 ,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期不得不退回去,退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0](P316)他还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 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 ,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 律办事。”[11](P116)

在没有实现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情况下追求社会平等,建立理想社会,就必 然导致以政治权力控制社会分化。人民公社化和走“五七”道路,都有限制商品经济发 展,防止两极分化,追求社会平等的意蕴。在传统社会基础没有发生根本变革的情况下 ,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相反的结果。强调公有制,却导致了“一大二公”,限制了生产 力发展;主张按劳分配,又提出限制资产阶级权利,造成了平均主义盛行,导致了普遍 的贫穷;坚持人民民主,反对官僚主义,造成了“大民主”,导致了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坚持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政治挂帅”,搞“革命大批判”。正如邓小平所说:“一 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 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了大灾难。‘文化大革命’ 就更不用说了。”[11](P115)

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如何把握自身社会发展状况,确定社会主义的实践道 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提出过现代化的概念,但他 们也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12](P273)、“现代国家政权”[12](P274)、“现代生产 力”[12](P278)、“现代文明已经发展的国家”[12](P297)等概念论述西欧社会从传统 向现代的转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 经济运动规律。”[13](P11)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现代化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实 现的,而社会主义又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是对现代化的超越,因而也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马克思也提出过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 峡谷”,直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但又认为这必须吸收先进国家的文明成果,实 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并没有现代化的社 会基础,那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呢?在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一个比较 明确的认识,因而也就导致了实践中的困惑、失误和挫折。

邓小平针对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问题,一方面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另 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提出:“我们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 办事。也就是说,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10](P165)同时他又提出了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目标和任务。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11](P2)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呢?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 级阶段,而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11](P252)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为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统一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 标志着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初级阶段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这就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在实践中统一了起来,也把共产主义目标与社会主义的现实 道路统一了起来,从而实现了中国传统大同理想与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把现代化 的任务融入社会主义实践中,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通过市场经济解构传统 社会的基础,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内容和形式。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1](P113),这种革命既是对原来社会主义体制的全面创新,又是对传统社会的全面变 革。这样,就把小康社会建设提上了历史日程,从而使它脱离了自然经济的制约,融入 了现代文明发展之中。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这不仅使改革开放成为不可逆 转的历史趋势,而且可以使人们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把握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在 市场经济发展中探索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统一的实践道路。

经过长期痛苦而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一个前所未遇的历史性课题,即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改革、发展、小康社会、共产主义等如此重要的认识范 畴和历史范畴高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探明了实现小康社会理想的通道,科学地规划可 以预见的未来,向着共产主义这一世界大同的远大目标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前进。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美好社会理想的必由之路

把中国国情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坚持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目 标;另一方面又可以把社会主义与小康社会建设统一起来,实现目标与实践的统一。邓 小平在会见大平正芳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 ,而是‘小康之家’。”[10](P357)后来他又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 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 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1](P54)他不 是一般地论述现代化问题,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他对日 本朋友说:“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同你们 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 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 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 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就形 成不了。”[11](P64)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 要内容,使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与现实实践得到了统一。

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第二步战略基本实现后,党的十六大 又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 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 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上一个新水平。第 一,它实现了传统大同、小康追求与现代社会主义的统一。如前所述,大同、小康的社 会理想带有超越现实的乌托邦色彩,但这种理想使人们保持着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精神, 追求更美好的境界。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先进中国人努力顺应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 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对资本主义保持了一种批判的态度,与西方社会主义发生共 鸣,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然而,不论是康有为的世界大同,还是孙中山的民生 主义,都没有找到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进而走向大同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强大 物质力量。因而,他们提出的小康建设和大同理想更多的是有着文化启蒙的意义。毛泽 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为解决大同理想与中国现实发展要求之间的矛 盾做出了可贵尝试。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小康社会建设问题,在历史与 逻辑相统一的高度上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这就正如江泽民所说:“在革命、建设 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 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忘记远大理想而只 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14](P 4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而且实现了现阶段 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

现代化不是简单地以现代因素取代传统因素的过程,而是要发挥传统因素的现代化潜 能,形成这种转变的内在动力,推动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历史传统不仅体现于人 民的社会心理,而且影响着对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可以把中国 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当前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发扬光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 时,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特质又可以把科技发展、经济结构优化、人的素质提高、区域 协调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现代化成为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二,它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道路。在自然经济的社会基础追求大同 、小康必然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使人们打破了自然经济的狭隘眼 界,从人类文明发展上认识和把握中国未来发展的要求,也使大同、小康有了新的时代 内容。但由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制约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使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 会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在一个长时期内,人们忽略了中国社会现实与马克思 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巨大差异,很久之后才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要经历 一个初级阶段中的小康社会建设,才能走向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 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 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我们现在正在向这个路上走。”[11](P225)

从“人民公社化”和“五七道路”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刮“共产风”、“跑步进 入共产主义”到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三个有利于”, 从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大跃进”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人们从中不 断清醒和聪明起来,形成了讲求实际的精神和更趋严谨和完整的思维,使人们能够根据 世界文明发展趋势,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科技发展、素质提高、结构优化等效率因素 上来,不断全面提高小康社会的质量。

第三,它是在世界性现代化潮流中对中国社会发展现实要求的正确把握。在当今世界 ,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通过市场化走向了全球。这就激发着发展中国家的变 革要求,形成了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在这其中,现代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对中国的小 康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江泽民说过:“现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越来越明确的共识 ,就是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14](P 47)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任务 ,强调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社会发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就体现了对单纯经济增长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使小康社会 建设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同时,使我们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创 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优势。

从世界性现代化潮流认识中国小康社会建设,就可以避免西方现代化中出现的问题, 使“利缘义取”、“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天 下为公”、“协和万邦”等传统文化精神在现代化中发扬光大,并且努力形成工业与农 业、城市和农村、东部与西部良性互动的格局,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第四,它可以推动现代化内源生长力的形成。小康社会建设是社会内源生长力推进的 过程。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法制化、文化多样化、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开放化,都是现 代化发展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策划和发动有重大作用,但还要形成社会内源 生长力。小康社会建设使现代化成为社会自身发展的要求。农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 ,也是现代化的基础。所以,江泽民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 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也是这样。”[14](P282)为此,十六大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任 务。这就可以逐步改变我国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制 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状况,推动现代化内源生长力的形成。为此,十 六大还提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任务。以社 会自我变革和自我发展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就可以不断形成现代化的社会生长力,创出 一条内源现代化的道路。

内源现代化和外源现代化不仅是以国家为边界,而且也适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 区之间。外源现代化强调外部现代性因素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内源现代化强调自我生长 力的生成。只有形成了内源生长力,才能发挥出自身优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使 我们从社会自身变革中推进现代化,使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文化传统形成独具特 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五,它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统一。传统大同、小康思想具有 明显的人本色彩。它把广大百姓的生活作为关注的对象,并且以大同为目标寻求小康的 价值。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 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5](P247)马克思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可以“形成普 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16](上卷,P104)。 江泽民说:“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的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同时 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 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4](P383)把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统一起来 ,把人的发展融入小康社会建设中,就超越了传统小康追求,使其体现出了新的历史意 义,也可以使我们在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方式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们的素质 全面提升。

江泽民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 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 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14](P643)把人的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统一起来, 把传统的民本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共产党的宗旨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造就出全面发展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总之,小康社会反映了世世代代的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实现了中国人民历史追求与社会发展现实道路 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小康社会,已经摆脱和超越了自然经济的局限,具 有现代文明的性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科学社会主义 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壮美景观。

收稿日期:2003-01-2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理想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