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设计的探讨论文_李美月

关于建筑设计的探讨论文_李美月

江门市江海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步伐加快,建筑设计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变化。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国情和社会情况,对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建筑设计的科学管理以及建筑设计的形象构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让建筑设计能提高使用者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建筑设计;科学管理;形象构成

引言

建筑设计是一个具备使用感与美感的创作过程,完成一件设计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论。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筑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在享受其成果的同时,也为建筑事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为了让建筑设计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有效的解决。让建筑设计不仅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化要求,而且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

1建筑设计方法和策略

1.1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

要使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那就要做到在利用土地时强调对其进行集约化管理,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筑措施以及配套措施,科学地对土地进行规划。要做到在土地资源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减少浪费。对那些已经废弃的土地,也应根据其性质特点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使土地利用最大化。

在当今建筑潮流中,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得益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因而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地下工程如地下车库和地下贮库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该放在优先考虑的级别。同时,建筑材料的选用应以新型材料为主,这样有利于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

1.2建筑平面设计

规划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日照间距以及当地的主导风向,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与自然风,节约能源。

为了让建筑获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那就要对建筑朝向进行合理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建筑朝向最佳为南偏东或南偏西15°,但通常受到地形的限制,建筑朝向一般以长边朝南为主。为了使冬至日的日照时间得到保证,建筑与建筑之间会预留出一定的间距,住宅建筑的间距要求则更高。然而建筑能耗取决于建筑的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小,那么单位建筑的散热面积也会越小,能耗越低。出于节能的考虑,相同体积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高层或中高层建筑。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建筑外墙的面积,并且控制建筑层高。建筑的合理规划布置,能让场地已有的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能让室内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在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布置的同时,建筑内所有的功能性区域应进行科学划分,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也应根据使用功能将相似的功能区域集中布置,提高建筑内部的使用效率。

建筑的气候在从某种程度上受到建筑布局的影响,出于对经济的最大化以及调节环境的最佳效果来综合考虑,自然通风是最好的选择。然而自然通风的效果则是由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等来决定的。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使建筑的内部小环境气候得到保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该地区的夏季主导风环境作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建筑的长边与夏季主导风方向控制在30°到60°之间,使建筑物群体以及建筑物内部的使用质量得到提高,让建筑内的使用者充分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1.3因地制宜选用材料

建筑设计对于材料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中也不可能从头到尾都使用新型材料,毕竟建筑成本也是我们的重要考虑范围之一。使用新型材料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在选用材料时应该实事求是,以实用、高效为关键。一方面,要响应节能的号召选用对环境有益的新材料,另一方面,则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减少外来的特殊材料的使用,尽可能优先选用具体地域特色的天然的节能型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设计的科学管理

2.1提升建筑设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设计管理者的素质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假如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工程的要求,那么在对建筑设计进行风险预评估时,就无法给提供专业的意见。而当应急事件发生时,也不能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使建筑的质量下降,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因此定期为建筑设计管理者开展培训活动,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在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初次投入工作之前,也应让有经验的专业从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岗前指导和培训,以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

2.2制定严格的计管理制度

不管是公司还是企业,都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筑工程也不例外。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然会受到严格管理制度的约束,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必须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严格对待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细节,并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制度的内容。在这基础上还需建立监督管理部门,时刻留意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以保证建筑工程有序、高效、科学地向前推进。

3建筑设计的形象构成

3.1建筑的整体造型

建筑的整体造型以及建筑的艺术效果是建筑物吸引人眼球的重要方面,建筑造型应该是活泼的,不应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同的功能性建筑应该具备该类型建筑的特点,以满足使用者全部心理及精神的需要。就如近年来世界各地流行起来的网络式圆屋顶,这种创新的设计能使建筑具有最灵活、最合理的室内空间,以及最充足的自然光。因此建筑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应熟练掌握平面的组合技巧和空间组合规律,也应对自然关系和建筑本质都有着敏锐的触觉和深刻的理解。

3.2建筑的细部处理

一件事情的成败与否往往是由细节来决定的,建筑设计也不例外。建筑要做到既适合远观,也适合近看,才算是成功。只有注重细部的设计,才使建筑有了丰富的视觉感受。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人们所处的或者接触到的建筑物也不尽相同。在此过程中,使用者会与建筑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而建筑的所有细节都会一览无遗地呈现在人他们眼前。就如建筑的入口,这是使用者对整个建筑的第一印象,因此建筑师对建筑入口的总体比例、材质运用、功能设计的精心考虑尤为重要。同样,建筑中的阳台、建筑顶部设计等造型细部处理也需要着重考虑。根据某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心情都会受到建筑细部的影响。这就要求建筑师深入了解使用者的内在需求,务必使我们的设计更能贴近他们的内心深处,满足使用者视觉、触觉、感官等需求。

3.3建筑的色彩和质感

建筑的整体造型与细节处理固然重要,但是建筑的色彩和质感也对建筑的艺术效果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想要整体地对一个建筑进行观察,就要选择一个合适距离,但是这种观察方式容易带来的问题是降低我们对建筑细节的重视程度。真正进入我们视线范围的是建筑的色彩以及造型。因此建筑师在对建筑的色彩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周围的色彩搭配,从建筑的功能性出发,尽可能更多地进行综合比较,深入探究,经过慎重考虑再作出最终决定。

结语

建筑设计对于整个建筑行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尤其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要求建筑设计既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也要与自然环境友好和谐地发展。因此,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的功能特点和节能的需求,设计出符合大众需要的建筑,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的需求。建筑设计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师的职责就是协调好各个专业、各个阶段的问题,为使用者创造出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磊.基于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探析[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01):44-45+52.

[2]李浩然.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80.

[3]唐献英.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17):67-68.

[4]陈阳.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研究[J].居业,2018(04):16+18.

论文作者:李美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设计的探讨论文_李美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