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论文_刘桂玉

探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论文_刘桂玉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中心小学 421600

摘 要:阅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阅读课文教学的效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但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格比较特殊,他们性格活泼、思想跳跃,但耐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需要教师积极的去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们的目光,让他们对阅读感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现状;策略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成为了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怎样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了教师们的重要目标,下面是我对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以及提高阅读效率的一些措施。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阅读讲解不全面,教学设备缺乏

有很多教师由于知识结构不足,对于阅读内容的讲解大多局限于字面,而缺乏多角度的解读阅读的内容,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阅读内容。尤其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农村,教学设备缺乏,无法借助电子设备去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有些地方甚至缺乏公共图书阅读区的建设,这样就会对课外的阅读接触较少,导致这类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解不够全面。

(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

在这个科技技术发达的年代,人类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小学生除了在课堂接触阅读教学以外,还可以在图书馆内阅读丰富的课外书籍,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去下载网上更多感兴趣的电子图书。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吸引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1]。

(三)阅读教学缺乏家庭的参与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家长也应该积极的配合。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工作比较忙碌或是工作压力太大,几乎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甚至连孩子的家长会都没有时间来,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传达一种自己不受重视的信息,导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那么想要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困难的。

二、提高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效率的策略

(一)丰富阅读内容,完善教学设施

1、师生互动:有位教育家曾经提出“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师生平等、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和教育机制基础上的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为前提。”这句话很明确表达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是平等的,因此,要营造新型的小学教育活动氛围,需要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语文课堂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让课堂变得轻松、和谐,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活跃小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好的去接受语文知识,比如要求学生背课文《长城与运河》时,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话,那么只有那些比较有耐心且记忆力不错的学生能背下来,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想要完全正确的背下来是非常困难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如果在背诵之前去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文章的描述去想象那个情景,再结合想象出来的情景来背诵这段文字,比如:"啊,长城连绵起伏,多么壮观!运河曲曲折折,多么秀美!"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一头老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以俯视的视角去观看的这些景物。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去理解课文的魅力,这样一来他们背诵起来就会有兴趣,也能加深对课文的记忆,提高背诵的效率了[2]。

2、多媒体设备辅助: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应该增加一些资金的投入来完善基础的教学设施,配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了这些设备可以借助网络发达、信息技术普遍的条件来丰富学生们的阅读内容,更好的理解教材中阅读内容的深层价值。通过这些电子设备,可以让文字、图片、声音变得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让学生们更有兴趣的去学习阅读内容。

3、演绎课文:在一些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可以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比赛,对一些戏剧和故事类课文还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演绎出阅读内容,让学生们积极的展示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结构的理解,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建立班级图书区:在班级里放置一些形状多样的图书架,让学生们将自己觉得有趣的书或是想看的书书名写下来,再由班级或学校去购买放在书柜里,也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已经看过的书带到教室来大家交换着看,使书本的价值最大化,主动交换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小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最重要的是可带动整个班级的阅读氛围,从而为学生们以后的阅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2、绘画展示:教师可以提前一节课告诉学生们下节课所学课文,让学生们先自己阅读课文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等到上课的时候将学生们根据自己理解的课文内容绘画出来的作品公开展示,将比较好的作品挑选出来贴在班级优秀作品区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从多角度去理解阅读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绘画成果,会增加他们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3、 课前问题引导: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再结合这个阶段学生好奇心比较重的性格特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即将要上的课文《少年闰土》为例,教师做好课前的阅读准备,然后在教堂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们的谈话去导入教学,如"童年是比较美好的、无忧无虑的一个阶段,同学们,你们怀念自己的童年吗,在你们的童年有没有玩得比较好的小伙伴,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情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经过同学们的一番讨论交流后再适时的引出教学相关内容:"同学知道鲁迅和闰土是什么关系吗?"如果学生们回答不知道的话教师又可以引出:"那同学们翻到《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去阅读一下,然后一会儿我请同学起来告诉我,闰土和鲁迅之间的关系,他们之前又发生了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通过这样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去阅读课文内容[4]。

(三)家长的积极参与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小学时期,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这个重要阶段,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都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5]。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一来,既可以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的阅读学习,也可以通过自己行为来影响孩子,刺激孩子去主动学习、主动阅读书籍的心理,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阅读效率,需要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从小就有对阅读积极的心理,培养出让学生收益终身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孙春红.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1):212-213.2095-3089.

[2]马红丽.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 未来英才,2017(16):84.

[3]李艳华. 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同步教学模式研究[J]. 魅力中国,2016(31):116.

[4]王封准.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J]. 教育界,2014(32):67-67.1674-9510.

[5]扎阿拉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 小作家选刊,2016(32):146-146.1671-0487..

论文作者:刘桂玉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论文_刘桂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