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_张靖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_张靖

(新疆和田地区疾控中心 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况,艾滋病病人不仅要面对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胁,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歧视,其遭受的心理伤害甚至大于疾病本身对身体的损害。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于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针对我中心确认的100例艾滋病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了不同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结果:能有效改善病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为他们提供最有力的心理支持,消除社会歧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延长病人生命。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护理;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57-02

和田地区地处新疆最南端,全地区辖7县1市,91个乡镇,总人口212.34万人,其中维吾尔族占96.4%、汉族占3.4%,是一个典型的少边穷传统农业地区。目前,和田地区艾滋病疫情处于集中流行期,疫情呈上升阶段。自国家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增多而病人死亡率降低。抗病毒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病人的依从性教育,在转介艾滋病人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病人缺乏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同时由于宗教文化差异对药物治疗存在一些偏见,不愿意服药,服药后不能持续服药,擅自停药,造成治疗失败。三年里我们对100例少数民族病人在治疗前进做心理支持护理,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1.基础资料

从2012年5月~2015年5月确认登记的艾滋病病人100例,其中男性64例,占64%;女性36例,占36%。农牧民为56例,占56%,维吾尔族99例,占99%。年龄最小的2岁,年龄最大63岁,其中20~50岁的年龄段艾滋病病人占95.8%,是艾滋病患者高发年龄段,而此年龄段也是最具有社会劳动力的人群。

2.心理及社会反应

2.1 心理反应

确认后病人在心理上受到极大刺激,情绪上反应经历5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病人表现为震惊、恐惧、沮丧、抑郁、自卑、孤独、悲观、失望、甚至有自杀倾向,病人无法控制情绪,可表现为过激言行或暴力行为,还有一些病人表现为否认逃避、麻木的心理[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社会反应

一旦感染者确认信息泄露,在社会层面的反应是排斥为主,这会使感染者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引起歧视、孤立、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职业、性格、年龄、家庭关系、宗教信仰的不同,社会反应各异。

3.维族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感染者是一种情感支持护理,对稳定病情,减轻病情、减轻痛苦起到重要的作用。

3.1 评估维族病人的心理

除了解病人流行病学信息和治疗方案外,了解病人宗教文化信仰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农牧区宗教文化氛围浓厚,农牧民缺少基础卫生知识、防病意识淡薄。一方面接受化学药物治疗,另一方面精神上祈求安拉保佑,对机体发生的一些生理和药物超敏反应用非科学的迷信思想来曲解,随意停止药物治疗。特别是每年一个月的穆斯“斋月”期间,绝大部分患者不顾个人身体状况,盲目封斋造成不规律服药和停药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让感染者了解中途不定时服药或停药危害,每天督促提醒按时服药,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

3.2 新报告的感染者

由于对艾滋病的知识及病程缺乏足够的认识,谈“艾”色变;应及时地向感染者宣传治疗的必要性,树立其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主动克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家庭关系亲密的家属,应该正确引导,不可在患者面前表现得过分难过,不要再增加患者的悲痛,使患者能在一种积极、轻松的环境中配合治疗[2]。

3.3 有并发症的病人

发病期病人往往都有并发症,如肺孢子虫肺炎、卡波济氏肉瘤、淋巴瘤肺结核(TB)、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等。因此,发动家庭和社会支持,积极与家属沟通,耐心动员家庭成员定期看望病人,给予关心和鼓励,可以减轻病人负面情绪,给患者创造一个宽松的治疗环境,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4]。

4.讨论

目前艾滋病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还未被基层防治人员广泛认知,特别是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防治专干,对“心理护理”工作存在应付、走过长和抵触情绪,认为开展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依从性教育看不到经济效益,是认为增加工作量。对心理护理工作“低投入,高产出”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我们的体会是:(1)加强各级防治人员的心理护理培训,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在实施心理护理时,不需要了解其隐私的部分,但很需要对其一般的社会、心理因素有一个具体的评估,以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治疗护理。(2)了解艾滋病病人的心理,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宗教迷信思想,建立起科学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提高维族艾滋病病人规范治疗的基础。(3)心理护理在对病人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身体功能的进一步衰竭,患者大多不愿继续治疗,应及时地向患者宣传进行这种治疗的必要性,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主动克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4)心理护理当病人出现全身衰竭、失眠、疼痛、不能进食等多种症状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全身状况外,更应注意对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鼓励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5)艾滋病是一个难以治愈性疾病,除对症治疗护理外,患者在病程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持续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系统工程,应贯穿艾滋病病人治疗的始终。

【参考文献】

[1]郭爱珍,徐爱群.艾滋病病人护理中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07(10)55-56.

[2]蒋光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 [J].2009,12(5):818-819.

[3]许日波.艾滋病患者心理狐狸的研究进展[J].内科,2010,05(2):200-201.

论文作者:张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_张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