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的造型语汇与发展初探

钢结构建筑的造型语汇与发展初探

施丽彦[1]2002年在《钢结构建筑的造型语汇与发展初探》文中指出在材料和各种先进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中坚力量。在西方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是走在各种潮流尖端的领军一族,代表着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材料,甚至是最新的观念。国内的钢结构建设正在发展中,国家政策鼓励加大建筑行业钢材使用量,在大好形势下,提高钢结构建筑设计水平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立足于国内钢结构建筑的现状和发展,通过对基本钢结构形式的阐述,对国外钢结构建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观察,认识我国钢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钢结构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前景。在本文的第一部分,追溯钢材在建筑领域的发展,通过对50年来钢结构在国内发展情形的简要回顾,了解这50年来国内钢结构在建筑造型、结构技术等方面达到的高度。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对基本钢结构结构形式的介绍,对一些建筑实例的分析,来阐述国内外业界对结构体系成熟的空间钢结构的应用,对钢结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一部分主要针对的是大型钢结构的结构形式,尤其是公共建筑,较偏重于结构形式的阐述。第叁部分讲述现代建筑中的钢结构,立足于国外先进的设计潮流,分析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无论是展现高技派建筑师对现代科技的运用自如,或是展现现代建筑的结构美,抑或是展现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钢结构都游刃有余。这一部分是国内比较落后的方面,有待随科技发展而提高。第四部分则对国外比较普及,国内刚刚起步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进行介绍,介绍住宅的结构体系,我国对钢结构住宅设计基础规范的制定依据,各种住宅体系的比较,分析建成的建筑实例,展望我国钢结构住宅工业化的趋势。第五部分针对钢结构特有的技术问题进行阐述,包括防火、防腐,主要对于钢结构的弱点--防火问题进行重点表述,介绍了各种比较有效的、常用的防火措施。作为二十一世纪国内重点发展的建筑类型,钢结构的前景必然是广阔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谢毅[2]2008年在《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钢材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材料,铁的产生已经有叁千多年的历史,但具有结构意义的钢铁建筑的出现却只是近200多年来的事情,钢结构建筑形式的出现,表现出了巨大的结构优越性,获得了迅速的应用和发展,其技术理论、配套体系也日臻成熟与完善。今天,在结构理论获得计算机帮助而取得突破的情况下,钢结构建筑设计的追求目标已不再仅仅是结构的宏伟与革新,而是将钢材作为一种表现元素与造型设计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忠实于材料与结构逻辑的理性造型艺术。钢结构建筑工业化、装配式的建造特点为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带来了大量的构件连接和节点设计问题,对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技术的研究成了钢结构建筑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的研究从建筑学的专业视角出发,以材料学、力学、美学、建构理论和建筑构造原理等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对钢结构建筑构件的材料表现、连接方式和形态表达进行了研究,探索现代钢结构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文章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和理论研究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论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二章对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对钢结构建筑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作了批判性的反思,提出了从材料、连接和形态叁个主要方面对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技术进行研究的论文思路。第二部分为本体研究部分,包括第叁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叁章对钢材以及与之配合使用的几种常用材料:混凝土、玻璃和木材等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建筑表现及在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侧重从材料的建筑表现方面来理解和认识材料;第四章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从解析构件连接的结构逻辑和建造逻辑两方面的关系入手,对构件连接的技术手段、连接方法和构造形式进行了分类的论述,总结提炼了钢结构建筑中钢构件的连接以及钢与混凝土、玻璃、木材等材料构件连接的技术方法;第五章对钢结构建筑构件及其连接节点的形态表达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构件连接形态生成的几条思路:对构件传力的表达、对建筑主题的回应、对建造工艺的表现,最后,从钢结构建筑体系与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对比分析中,得出“线的构成”是钢结构建筑与木结构建筑共同的形态特征和从传统中来的构件连接设计思路。第叁部分为结论部分,该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设计和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制约因素、有效的思维方法和形态生成手法。

参考文献:

[1]. 钢结构建筑的造型语汇与发展初探[D]. 施丽彦. 重庆大学. 2002

[2]. 钢结构建筑构件连接构造技术研究[D]. 谢毅. 重庆大学. 2008

标签:;  ;  ;  ;  

钢结构建筑的造型语汇与发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