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企业分销模式的选择_经营管理论文

连锁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锁企业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国连锁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都希望通过连锁这个一体化过程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实现提高服务、降低成本的目标。经营好配送环节,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而合理选择配送模式,不仅是这个关键的关键,更与连锁企业的最终成败息息相关。

配送模式的分类

所谓配送模式,在此特指连锁企业经营本企业配送业务的方式。按照企业是否拥有DC(Distribution Center,配送中心), 以及是否经营本企业的配送业务,连锁企业的配送模式可归为三类。

1.自建DC,自营本企业的配送业务(Ⅰ)。即连锁企业结合各门店的商品吞吐量、经营规模,以及布局网点等多种条件与环境,选择适当的地点出资建立一个或几个DC,由本企业对DC进行经营管理,完成对本企业各门店的集货、配货和送货任务。

在这种模式中,DC由于为企业直接管理,所以常以企业的利益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分店的要求,顾客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也最高。但是,由于DC是自建并自营,就需要企业有强大的实力和规模,以保证配送规模效益引起的成本减少大于建设营运DC造成的成本增加。国内外利用这种模式经营配送业务的如美国沃尔玛公司、日本卡斯美公司、上海华联超市公司等,大多是一些实力强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

2.与其他企业合建DC,共营本企业的配送业务(Ⅱ)。即指连锁企业与其他企业共同建立DC,通过对这个DC的经营管理,完成对本企业各门店的集货、配货和送货任务。其他企业包括两类:一是其他业种的企业,如运输业、物流业等,主要是共同利用其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及多功能的服务,取得经济效益;二是其他连锁企业,主要指一些规模不大或资金有限的中小型企业,由于不具备自建DC的能力,又想对企业的配送业务有所管理,便选择与其他同行共同建设和经营DC。

这种模式在节省资金的同时,实现了资源重组及联合利用,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从而提高竞争力的可行方法。但由于各企业的不合一性及相互摩擦,服务质量较模式(Ⅰ)会有所下降。统一企业集团是在台湾地区拥有超市最多的公司,由于配送中心投资大,需支付巨额资金,决定合资兴建配送中心,各家投资比例为:统一51%,统一超市14%,三菱公司25%,菱食公司10%。风险共担、效益共享,使配送效率大为提高,配送的1650种商品源源不断地顺利到达各个店铺。

3.本企业无DC,配送业务完全外包给第三方公司(Ⅲ)。即指连锁企业自身不建立DC,企业各门店的集货、配货和送货业务完全由第三方公司承担。其中第三方公司分为两种:一是自有DC并具有强大配送功能的连锁企业;二是专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采用这种配送模式,对企业对社会都有诸多好处。不仅能为企业节约投资、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浪费,还有利于整个社会实现物流现代化、建设大区域的物流网络,推动物流的整体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流通费用的不断上升,很多企业都采用第三方来进行商品的配送。如日本菱食公司的DC面向1.2万个连锁店、中小型超市、 便利店配送食品;美国的Exel公司、Ryder 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多方企业的商品配送业务。

这三种配送模式各有优劣,企业采用哪种模式,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条件和需要科学地进行选择。

配送模式的合理选择——矩阵图法

所谓矩阵图法,是指先将连锁企业按矩阵图的分类依据分为4 种不同的类型,再针对各类情况分别选择配送模式。其核心即矩阵图(见图)。

1.矩阵图的分类依据。矩阵图是从企业对配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按照企业对DC的要求程度和对配送及DC的经营管理能力对连锁企业进行分类的。两种依据分别有各自的含义。

首先是企业对DC的要求程度。这里有绝对和相对两个含义。

对DC绝对意义上的要求程度包括两方面:(1)对成本的要求。 连锁企业应用DC完成配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企业的规模大,商品配送量大,就容易体现出规模效益,在成本的预算过程中,决策人会提出较低的成本水平,也就是说,企业对成本的要求会高;反之,企业的规模小,配送量小,成本水平高,成本要求就低。此外,对成本的要求也与所要求的服务有关。(2)对服务的要求。连锁企业应用DC 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服务水平,包括送货速度、送货时间、商品完好度、商品质量等内容。它主要由企业的整体经营策略、商品品种数量结构、顾客群需求等决定。条件要求苛刻,服务水平就高;反之,服务水平就低。

对DC相对意义上的要求程度是指这个要求程度相对于企业对DC的经营管理能力而言。既然企业应用DC,对DC就会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就是要求高;反之,能够满足甚至有富裕,即是要求低。

第二个依据是企业对配送及DC的经营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金、技术和人员素质。资金包括建设及营运DC、购买设备、提高技术等费用;技术包括集配、分拣、加工、信息等多方面的物流技术;人员素质指经营配送及DC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否能够用现代合理物流的知识和技术去经营相关业务。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员素质高经营管理能力就高;反之,经营管理能力就低。

2.企业分类和模式选择。根据上述两项分类依据,矩阵图把连锁企业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1)A类。这类企业不仅对DC的要求程度高,对配送及DC的经营管理能力也高,属于这类企业的大多是国际上规模较大的成功企业,如沃尔玛、大荣、西友集团。他们一般不选择外包配送业务,而采用自建DC、自营配送业务的模式。其虽然对成本和服务的要求很高,但由于是自营,所以不仅能够满足这些要求,而且可提供给门店更高水平的服务。因此模式(Ⅰ)是其首选择。

(2)B类。这一类是对DC要求高而经营管理能力低的企业。因为企业的配送“供给”限制,这类企业不可能采取模式(Ⅰ),否则很可能会因成本问题出现危机。根据企业的经营意愿,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协同状况,这类企业适合选择模式(Ⅱ)或模式(Ⅲ)的配送方式。

(3)C类。这类企业对DC的要求程度和经营管理能力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是一些刚起步或入业不久的中小企业。他们往往因为刚起步或规模不大的实际情况,无力出资建立DC。所以,适于采用模式(Ⅲ)的配送方式。

(4)D类。这类企业对DC的经营管理能力很高,但要求较低(这里主要指对DC相对意义上的要求程度)。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能力,使企业可以出资建立DC,并运用这个优势取得与其他企业的联合经济效益。这类企业适于采用模式(Ⅰ)或模式(Ⅱ)。前者可凭借“供给”优势向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配送,后者可凭此在联合中取得服务收入。同是选择模式(Ⅱ),B类和D类也有所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得到服务,后者的目的在于得到服务收入。

以上为连锁企业根据不同类型进行配送模式选择的适用性分析,具有一般性。在实际中,不排除特殊性的可能。而且,有的企业经常同时运用几种配送模式。

3.对矩阵图的两点说明。首先,矩阵图具有动态变动性。任何企业都会发展变化,上述四类企业在矩阵图中的位置也会相应变化。例如,企业起初处于C类,外包配送业务;如果经营成功,就会逐渐转入B类,企业的规模及各方面都有所扩大;随着业务成果和经验的积累,企业对DC的经营管理能力逐渐增强,又转入A类,自建DC;再发展, 便是企业的DC远不止能满足本企业的需要,开始往社会化的DC方向发展, 转入D类。

其次,矩阵图的分析及其动态变动是针对单个企业而言的,不具整体性。如果对整个社会进行趋势分析,需加入其他诸如社会资源、企业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因为不可能每个企业都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连锁企业,都自己建有DC。所以,这是个论,具有单一性。

综上所述,连锁企业要合理选择配送模式,应首先分析企业自身的条件,明确企业所处的态势,尔后再结合企业目标科学地进行选择。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准确到位地发挥连锁配送的竞争优势,获得最终的成功。

标签:;  ;  ;  ;  

连锁企业分销模式的选择_经营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