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与实践-以应用型研究院所BYY为例论文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与实践
——以应用型研究院所BYY为例

●傅 洋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在单位十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经历,提出了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提高知识管理绩效的对策。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技成果 转化对策研究 实践

哈佛大学教授Dale W.Jorgenson研究证明:1989—2014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为2.4%,其中76%的增长由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增长产生,24%的增长由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代表的全要素提高产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科学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可以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对各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成果作为实现转型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成分。

本文详细分析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十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经历,提出了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提高知识管理绩效的对策。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n old woman,an old man and an old cat,and they were all very happy.

2.2 临床转归情况 结果(表2)表明:<70分组3例发生心脏破裂或室间隔穿孔,均为女性STEMI患者,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闭塞;7例发生消化道出血情况;3例心源性死亡。<70分组住院时间较大于或等于90分组长(P<0.05)。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给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表现为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技实践主体为了发展科学、创新技术和发展生产,所实施的科技成果内容与形式不断变化的全部总和,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中的一切变化和转化。

我国科研院所,依据其所处领域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基础类研究所和应用类研究所。中科院系统内的科研院所基本上属于基础类研究所,各军工集团内的科研院所大多属于应用类研究所。

BYY属于应用类研究所,从事基础科研、应用研究、新产品研制、小批生产等业务,因此,在基础科研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与新产品研制,以及新产品研制与社会生产之间都存在成果转化的需求。

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佳,对经济的贡献较低,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处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1.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管理工作。科研院所应加强对知识的管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研发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使科技成果能够有序快速地转化,提高技术与经济的融合,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3.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BYY实施知识产权申报及转化奖励制度。在专利申报、授权阶段分别给予奖励。对于申报专利的项目,BYY给予发明人以下奖励:(1)发明专利项目:一次性奖励1000元/项;(2)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项目:一次性奖励500元/项;(3)国际申请专利项目:一次性奖励3000元/项。对于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取得专利证书的职务发明创造,BYY再次给予发明人以下奖励:(1)发明专利,一次性奖励3000元/项;(2)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一次性奖励1500元/项;(3)国际申请专利项目:一次性奖励10000元/项。BYY鼓励技术秘密申报,在通过技术秘密授权及随后的有效期内,持续给予奖励;AAA级技术秘密:一次性奖励5000元/项,从次年起,每年津贴2000元/项/年,直至解密;AA级技术秘密:一次性奖励2000元/项,从次年起,每年津贴800元/项/年,直至解密;A级技术秘密:一次性奖励1000元/项,从次年起,每年津贴300元/项/年,直至解密。对于实施自我转化、对外技术服务、技术许可与出售等项目,按利润提奖;鼓励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商业合作,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

根据相关资料,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实效的比例为60%~80%,我国约为10%~15%;截至2011年9月,BYY的科技成果转化比例大约在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基础科研的科技成果转化比例不足10%。

4.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基础研究的科技成果多属于原创性、探索性的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不高,应用可操作性不强。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可行、公平的评价机制很难向应用化、工程化生产方向转化。而且,科技价格限制等因素,产品化、商品化程度并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佳,常常就被束之高阁。我国基础科研的科技成果转化比例不足10%。

多功能北斗智能手杖的功能包括测量老人的体温、心率、运动速度、对老人的移动状态以及实时位置进行监测,利用无线通讯网络将信息传递给远程的手机终端软件[2]。

BYY通过建立科技成果申报、成果转化考核指标体系,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动力。针对科研人员,下达科研项目成果申报考核指标、年度成果转化考核指标;针对科研室,下达年度成果申报、成果转化考核指标;在科研任务书中下达知识产权指标,在注重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的同时,重视其实际适用能力,解决科研与知识产权申报及转化两张皮的问题。

又是一天晴朗的日子,传染病患到绝顶的时候!女人们抱着半死的小孩子,女人们始终惧怕打针,惧怕白衣的“鬼子”用水壶向小孩肚里灌水。她们不忍看那肿胀起来奇怪的肚子。

表1 BYY2006-2010年专利申请授权数和授权数

2.建立多指标科研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不仅考虑专利、论文的数量,还要讲质量,讲转化应用效果,形成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之风,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

烟也完了,夜更难熬,他想回,雨停到现在,天还是很低,他仰头望,一滴雨砸在他脸上,紧跟着二滴、三滴….。

5.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管理体制与奖励机制不健全。科研院所现有的科技成管理机制不健全,偏重于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科技成果的统计,不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科研人员缺乏市场意识,自然对科技成果转化漠不关心。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就不能保证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要有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外部市场、政府政策和内部评价体制都要有效融合,只有具有良好的激励机制,才能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三、提高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对策

根据上述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必须从观念上转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深化体制改革,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加强知识管理的有效对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走上新的台阶。科技成果转化动力缺失是成功转化率低的核心原因,因此,提高科研人员及其单位创造和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是一切措施的出发点。

1.专利数量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建国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成果转化都不重视,存在科技成果申报数量少、转化效率低、科研院所对开展成果转化积极性低等现象。

为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BYY建立起知识产权组织机构,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第一负责人担任主任,对全院知识产权重大事宜决策;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归口管理知识产权日常工作。建立院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先后制定《知识产权管理规定》《专利管理办法》《科技奖励管理办法》《科研岗位管理细则》《技术秘密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对科技成果创造、知识产权的申报、科研人员的奖励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3.科研成果市场适应能力差。我国的科技成果往往不是针对市场进行研发,研发的成果不能直接面向生产线,这不仅造成科研经费的巨大浪费,还要在成果研发之后花费额外的资金进行转化,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不对称,存在经济、科技“两张皮”现象。现阶段,由于科研机制尚不完善,科研成果注重学术水平,忽视了其实际适用能力,大部分研发成果“沉睡”在实验室,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研院所在申报项目时,往往从自身熟悉的领域下手,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缺乏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不清楚,而且整个研发过程又缺少科研成果需求方的参与,致使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落差,实用性差,市场适应能力差。其次,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标准中,以专利数量、科研经费“论英雄”,“重成果、轻转化”。

2.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造成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原因有很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压力不够是重要原因。首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业绩考核缺乏产业化考核指标,因此,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压力并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并没有作为评价科研院所的重要依据,科研院所自身也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其次,科研成果转化效益难以通过收入和奖励回报从事科研转化的科研人员,大大降低了科研人员对其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热情。最后,对于市场需求方来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方容易出现“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等心理,不愿在短期内进行风险大、周期长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资,这也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另外,对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以做出客观的评价。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应就各自的劳动与分工,实行不同的管理和考核模式。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应注重论文质量、理论水平等考量。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不仅重视科研经费的考核,更要重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考核。

灯桩桩体采用北海航标处研发的玻璃钢聚脲桩体(标准化),与定制基础预埋件相连。桩体由玻璃钢内衬角钢结构骨架,表面喷涂聚脲层而成,桩体呈圆柱形,壁厚约6mm,高度、颜色可定制,桩体由底部、中部段、和上部,通过法兰连接成形,灯桩底部直径现有0.8m和1.8m两种规格,中部段直径0.8m,高1.6米,有若干节组成,上部为工作平台段,直径1.5m,围栏高1.2m,平台设计有电池箱、太阳能板架、灯器柱。桩体设置防盗门、内置玻璃钢爬梯,设有避雷及排水系统。北海航标处标准化灯桩(图1)

以BYY为例,如表1所示,BYY自建院至2010年底的55年里,申报专利数共536项、获授权专利数共211项,有限专利数134项,数量偏少。

研究表明,深度阅读对人们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认知体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更多的是一种对思维的训练,而浅阅读是一种知识面的扩展,有益于掌握更多层面的了解和知识广度的认知。同样,只有做好深度阅读,才能更有利于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和道德价值体系。

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调动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还能够留住人才,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晋升职称的评价形式由“以成果数量论英雄”转变为兼顾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一项指标纳入评价标准,使科研人员从观念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另外,在政策上保障从事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享受公正的待遇,制定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政策,尤其是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政策,个人分成的比例应该足以体现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使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果得到认可,充分调动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4.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BYY积极自筹并逐年加大院创新基金的投入,着力扶持重点领域技术攻关、新产品培育、新项目研发以及与创新关联的基础管理研究项目(包括90多个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课题和专利转化标准课题等)。申报国家自然基金、航空基金、973、863及院基金等前沿探索类项目,大部分基金给予1∶1的等额经费资助。

2012—2015年,BYY投入创新基金项目/课题的研究总经费达4972万元,新立项创新基金项目/课题共计128项,为促进知识产权的产出创造了条件。

此外,每年投入并保障知识产权管理专款专用,2012年—2015年,知识产权专项工作经费达789万元,年度专项经费超过了院年度产值的0.5‰,保障了知识产权工作顺利开展,也有力支撑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提升和发展。

5.拓宽融资渠道,吸收民间资金。由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科研院所需要承担较大的转化风险。从科研院所角度,不但要重视纵向课题,更要注重与企业等市场需求方的横向合作,了解市场需求,以科技成果积极争取市场投资,将研发成果推入市场,广泛地吸收民间资本,拓宽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科研院所可以技术优势为依托,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商业合作,不断争取市场合作,不断推出各种新式融资方案,最大限度开发新的广泛的融资渠道,为科技成果持续开发解决后顾之忧。

四、取得的成效

1.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大幅增长。如表2所示,2011—2018年8月,BYY专利申请达1604项(含2项美国授权发明专利),专利授权达到925项,年均增长幅度>30%。此外,还增加了技术秘密630余项、注册商标65个、软件著作权登记28件。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本案将这一技术用于无人机摄影测量中,完成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与传统像控点布设模式相比,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像控点布设减少了(48-20)/48=58%,经检验,其成果基本满足我国现行相应规范要求,大大减少了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工作量,缩短了生产工期,该技术极大促进了无人机航测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后期作者将继续探索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在1∶1000、1∶500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中的应用。

表2 BYY2011-2017年专利申请授权数和授权数

2.科技成果转化卓有成效。2017年,BYY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40%,其中工程化研究类成果为50%,基础科研类成果比例超过10%。成果转化率有了大幅提高。

积极开展无形资产评估,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与结构件、复合材料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评估值40多亿元。着力军民融合,开拓与活跃多种形式的转化运用,发挥与实现知识产权技术和经济价值,利用技术优势针对企业等客户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收入近16亿元;专利转让获直接经济效益约1100余万元。以知识产权为投资主体,创建多家高新科技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效益共计35.16亿元。

3.社会效益上,发挥了行业示范作用。BYY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取得的积极效果和工作成绩,极大促进了BYY的知识产权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多次受邀在相关行业的工作会、专业培训会等范围进行工作经验介绍,总装、科工局及行业内许多兄弟单位纷纷前来指导、交流和取经。BYY带动了行业类似单位的共同提高与进步,发挥了行业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龙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法律、政策及其实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05

[2] 北京如水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诊断报告,2013.11

[3] 胡智慧,王建芳等.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管理模式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04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14(2019)05-019-02

(作者单位: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 100000)

(责编:若佳)

标签:;  ;  ;  ;  ;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与实践-以应用型研究院所BYY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