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在强国战略中的国际竞争力_国际竞争力论文

强国战略中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强国论文,中国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战略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3]09-030905-0833

一、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国际比较

在短暂的近20年期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大为提高,迅速崛起为外贸进出口大国,进出口商品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0亿美元,增长了30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5%,上升到2002年的4%左右;在世界上的排位,从1978年的第25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5位。

为全面客观地判断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我们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分析。

1、贸易竞争力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特定产业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争夺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在竞争中获得最佳利益的能力。通常该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根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竞争优势。然而生产力竞争优势因相关数据较难收集且因统计口径不同,难以进行国际比较,因此,在衡量一国某类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及其比较优势强弱的指标中,通常采用贸易竞争指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

(1)贸易竞争指标(NTB)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贸易竞争指数计算公式为:

NTB[,it]=(X[,it]-M[,it])/(X[,it]+M[,it])

式中,X、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t为时期,i表示一国某一产业或某一产品。

贸易竞争指数为正,表示该国i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强;贸易指数为负则表示该国i类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我们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对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和初级产品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指数进行分析,并据此研判中国产业的贸易竞争力。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动轨迹呈明显的反向变动趋势。

1980年,中国初级产品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为0.134,1985年该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始持续下降,1995年为其转折点,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衰变为负值,此后其负数值进一步扩大,2002年为-0.2674。持续下降的趋势显然表明中国的初级产品总体上已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从数值判断,处于较强的比较劣势。与初级产品产业比较优势持续下降的衰变趋势相反,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则呈现持续趋强态势。1980年,该行业出口竞争指数为-0.183,处于比较劣势状态,90年代初期转为正值,此后虽有短暂走弱的波折,但上升趋势不变,1994年贸易竞争指数首次由负转正,既而持续趋强,2002年为0.0942。此种态势揭示了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总体上已摆脱了比较劣势,在国际竞争中已处于微弱的竞争优势。

中国初级产品产业和工业制成品产业之间比较优势的此消彼涨的变化格局,表明中国的贸易结构低层次的初级转换过程已完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贸易结构优化的重要原动力。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某一产业或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或产品占世界总贸易额之比。RCA指数由公式定义:

RCA[,ia]=(X[,ia]-X[,it])/(X[,wa]+X[,wt])

式中,Xit是i国在t时期的总出口,Xia是国家i在产品a上的出口,Xwa是a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总出口,Xit是i国在t时期的总出口,Xwt是世界市场上在t时期的总出口。

一般认为,RCA指数大于2.5表示该类产品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RCA指数介于1.25和2.25之间表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介于0.8和1.25之间表示具有中等竞争力;小于0.8则表示竞争力较弱。

我们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分别计算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对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作细化分析。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编织外套、玩具和运动产品、鞋、男纺织品外套、女纺织品外套、旅行用品、织布、纺纱以及纺织品类中服装及服装配件、纺织内衣等产品多年来保持很高的出口竞争力(见表1)。

表1 中国杂项类和部分纺织品类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资料来源:据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2001》有关资料计算。

从杂项制品和部分纺织品类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揭示的国际竞争力超强态势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崛起和持续发展是中国产业和贸易结构初级转换的最初和最大的推动力。

中国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通对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中3位数分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收音机、家用设备、电动能源机器等产品上,中国已具备了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计算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动机器、电子设备等一些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下正在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换(见表2)。

表2 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类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资料来源:据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2001》有关资料计算。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处在较大程度的动态转换中。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数量庞大,供给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方面,而且正在显现向高科技产业逐步升级。这种比较优势动态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

2、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的框架与国际比较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数框架来衡量一国或多国的整体产业或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竞争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

一国的产业经济是产业国际竞争力赖以建设的基础,只有一国的产业经济实力有较大的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才会在此基础上有所飞跃和发展,这是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内涵之一。评价一国产业经济实力及其国际竞争力,基本原则就是看该国的产业经济整体实力是否雄厚,运转是否有效,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国内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只有满足了以上总体原则,就可认为这样的产业经济实力具备相应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一国的产业应该具有一定的产出规模和经济效益才能在国内外具有市场竞争力,其具体评价原则包括二个方面:(1)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增加值,这是从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效率和产出规模上反映国内相关产业经济实力的国际竞争力状况;(2)长期竞争所需的资本形成,这是从生产投资角度反映国内产业竞争的实力。

其次,一国产业结构转化能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演化升级和高度化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自身的作用上,而且还表现在对其他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高度化的作用上。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优度反映了在世界市场竞争的国际分工和国家间竞争的产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资源优化配置结构。

(1)产业现实竞争力

据上所述,我们首先建立第一类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产业现实竞争力指标。它由产业现实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转化能力这两个二级指标构成。

(a)产业现实生产能力下属的三级指标有: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总资产值等

(b)产业结构转化能力下属的三级指标有: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更细化地反映工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以纺织和服装业、化工、制造业及其他制成品等产业部门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替代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从中国产业现实竞争力构成指数的数植分析,产业生产指数提升较快,1982年为0.0405,2000年上升至0.1829,主要是工业增加值和总资产值的大幅增加。产业结构指数也显示有一定的转化能力,见图1。

图1 中国产业现实竞争力构成指数

资料来源:据WDI2002数据计算。

如表3数据所显示,中国的产业现实竞争力1982年为0.1616,在我们选取的有代表性的14国的样本中位列11名,2000年达到0.2891,超过韩国、印度、南非上升到第8位。

表3 产业现实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据WDI2002数据计算 注① 俄罗斯为1989年②美国为1999年。

(2)产业增长竞争力

产业增长竞争力指数反映一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主要考虑国内产业在整体或某个具体产业在生产要素总量、质量和结构变化前提下,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并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设计这个指数的主要目的是反映未来5年至10年各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及潜在竞争力水平的基本格局和分布。当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从产业现实竞争力上看较弱,但当其产业增长竞争力指数的水平较高时,表明它们具备各种潜在竞争力因素,那么这些国家将有更大的产业增长竞争力,未来经济发展可能加速。同样,一些发达国家当其产业增长竞争力衰弱时,则显示经济增长的前景暗淡。这是符合国际竞争力客观发展规律的。

产业增长竞争力是在第一类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产业现实竞争力基础上再增加3个反映产业潜在竞争力的二级指标,即:(a)产业现实竞争力

(b)产业竞争力指标下设农业增值年增长率、制造业增值年增长率、服务业增值年增长率、固定资产年增长率及劳动力年增长率等5个3级指标组成。

(c)贸易竞争力指标依照SITC分类下设食品贸易竞争指数、燃料贸易竞争指数、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其他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为反映高科技产业贸易竞争状况特加通讯与计算机贸易竞争指数,共有5个3级指标。

(d)产业开放度指标下设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经常性收支差额3个3级指标。

产业开放度指标主要反映一国开放和参与世界贸易和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衡量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以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对GDP的比率作为对外贸易依存度,并用于间接表征对外开放度。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的国际间交换,而且还包含资本及其内含技术的国际间流动或投资,以一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净值对GDP的比率作为外资依存度。

从中国产业增长竞争力构成指数的数植分析,产业开放度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提升较快,1982年分别为0.0405、-0.0879,2000年则上升至0.1497、0.0579(参见图2)。中国降低贸易壁垒,扩大对外开放度,外资的大量进入,促进了中国贸易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产业竞争指数显示下降迹象,主要是中国产业的增长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原先“高增长”的粗放式生产转为追求质量的稳步增长。

图2 中国产业增长竞争力构成指数

资料来源:据WDI2002数据计算。

中国产业增长竞争力与产业现实竞争力相比呈现明显的优势,1982年为0.1342,位居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之后排名第五,2000年上升到0.2090,超过德国和英国,与近年来刚恢复生机的俄罗斯分列第三及第四位(见表4)。

表4 产业增长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据WDI2002数据计算① 俄罗斯为1989年②美国为1999年。

(3)可持续增长产业竞争力

可持续增长产业竞争力是在第二类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产业增长竞争力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产业发展环境二级指标,以判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发展环境指标下设化学工业污水排放占有机污水排放总量的比重、金属工业污水排放占有机污水排放总量的比重、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美元GDP)、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5个3级指标。它在第三类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中的构成值为负值。

中国产业发展环境指数长期高居不下,1982年为0.61,2000年略有下降,但仍为0.596,与同期的日本的0.23、韩国的0.28美国的0.38相比较,产业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颇为严重。

因此,在扣减了居高的产业发展环境指数后,如;

图3所示,中国可持续增长产业竞争力有所下降。但在选取的14国的样本中竞争力的排名依然在前,原因是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因煤、油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较大或石油开采污染等引致的产业发展环境指数也较高。

图3 中国三类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据WDI2002数据计算。

另外,我们依据第三类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对美国、日本与中国近10年的可持续增长产业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整个90年代期间。美国依然是世界的超级大国,保持了强劲的上升趋势。竞争力指数从1989年的0.303持续上升到1998年0.41的高点,1999年才出现下降的拐点。

日本经济国力虽仍居第二位,但属于先上升后下降型,在经历10多年的持续增长,至1995年达到0.286的高点后出现滞涨.1997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竞争力指数连年下滑,近年出现恢复性增长。

中国是一个综合国力迅速上升崛起的国家,构成中国第一类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产业生产指数从1982年的0.0405快速增长到2000年的0.1829,但第三类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增长却呈现与之稍有不同的运行轨迹。上世纪80年代随国内经济改革和政策措施的变化出现宽幅的上下波动,至1989年到达0.073低谷后,由于国内进一步扩大了改革开放力度,此后便从低谷快速上升到1992年0.201的高点,随后一直在0.16-0.18之间波动。期间与日本的竞争力差距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明显缩小,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产业竞争力基本保持稳定,实属难能可贵。但与90年代期间保持了强劲的上升趋势的美国相比,中国可持续增长产业竞争力的差距极为显著。

二、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国战略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很大。中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尚小,制造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且在低水平层次上过度扩张,制造业技术开发水平较为落后,特别是从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来看,中国还不是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与外资近年的大量涌入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显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但大量的是来料加工、装配等工序,技术含量高的部分并没有转移过来。多年来中国基本上是承担了国际供应链的末端即劳动密集部分。这也正是上面我们分析的中国产业生产指数增长迅速,但可持续增长产业竞争力未能同步相应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1.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21世纪初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国战略

中国在21世纪初应及时地利用产业全球化,尤其是日益显露的世界制造业新一轮战略重组的大好机遇,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把国外先进技术和雄厚的资本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产业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制造业跨越式发展。这种跨越式发展意味中国可不经过先由不发达工业化过渡到发达工业化,再实现信息化的传统发展顺序,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成现代化。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跟世界制造业基地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历史趋势相结合,将使我国在21世纪初的20-30年内在,现代世界制造业全球化分工新体系中实现从“末端”向“中高端”的提升。

2.以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促进高新技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在21世纪新型工业化战略中,中国应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重合起来,以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促进高新技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目前,信息产业业已成长为中国增长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因此,我国完全可以在新的起点上,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实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工业化。推进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重点是加快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超高速网络系统、新一代移动通信装备、数字电视系统等核心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二是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产品改造、技术创新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等。三是注重相关外部配套环境的培育和建设,如政府、公共服务、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人力资本积累等,逐步实现企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

3.以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指的是大力发展包括计算机、通信、半导体、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作为现代科技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科学仪器设备、电子机械、汽车、化学工业等中高技术产业。在强调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工资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培育各个产业的新的竞争优势是中国新型工业化强国战略的重点。

其基本措施是,选择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名列前茅,但处于全球供应链末端的纺织服装和传统机电产业作为突破重点,实施高新技术改造。可重点选择200-30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为切入点,通过重组联合组成大型骨干集团,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培育具有未来潜在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品,逐步形成规模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出口产品,并为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奠定基础。

4.多层次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多方位提升产业竞争力

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崛起是中国静态比较优势的体现,也是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现实选择。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以劳动力比较优势同外商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相结合,以此促进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扩大就业,逐次地提升产业结构,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仍是必要的。

随着世界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革命,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将逐渐衰退,因此,重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以竞争战略为指导,适时地促使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型极为重要。

产业升级就是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乃至向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演进过程。通过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固然非常重要,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各方面的积累。要实现产业升级,现实最好的选择是利用中国庞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积极主动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承接和发展高技术型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中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特征的凸显,加工贸易不仅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升级的捷径。中国可以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即充分发展和强化原来已有的加工贸易形式,通过政策引导,在国内早日实现从加工出口一般工业品为主向加工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变。

从国际生产格局和产业生命周期分析,原本是尖端研发型的电信、电脑等硬件制造业已成为标准化成熟产业。依据动态比较优势,大规模地吸收更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先期以高技术产业中低层次加工贸易为切入点,成为大型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品全球化生产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借以跟随世界工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随后再通过国内吸收和研发,逐步使国内整体制造业向世界先进水平推进。高技术加工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将延长国内产业联系链条,国内上游工业通过加工贸易的管道进入国际市场,可以增加创汇和产品竞争力。

随着美欧日韩等工资成本的加大以及其他供求因素的影响,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摊登陆的重要的市场。世界制造业中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正向中国转移。中国在面向全球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正在逐步介入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中国加入WTO,大大加快了这种转移。目前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我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我国。我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会把我国作为其市场销售、原料采购、价格制订乃至新品研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基地。

5.实现高技术部门局部突破,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升级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波特所说的:“一国产业是否拥有可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的竞争优势。”这就有必要实施战略贸易政策。其依据是,一个国家能够在某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性产业如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等产业中创造和提升比较利益结构。这些高技术产业一旦获得成功,就会产生广泛的外部经济,并促进本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并能先于其他国家占领国际市场。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核心技术领域和战略性部门,应以自主创新为主。这包括在国际上尚未产业化、而我国已有一定技术基础的领域,应以形成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政府的组织协调,集中必要的资源,力求在这些领域突破。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决定21世纪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如何把我国初具优势的软件产业做强、做大,是实施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尽快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的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2002年11月国家又颁布《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十五”期间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向软件产业的投入不少于40亿元,以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品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业化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虽然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在其本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自工业化以来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国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不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21世纪头20年要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因此,必须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标签:;  ;  ;  ;  ;  ;  ;  ;  

中国产业在强国战略中的国际竞争力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