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浅谈论文_王耀良,池映林

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浅谈论文_王耀良,池映林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乌拉特中旗供电分局 内蒙古自治区 015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电力输配电线路越来越多。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输配电线路系统肩负着电能传输的重要任务。输电线路发生故障会给供电造成影响,为保证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加强输配电线路日常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输电线路日常维护措施加以阐述。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日常管理;维护措施

引言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呈现出势如破竹之势,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基于这一局势,面向供电网络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标准。在供电网络的常规运行过程,输配电线路本是核心部分,其运行管理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输配电线路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供电网络的稳定运行,深化输配电线路自身的运行管理尤为必要。因此,本文关于输配电线路相关运行管理内容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影响。

1、输配电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难点

1.1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在对该线路实施日常管理以及定期维护的过程中,基于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天气也不同,对其进行的管理以及维护的关键点也不相同。我国的国土十分辽阔,既有高原也有平原、既有严寒以及酷暑,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该项管理工作直接造成了影响。如果在相关的设计工作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环境的影响,那么技术人员在进行定期维护的过程当中,要对装置的缺陷做好完整的记录,根据破坏的不同程度进行具体的划分,以便在后期进行核查,将该线路全部的隐患排除,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故障,发生断电的现象。

1.2运行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对于输配电线路,其运行和维护管理具有危险性,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资深的实践经验,且在线路维护工作中,也应具备优良的安全意识。然而,当下的运行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某些单位缺少专业化培训,导致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进而引发了不同的问题,制约了线路的正常运行。同时,智能电网建设力度的加大,促进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及GIS系统在输配电线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但业内资深的技术人员却面临短缺的问题。

1.3制度设立存在不足

线路制度设立存在不足,某些制度不完善,致使输配电线路无据可依。我们只有做好制度构建与实施,方可攻克突出的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即便践行了相关制度,但却存在不全面的问题,有些还片面依照统一制度。我们应明确供电部门应主动编制配电线路运行包含的制度,同时,认真执行。不可否认,某些电力部门虽依照自身条件编设了满足实际情况的制度,但却存在盲目性,最终形成的指导思想也无法迎合运行管理工作,还会引发管理漏洞。另外,生活条件的改善,致使用电需求量逐步加大,电力部门所编设的制度无法再满足时代发展的脚步,若供电系统不依照实际情况设立供电制度,则将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遭遇瓶颈。

1.4电能的供应量增加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城市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的发展中,已经不能离开对电能的应用,加之市场经济的繁荣,对电能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供电企业面对该种现象,即是一项挑战,又是一项良好的机遇。电力企业的压力在于,如果日常的管理以及维护发生疏漏,电力设备长时间运行在超负荷的状态下,会导致线路短路、破损、腐蚀、中断、起火等安全问题。面对该现象,要求技术人员在进行电力维护的过程中,加大对有关设备的监管程度,切忌形式化检查。如果有线路发生过问题,以及易发生问题的部分要重点对其进行检查,避免事故重复发生。

2、加强输配电线路日常管理

2.1健全输配电日常管理机制

只有健全输配电日常管理机制,才能确保输配电网络系统能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在日常的电网运行过程中,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始着手:第一,健全输配电部门人员的值班管理机制,其可根据工作需要的情况安排好部门人员的值班时间,且需明确具体交接班的内容、时间、方式及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各部门领导也要加大对各值班人员工作具体情况的监督力度,可以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督查、电话随访、现场查岗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工作,这样能够确保值班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岗,并且不擅自离岗,避免由于工作失误出现输电系统故障现象;第二,输配电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可以通过对输配电线路的维修、管理以及巡视等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从而能够有效确保输配电各部门之间责任明确、分工科学,同时也能增强输配电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第三,实施设备运行管理制度,这就要求输配电管理人员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维修、保养与管理工作,并且及时、准确、真实的记录每个设备出现的故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更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2.2建立先进的运行管理系统

信息化背景下,为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应强化先进的运行管理系统的构建,通过信息化系统完成统一协调,改善线路维护质量,提升线路维护效率,减轻工作量。做好信息收集,其中环境检测指标主要包含大气污染值和降水量等内容。国内的部分企业已着手通过直升机实现信息采集和线路巡视,同时,还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2.3高度践行岗位责任制

因运行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高,所以,我们应高度践行岗位责任制,同时,逐步增强员工的素质。基于部门构建有序的管理网络,编制详尽的岗位责任体系,指派特定的人员负责器具管理和消防等不同的工作。除此之外,也应组织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深化宣传教育,让员工可有效掌握每一个岗位对应的操作技术,做好信息技术培训。

3、分析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措施

3.1做好输配电线路日常保养与检测工作

第一,实现重点维护与全线维护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也要按照相关的维护制定,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尽可能的将相关的电路故障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在输配电重点维护与检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故障多发点等薄弱环节重点管理,找出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稳定与安全的关键性节点,重点监控,消除盲点;第二,采用多种巡视方法,在输配电线路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可采用“三结合”的巡视方式:(1)一般巡视与特殊巡视相结合;(2)登杆检查与杆下巡视相结合;(3)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互结合;第三,加强输电设备流程缺陷管理,在输电线路检查过程中,除了检查相关线路的受损状况,还要加强对相关设备流程进行管理:首先,应该加强电路设备的巡视力度,及时发现线路设备出现的不合格、损坏以及老化等相关问题,做好缺陷分类与缺陷记录,并且提出可行性处理方案;其次,根据输配电系统缺陷管理要求,依据具体情况对设备缺陷进行更换、整改等工作,从而避免出现输电线路安全隐患问题。

3.2计划维护与重点维护紧密结合

对设备维护的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拟定,分别制定好常规的维护方案与应急检修方案。在故障发生时,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处理,将排查故障的时间减少,保障供电的质量。

3.3强化线路检修管理

强化线路检修管理,其中现场负责人正式开工前应办理相应的停电申请与许可手续,规避人身与设备事故的出现,提升检修质量,并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当进度、节约与质量发生冲突时,需遵从质量的标准。为保障检修质量,要求检修人员务必要精细求精,对于不合格的坚决不交验,且运行人员应依据验收制度,仔细检查各个项目,对于质量达标的,应在验收簿给出相应的评价。当线路竣工,也完成验收工作后,应认真填写相应的竣工报告。

3.4完善对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设备的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设备不安全造成的。因此,作为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工作。(1)科学安排设备检修工作,对于应当修理的设备要及时进行完善。(2)强化对设备的检修管理,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3)提高相关的安全技术办法,尽快落实对输电线路的整改,确保供电质量和水平。(4)对于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在平时做好对这一问题的观察,及时清除清除安全隐患。

4、结语

输配电线路为电网系统运行的基本组成构件,不可或缺,做好相关的运行管理除可提升配电网络的实际运行效率外,还能够优化用电服务。综上可知,输配电线路自身的运行管理存在多个影响因素,在具体的运行管理过程,我们应通力合作,切实提升运行管理的有效性,让运行管理能够顺利开展,最终增加经济效益,实现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世廷.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1).

[2]冯哲东.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7,32(9):123-124.

[3]姜君.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0):166-166.

[4]孔德亮.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一体化管理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6,(4):80.

论文作者:王耀良,池映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浅谈论文_王耀良,池映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