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处理技术综述朱雪强论文_朱雪强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处理技术综述朱雪强论文_朱雪强

朱雪强

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膜分离技术作为垃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随之产生的膜滤浓缩液,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成为国内外膜应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题,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的有效处理方法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对垃圾浓缩液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综合各项技术的主要优、缺点,给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方向。

1浓缩液的处置方法

基于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本身水质成分复杂等的特点,因此在对其深度处理上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目前,浓缩液的经典处理方法包括回灌处理,蒸发技术,混凝沉淀技术,高级氧化和湿式氧化等,下面将逐一介绍。

1.1回灌技术

早期的回灌技术本身就是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把垃圾填埋场当作一层以垃圾作为填料的生物滤床,渗滤液自上而下流经填埋层,通过过滤和微生物分解的作用来降低污染物浓度,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运行费用低廉等优势。但回灌技术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例如在1997年实施渗滤液回灌的哥伦比亚Dona Juana填埋场填埋体发生了一起失稳事故,因而从此开始不得不重视垃圾填埋体的稳定性。因此在实施浓缩液回灌之前,必须对回灌对垃圾填埋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1.2蒸发技术

分离溶液中挥发性组分和非挥发性组分的物理过程为蒸发技术,期间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加热溶液使其沸腾汽化后并不断分离出水蒸气。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低温蒸发技术,并逐步应用于浓缩液的处理。浓缩液在蒸发时,水分从渗滤液中蒸出之后,残留的是各种有机物、盐类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蒸发处理工艺能将浓缩液浓缩到小于原液体积的2%~10%。虽然蒸发技术对浓缩液的处理拥有成熟的工艺设备,也有占地面积小,产水率高等优势,但该工艺耗能高且不环保,蒸发装置易结垢和易被腐蚀,因此投资和运行费用也相对较高。

1.3混凝沉淀技术

混凝沉淀法的原理是往浓缩液中投加混凝剂,在混凝剂的作用下,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吸附电中和以及沉淀网捕等作用下,浓缩液中的微小悬浮颗粒物和胶体物质得到去除。不但能去除废水中的SS,还能沉淀一部分金属离子和非溶解性有机物,通常和其它处理工艺串联作为整个系统的预处理部分。但混凝法投入的药剂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程度污染(例如COD增大等);其次水质不同,药剂的最佳投加量也必须经过实验才能确定;再者,该工艺占地面积较大;最后,沉淀污泥需先浓缩后脱水,处理相对较为麻烦。

1.4高级氧化技术

1894年法国化学家Fenton率先发现在Fe 2+与H2O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有机物能被迅速氧化分解,可以将当时很多有机化合物(如醇、羧酸、酯类等)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氧化效果显著,并随即把这种体系称为标准Fenton试剂。芬顿试剂的反应过程是过氧化氢在亚铁离子的催化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自由基反应,不断产生·OH,使得整个体系具有强氧化性,·OH自由基通过电子转移等途径可使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降解有害物的目的。Fenton试剂从此揭开了高级氧化法的序幕。此后,通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研究,各种高级氧化法被人们所发现并迅速在水处理中展开应用。

1.4.1 UV/O3

Prengle等率先在实验中发现了UV/O3系统对有机物的降解速率有明显提高,这大大降低了处理水中COD和BOD。Prengle等认为辐射除了可诱发HO·产生外,还能产生在单一的臭氧氧化过程不会产生的其他激发态物质和自由基,从而加速链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Guittonneau等提出由于光催化反应速率较慢,反应生成的H2O2会在酸性溶液中积累,而当pH大于7以后,H2O2快速与剩余的臭氧发生复杂的链式反应。

1.4.2 UV/H2O2

过氧化氢是一种比氯气、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还要强一种的氧化剂。在UV/H2O2体系中,通过紫外光使H2O2产生·OH的能力增大,对有机物的氧化能力随之增强。它的反应基本原理为:一定能量紫外光照射过氧化氢后被激发形成·OH自由基。影响UV/H2O2处理浓缩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H2O2浓度、紫外光强度和频率、反应时间和温度、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废水浊度、色度和pH等。实验表明UV/H2O2系统对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的适用范围很宽。但从处理成本和效果来看,对于处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不适用。

1.4.3 UV/O3/H2O2

Ince研究认为采用UV/O3或UV/H2O2的处理废水的效果不如UV/O3/H2O2联合作用时的处理效果。但在处理过程中,紫外光需要长时间照射,能量损耗较大,处理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应用。因此,以后主要着重提高紫外光的利用率、降低子忘光能量损失的研究,从而降低UV/O3/H2O2在运行过程中的处理费用。

1.4.4湿式氧化技术

1944年,美国科学家F J Zimmerman最先提出湿式氧化技术,湿式氧化(Wet Air Oxidation,简称WAO)是指在高温(130~320℃)、高压(0.5~20 MPa)的条件下,利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或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污染物得到去除。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在WAO工艺基础上添加一些适宜的催化剂,能降低了反应温度和压力,提高了有机物的氧化速率和效率,减少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并将命名为催化湿式氧化法(Catalytic Wet AirOxidation,简称CWAO)。

与常规方法相比,湿式氧化具有优势明显。如适用范围广,二次污染少,处理效率高,处理速率较快等特点,特别是在CWAO法的提出后,得到了全世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都认为是一项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废水处理方法。到目前为止,在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方面,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得到了较好的应用。CWAO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WAO的这些缺点,但还需要对高效催化剂、反应容器的材料和操作方式等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2结语

随着RO、NF膜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膜滤浓缩液将越来越多。垃圾浓缩液的成分极为复杂,几乎没有生化性能,因此只能靠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处理。前面所提到的回灌、混凝、低温蒸发、膜蒸馏等技术基本是属于物理方法“治标不治本”,而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级氧化处理工艺处理废水的工艺能避免这一缺点。因此,高级氧化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废水处理,随着各国科研工作者在高级氧化技术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使反应条件更加温和,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经济,有望将其在废水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俊起,王友斌,李筱翠,等.乡镇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现状[J].中国工程卫生学,2004,3(4):203-205.

[2]查尔.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11).

[3]蔡涛,王丹,宋志祥,等.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及其国内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0(1):1-6.

[4]BLIGHT G.Slope failure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dumps andlandfills:a review[J].Waste management&Research,2008,26(5):448

论文作者:朱雪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处理技术综述朱雪强论文_朱雪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