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意义的研究与理解_教育论文

网络教育意义的研究与理解_教育论文

对网络教育涵义的研究与理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涵义论文,网络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教育是新世纪中国教育界的头号新闻。近两年来,我国的网络学院从4所发展到目前的57所,占我国高等院校数的6%左右;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数从不足1万人迅速增长到40多万人。尽管网络教育的超越时空限制的教学优势,迅速实现了大规模的招生扩张,但大多数人因对网络教育缺乏了解而不知所措。网络教育究竟为何种性质的教育?笔者在经历三年多网络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网络教育的涵义

目前要给网络教育下确切的定义是件困难的事情,但给出它的要领并不困难。网络教育在概念上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网络”,为技术层面;另一个是“教育”,为行为层面。行为层面是网络教育的核心部分,技术层面始终只是行为层面的基础。“网络”仅为网络教育技术之一,除此以外网络教育技术还包含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协同技术等,由此网络教育就其技术层面来说是一种数字化教育方式,且是信息社会教育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

“网络教育”把技术层面和行为层面结合在一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意、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彩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创造性全新学习方式。

二、网络教育的意义

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是自古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平等,那么民主就能够成为现实,而且也将获得存在的理由。这是因为在民主的标语下隐藏着这样一条真理:我们虽然无法实现绝对的平等,但却能够使人们享有近乎平等的教育机会。

在教育信息化与社会网络化的互动影响下,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一些重大改变,而这些重大改变是基于一种外生力量的影响,即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产生了足以使其变化的因素。而这一影响的外部特征即网络化。当今高等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为: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打破传统年龄和学制界限的终身教育趋势;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这三大趋势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将取决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网络教育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本土原因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中国目前主要短缺的是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学历教育。根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学生的毛入学率要从1997年的9.1%,提高到2010年的15%。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发展速度,在已有的传统高等教育的框架内很难得到解决。而网络教育能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是解决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同时终身教育观念正在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据统计,在现代社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必须每七年更新一遍与专业有关的知识(约17~25门课程),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根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来解决我国的继续教育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网络教育可以为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提供便利,在公众教育领域将有很大的市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教育的全球化成为可能。进入WTO的中国,开放其教育市场仅是时间的问题。网络教育的发展更是教育的全球化和教育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最为深入的信息交流形式之一。传统教育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历程,才发展到今天这种以课堂讲授为主、多种方式(电化教育、视听教育、远程教育)相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

使用网络教育方式的远程教育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即第四代远程教育),被人们广泛地称为网络教育。网络学院是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来培养人才的管理机构,它与网络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上所述,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方式,并不仅局限于网络学院使用的教育手段。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它们各有优势和特色,都具有对方所没有的功能。在培养人才的对象上也有所不同,例如传统教育承担较为高级的人才的教育,即精英教育,而现代远程教育则在继续教育与大众教育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在较长时期内,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是有益的共存与互补关系,它们各为对方提供有益的补充。例如传统教育是推动网络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和依托,而现代远程教育为传统教育提供网上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

四、网络教育与信息化校园

传统校园也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变革,信息化校园的兴起与建设就是一例最有说服力的佐证。所谓信息化校园,就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校园的核心支撑技术,校园网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校园网与互联网的互联,使校园的教学科研资源与社会知识资源实现了高度整合,使信息化校园成为完全开放、超越时空的校园平台和知识中枢。而更重要的是校园网与互联网的互联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通过信息化校园,无所不在、充分共享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字资源成为校园人学习的共有知识财富。

同样,信息化校园为在传统校园内进行网络教育铺平了道路,使用多媒体手段的课堂教学通过校园网能与校内的多个教学点互联,实现校内分布式网络化教学,并通过校园网、国内外公众网与校外(集中或分散)教学点互联进行网上教学,以实现开放式实时网络教育。学习者也可以通过校园网从本校或外校课件库和教学资源库中在线点击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被动接收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与高度互动、个性化的智能学习环境相适应,探索以自我指导为导向,以个性化学习为中心的新的学习模式;而教育者的主要任务也随之转化为借助智能化手段,个别性、针对性地培养学习者独立主动地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最优化的学习目标。

五、网络教育的技术

目前网络教育的技术平台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视频会议:

这是一种具有双向、实时、交互式(或广播式)课堂教学效果的网络教育平台。通常是一个主教室讲授,多个分教室听课。它能传递上课的视频、声音和电子讲稿,比较接近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因而容易被网上的师生所接受。目前我国校园内部或本地区的远程教育系统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2.卫星教育网

由于卫星双向传输的费用比较昂贵,常见的是只具有单向实时广播教学功能的网络教育平台。它的最大优点是比较经济,同时由于卫星广播的覆盖面广,教学信息可同时传播到几十个至几百个教学点上。它的最大缺点为交互性差,现在常采用外交互,即使用地面网络线路作为回传链路,来实现整个系统的交互性。目前我国跨地区的远程教育系统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3.教育网站

这是一种基于网络(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的完全自主式网络教育方式,将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内容、课后练习、答疑材料)以文件或网页的形式,存放在Web服务器上,学生通过终端上的浏览器进行整个学习过程,网站同时具有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等功能,构成一个虚拟化的教学环境。这种教育方式能实现按需学习的条件,即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采用任何方式进行教和学的活动。

4.移动教育网

移动教育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以及国际互联网,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便携式计算机)来更加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目前使用课件光盘进行远程教学也属于该种教育方式。

经实践证明,视频会议较适合于学历教育;而教育网站将会更受继续教育学生的青睐。由此看来,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最好是能兼备两者功能的混合系统。在开展网络教育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可以将两种教育方式合理搭配使用,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

学历教育:50%视频会议教学,30%网站教学,20%面授。

继续教育:80%网站教学,20%视频会议教学。

视频会议能实现双向传输,不同教学点之间及异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双向交流。它具有高容量的带宽,可以同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到较强的现场感。但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学习。

卫星教育网一般只能单向传输,缺乏教学应有的交互性。

教育网站的最大特点是广泛性、即时性以及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因特网和宽带接入网,学生能真正坐在家里学习,而不必考虑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但缺乏互动性是它的最大缺点。优秀的教学资源和自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育网站成功的关键。目前因特网的带宽问题和网上优秀教学资源的匮乏是发展远程教育网站的瓶颈。

移动教育虽然具有随时随地学习,无须固定地点等优点,但是由于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充分展现其优越性。目前它存在的局限包括:在信息流量方面,目前只适应短信息文本应用;国内外很多公司正在开发和推广的大流量移动设备,包括支持图形处理的移动设备,却因为价格昂贵,目前在教育领域推广有困难;在手机使用方面,输入输出还不够方便。

六、网络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教育是文明的传送带,那么我们毫无疑问正在进步。文明是不能继承的,相反,它必须靠每一代人去学习和掌握。如果文明的传播中断一代人,那么文明本身就将不复存在,我们就将重新回到蛮荒时代。

网络教育在中国出现和发展过程中,我们仅关心它赖以生存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以及课程内容设计、开发、传播、教学过程的研究,所注重的主要是教学系统和教学传播过程的策略性与技术性,而相对忽视了网络教育中的人文性。我们必须注意到教育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人除了理智之外还有感情,除了生理之外还有心理,它们共同影响制约着人的活动。教育应当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为目标,人的价值、人的精神是永远都不能被忽视的。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更在于塑造他们良好的品行,使他们在思想、知识、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所有这些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接受教师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品质的熏陶,在师生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中会受到更深的教益。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举手,一投足,一丝轻微表情,乃至穿着打扮都传递着大量的信息,所有的这一切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媒体技术手段或机器不能给予的。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道德、社会、文化、情感、意志、性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在让学生通过技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社会意识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说来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我们必须付出比在传统教育下数倍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个教育目标。

七、结束语

教育正在发生变革,变革将产生阵痛,但它又是一种必然。为顺利达到彼岸,我们需要实践与思索。网络教育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技术层面和行为层面上都有许多问题要研究解决。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发展与普及的趋势将不容置疑,但网络教育不会替代传统教育,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们将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作出各自的贡献。

标签:;  ;  ;  ;  ;  ;  ;  ;  

网络教育意义的研究与理解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