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军秘密赴朝参战始末论文

人民海军秘密赴朝参战始末

何立波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美国以陆海空军的优势兵力,掌握着战场的制海制空权,对志愿军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压力。志愿军参战部队主要是陆军,中后期有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部队参战。刚刚诞生的人民海军装备严重匮乏,人才缺少,经费紧张,缺乏海上作战经验。为了积累实战经验,培养和锻炼海军专业人才,人民海军部分部队在抗美援朝后期奉命秘密赴朝参战,有力地配合了志愿军陆军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正式成立

朝鲜战争初期的人民海军还不具备入朝作战条件

1949年4月23日,华东海军在泰州白马庙正式成立。1950年1月12日,毛泽东任命萧劲光为第一任海军司令员。同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正式成立。海军成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海军装备的发展十分重视。1950年二三月毛泽东访苏期间,两次为海军签订购买装备的协定,费用达1.5亿美元,占当时向苏联购买军事装备总经费3亿美元的50%。抗美援朝的爆发,正在起步的人民海军建设在国际环境、购买装备、建设经费等方面受到影响,必须服从抗美援朝战争的大局,集中国家和军队的主要力量打赢战争。同时,抗美援朝战争也给正在建设中的人民海军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1950年7月中旬,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就海军建设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在抗美援朝作战的统一部署下,海军要组织力量,建设海军基地,建立海防,加强战备,随时对付帝国主义可能扩大的战争;加强战斗训练和部队建设,各方面继续做好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并在支援朝鲜作战基础上,研究一个三年建设计划,一面备战,一面从事长期建设。周恩来的指示明确了当时海军面临的主要任务,虽然没有明确海军赴朝参加作战任务,但是提出了海军“支援朝鲜作战”的原则要求。

人民海军当时正处于从无到有的建设时期,主要作战任务是突破台湾蒋介石集团的海上封锁,解放沿海岛屿。人民海军当时的主要武器装备陈旧落后、破损严重、零件缺乏,仅拥有舰艇183艘共4万多吨,接收和购买地方船舶213艘约8万多吨。以人民海军当时的装备和战斗力,还暂不具备赴朝作战的条件。

海军将建设与抗美援朝战争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从战争中学习和培养海军人才,积累现代化战争的经验。1952年10月,为积极贯彻“支援朝鲜作战”的精神,海军派出由赵江川参谋长率领的35人的海军代表团赴朝鲜前线学习。海军代表团回国后,编写和总结了36份材料,下发部队和院校,为适时入朝作战作准备。

中央军委批准了人民海军1953年入朝参战

二是有先进的文化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根本,尊重创新、尊重创造、加强激励是动力。最基础的是相互尊重,第二层次是相互信任,最高层次是相互欣赏;

4月12日,人民海军布雷队完成水中布设障碍任务后,及时撤回青龙里待命。人民海军布雷队在航道的四个区域,共布设了190枚中小型水雷和部分水中障碍物。

萧劲光(1903-1989)

人民海军直接参加作战行动的部队,主要配置在朝鲜西海岸新义州平安南道。中朝军队为了阻止美军在朝鲜半岛最狭窄地带,即从西海岸清川江口至东海岸元山一线进行再次截腰登陆,决定实施布雷作战。志愿军负责西海岸清川江口的布雷任务,朝鲜人民军担负东海岸元山港的布雷任务。在朝鲜布雷是新中国海军成立后第一次执行的海上布雷任务。

爸妈一惊,而我的心情已经和眼里的泪水一样汹涌澎湃:“看漫画的人是我,不务正业画画的人也是我。你们应该来训我才对吧!哦,我忘了,你们才没有兴趣来训我呢!”

人民海军布雷队在布雷战术上进行了反复周密的研究。考虑战争结束后,还要清扫清川江航道,以恢复通航,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要求他们布设不规则、零散型的水雷阵,并要求在布设过程中,依水雷在退潮后露出水面为宜。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任务,布雷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设阵上,他们提出了“总体上正规,局部上零散”的思想。水雷布设的深度原则是:以敌舰登陆时能触雷爆炸;退潮时又不露出水面。朝鲜西海岸水域的潮差平均大于4米,只能顾及涨潮时触雷,退潮时又不露出水面。据林有成回忆:“我的意见是:一般情况下,敌军登陆时,为避免滩头阵地的距离过大,往往选择潮汐涨潮到高潮时登陆。由于清川江口高潮与低潮的潮差大于4米,我们只能考虑敌舰登陆时的触雷,而不考虑退潮时水雷露出水面的问题。即使在退潮时雷体露出水面,等于告诉敌人,我们在清川江口是有反登陆准备的,‘欢迎’他们来。”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采纳了布雷队提出来的作战方案,并批示他们尽早按作战计划实现布雷行动。

1953年3月1日和15日,海军机关派出的指挥人员36人分两批入朝。3月23日,从淞沪基地和青岛基地组建的2个海岸炮兵连入朝。4月25日、5月26日,海军派出2个观测站和1个雷达站兵力也先后入朝。这些部队成为人民海军支援抗美援朝的主要部队。

在朝鲜西海岸的布雷充满了挑战

海军接受中央军委下达的作战任务之后,根据朝鲜战场的需要,迅速组建参战部队。1953年2月下旬,人民海军首批参战部队组建完成,由海军副参谋长张学思任总指挥,所属部队包括2个海岸炮兵连和1个海军布雷队,2个观测站和1个雷达站。当时中国海军仅在青岛有一个连级雷达站,也抽调一半精英人马赶赴朝鲜。海军布雷队由华东海军抽出的原扫雷大队骨干和护卫舰六支队等单位17人组成,由华东海军扫雷大队长孙公飞担任负责人。2个海岸炮兵连是青岛基地岸炮1团4连和上海基地的岸炮8连。据海军布雷队成员林有成回忆:“1953年2月22日,是我一生中记得特别牢的日子。当时我在济南舰上任水雷班长。那天上午水雷长刘文华通知我马上去舰队司令部军训部开会。与我同去的还有西安舰水雷班长郑长晖、武昌舰水雷班长唐兆贤、长沙舰水雷班长应加棋等。会上,军训部主任宣布命令:‘你们四人于后天出发,到北京海军司令部接受战斗任务。有什么困难?’我们回答:‘坚决完成任务,为舰队争光!’到北京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到海军司令部接受战斗任务。这时才知道我们要代表海军赴朝参战,执行一项极其神秘的任务——到朝鲜西海岸清川江口布设水雷,以阻止美国侵略军企图在清川江口至元山一线实行登陆。”

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降低:暴露在慢性轻度压力下的大鼠海马齿状回,由于局部缺血反应会出现神经受损,BDNF则能减轻这种受损[16]。BDNF与高亲和力的酪氨酸激酶受体B结合后,诱导其磷酸化,激活多种蛋白和酶,进而启动即早基因和延迟反应基因的转录,以保护和再生神经元。因此,BDNF在PSD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抗抑郁药物对神经再生的作用类似于非卒中患者。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下降,抗抑郁治疗后则恢复正常水平[17]。在PSD患者中,低水平BDNF与入院时的PSD发展密切相关[17]。

人民海军机关从大连征用了5艘木制机帆船,拆除了船上层的甲板建筑物,改装成了布雷船。1951年4月初,布雷船从大连秘密出航,昼伏夜行,成功躲避了美军的侦察和探测。4月6日,布雷船悄悄到达清川江口,进行伪装,停靠江边待命。为了储存水雷,工兵还专门在肃州附近的坑道侧面挖了山洞,山洞每隔十米一个,每洞存放水雷一个。水雷系苏联制造的触发锚雷,从20公斤到180公斤重量不等,从安东用汽车运往清川江的肃州前线。

张学思(1916-1970)

1953年2月底,人民海军布雷队到达安东(今丹东)。按规定,他们此时把海军呢制服脱下来,换上了志愿军穿的棉大衣、棉制服及毛皮鞋。根据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的安排,他们改乘大嘎斯车,直奔朝鲜新义州平安南道龟城郡青龙里,分散住在朝鲜老乡家里。由于没有地方洗澡,战士们身上都长了虱子。战士们戏称它为“革命虫”。战士们在晴天的星期天脱下衣服,进行灭虱。队长孙公飞鼓励大家说,我们今天身上长了“革命虫”,正是为了中朝两国的母亲儿童今后永远不长“革命虫”。

4月10日21时左右,经过的周密准备,人民海军布雷队利用夜幕做掩护从朝鲜肃州出发,驾驶四艘船开始布雷行动。由于连年遭受战火的摧残,清川江两岸已经找不到一个可以导航的参照坐标。为确保布雷准确到位,由航海长杨德全率领的航海保障组的同志看中了敌占岛的一座山头,并决定偷袭到那里去设一个临时的航标灯。这个位置可以覆盖到整个布雷工作海域。布雷队按触发概率布设水雷的间距,事先量好的尺度,用绳子系好逐一布设。这些根据实际环境和需要采取的办法,被证明是有效实用的。

(1)测量放样。以施工图纸为基准,计算出放样点的具体参数,并在现场进行定位。应使用红油漆对具体点位进行标识,特殊情况下可以绘制拱部“红线”,以此达到光爆效果。使用钢尺对炮眼孔位进行测量,并以设计图纸为基准做好爆破孔布设工作。适时对断面间距以及断面对应点数进行测量,当出现洞轴线偏离基准水平或顶拱变形等现象时,应对爆破参数做以适度调整。

为了庆祝李家庄整体建成李家社区,县电视台拍摄了一部《从农民到市民的跨跃》的专题片,采访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我。当村支书李顺(对了,现在叫社区主任)带着记者上楼时,我正痴迷地看着我那个小鱼塘。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奋勇作战,势如破竹,一举打到“三八线”,解放了朝鲜北方的国土。这个时候,“速胜”思想在志愿军队伍中很有代表性,朝鲜人民军也很希望能突破“三八线”,争取更大的胜利。但彭德怀司令员考虑到:志愿军没有空军的保护,又无海军的两翼支援,恐怕会受到敌人的左右进攻。于是,他语重心长地说:“敌人不是傻瓜,他们现在在想什么呢?会不会设下圈套让我们钻呢?他们会不会利用我们现在战线过长,再造一次仁川登陆计划呢?”随着人民海军建设的发展和装备的改善,入朝参战的条件逐渐具备。人民海军出现在朝鲜战场,是战场形势已到对峙阶段,反登陆作战成为朝鲜战场的一个重要任务。1952年12月9日,总参谋部召开了特种兵首长会议。海军首长萧劲光、王宏坤、刘道生、周希汉学习了中央关于反登陆作战的指示。

到1952年末,海军领导机关在总结1952年海军主要建设情况时,认识到要抓住抗美援朝战争给海军建设发展提供的机遇,要充分发挥海军的作用,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1月5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当面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请示汇报,主动提出海军入朝参战的问题,提出:为了配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粉碎敌人在西海岸登陆的作战企图,海军准备派1个岸炮团和1个快艇大队(18艘快艇)及其它部队入朝参战。中央军委领导人毛泽东、朱德批准了海军直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行动。随后,中央军委解决了海军岸炮团和18艘快艇的参战费。至此,海军直接参加抗美援战争的行动,在海军领导的主动建议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批准后而付诸实施。

人民海军的水雷阵有力地震慑了美军

美军在强大的海空优势上都没有打赢战争,于是便使用细菌武器来维持战争。4月12日,海军布雷队回到青龙里的当晚,就立即赶到第五十军卫生所注射“四联”预防针。碰巧,五十军军部正在召开上甘岭英模总结表彰大会。美军航空兵突袭了五十军阵地,代理军长蔡正国以及军部60余人当场牺牲,军政委徐文烈重伤,部队损失惨重。

驻在青龙里的海军水雷队也未能幸免,轰炸结束后清点人员伤亡情况是:1人当场阵亡,2人因爆炸失踪,8人受伤,伤亡率接近65%,付出巨大的代价。幸免于难的林有成回忆:“1953年4月12日晚9时,美国空军的十几架B-25轰炸机对青龙里进行地毯式轰炸,投下500多枚炸弹。那天,我因打预防针后有反应发高烧,没有脱衣服和鞋袜就昏昏沉沉地睡了。当我听到敌机的轰鸣声和炸弹的爆炸声后,立即坐起,连忙喊醒了老乡和战友。他们穿好衣服撤离后,我才最后离开住所。在通往防空洞的途中,我觉得左腕麻木,边跑边用右手按住,到防空洞后发现左臂的衬衣、毛衣和棉衣被弹片击穿,渗出了鲜血,还拔出一片弹片!由于我及时叫醒了三位朝鲜老乡和七位战友,他们才避免了伤亡。住在其他三个地方的战友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当中有一人当场牺牲、两人失踪,还有七人被炸伤。”

4月28日,美军试图从清川江突破,争取更多的谈判砝码。他们没敢冒失来犯,仅派出了几艘舰艇,在清川江先搞了一次试探性的登陆。结果,一艘美军登陆舰当场触雷沉没。清川江中的水雷阻止了敌人的企图,有力地配合了陆军主力部队的正面作战,保证中朝作战部队的侧翼安全,打乱了美军第二次登陆计划。林有成自豪地回忆说:“华东海军17人赴朝参战,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3个月,但我们经受了战争的洗礼,这是我们终身引以为荣的事情!”

从淞沪基地和青岛基地抽调的2个海岸炮兵连,部署在西海岸平安南道地区,担负抗登陆的作战任务。后续入朝的观测和雷达部队,也部署在平安南道担负侦察和警戒任务。海军雷达站等其他海军部队也面临着很大的危险。雷达站官兵突破封锁,到达朝鲜西海最前沿的一个孤岛身弥岛,筹建了志愿军雷达站。不久,敌机轮番飞临身弥岛上空侦察、轰炸。雷达站官兵和设备都在地下坑道,非常安全。但美军不死心,采取了超低空飞行侦察。官兵在坑道口隐蔽处,可以清楚看到美国飞行员,用机枪、步枪就能向飞机射击。夜晚,美军特务也来捣乱,照明弹、信号弹此起彼伏。由于志愿军有一个营的兵力在附近层层布岗放哨,特务不能靠近雷达阵地,雷达站始终安然无恙。海军副参谋长张学思时任志愿军西海指挥所副参谋长。1953年5月中旬,他冒着极大风险,亲赴身弥岛雷达站检查指导工作。他叮嘱大家:“你们人员不多,身上担子很重,志愿军只有这么一个海军雷达站,一定要保证绝对安全!”由于粮食供应不上,雷达站官兵每餐只有两块压缩饼干、一碗萝卜干海带汤,粮食严重不足。张学思得知这一情况,马上特批解决。

Danny Shapiro先生: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动驾驶模拟系统的深度开发,所以很多业务伙伴都非常看重与我们的合作。许多主机厂和初创公司,甚至是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都来使用我们的产品。在物流行业,我们和满帮集团以及一汽集团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把货物、空车和驾驶员很好地匹配起来,更好地调度车队的运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已经和小鹏、奇点以及SF公司进行合作。综上所述,在模拟仿真系统的帮助下,大家可以在未来几年就可以见到搭载DRIVE Xavier系统的汽车。对此我们感到非常兴奋。

人民海军入朝参战是海军建设初期结合新形势建设海军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快了海军建设步伐,使海军建设具有针对性,同时尽快担负起一部分海上防御和作战的任务。由于人民海军进入朝鲜战场比较晚,规模有限,并受到装备和作战经验的制约,作战行动有限,但却在作战实践中锻炼了部队,为提高作战能力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责任编辑:时攀)

标签:;  ;  ;  ;  ;  ;  ;  ;  

人民海军秘密赴朝参战始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