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的转折性变化及我国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对策论文,格局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不复存在,新的格局已初见端倪。经济格局的变化对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经济格局,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迎接挑战,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折性变化
80年代、9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动荡的一个时期。东欧各国政局突变,苏联解体,打破了二战以来的“两极”世界经济格局,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诞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而国际政治领域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美国领导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开始了延续几十年的冷战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国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基本形成。世界政治格局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也随之呈现出“两极对峙、平行发展”的局面。这种两极对峙的世界经济格局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
80年代末期,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发生了突变,东欧各国的共产党政权纷纷丧失了统治地位,作为社会主义阵营首领的苏联也最终解体。这样,持续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阵营就土崩瓦解了。社会主义体系的解散,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伴随着两极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消失,世界经济的两极格局也不复存在了。
以世界经济的两极格局的消失为标志,旧的世界经济格局已不复存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处于形成之中,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未来新格局的基本特征,目前,这种趋势日渐明朗。
伴随着苏联的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消失,西欧各国不再受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强了西欧各国脱离美国控制的离心力。于是,它们便进一步加强联合以抗衡美国。EEC升级为EC,客观地说明西欧各国的经济政治联系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大大提高了。1993年元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成立,从此实现了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1994年1月1日,包括欧共体12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中5个国家(奥地利、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的“欧洲经济区”宣告成立,生产要素将可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根据马约规定,到本世纪末EC将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
两极格局瓦解后,美日、美德矛盾升级,经济摩擦加剧。面对来自EEC的挑战,美国也正积极努力,营造自己的经济集团。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已于1994年1月1日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7亿人口和6.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实力与欧洲经济区相当。美国还有意将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南美洲,形成一个“西半球”的自由贸易区。
日本也已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亚洲的周边国家,积极开拓与亚洲各国的经济联系,正雄心勃勃地试图建立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
在美洲,马格里布联盟1989年2月成立后,确立了在1992年底前建立自由贸易区,在1993年建立关税同盟,逐步向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拉美的《亚松森条约》四国首脑1992年举行会议,共同制定时间表,计划在1995年1月正式建成南维体共同市场。在亚洲,1992年东盟国家第四次首脑会计确定了15年内从有效普惠关税向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目标。
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一股波及全球的浪潮,目前,已有20多个区域经济集团成立,包括120多个国家,集团内部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0%以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未来新格局的基本特征。
二、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下我国对外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促进了集团内部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同时,也人为地把世界经济体系分割成若干极块。这使得集团与集团之间,集团外国家与集团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障碍重重,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种情形对我国的外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目前不属于任何一个经济集团,对外经济交往完全建立在双边基础之上,可以想象,在当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下,我国扩大对外经贸交流的困难挑战多了。我们虽然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但APEC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松散的论坛性的区域经济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仍然属于双边关系的范畴。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实质是区域内实行自由贸易,对外部实施统一的歧视性贸易政策,这就决定了我国与各个经济集团进行交往的难度,我国若不采切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措施是很难加深与各个经济区域集团的经贸交往的。同时,伴随着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各国把经济贸易的重点放到了集团内部,这就大大减少了与集团外部的经济贸易交往的机会。在客观上,我国对外贸易的机会必定会受影响。
总之,区域经济集团化给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深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采取适当的策略,扩大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三、面对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特征的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向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勇于面对这一挑战,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发展对外经济交往,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1.争取早日恢复我国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是国际上最大的促进自由贸易的组织,其宗旨和目的是:(1)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减少其它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2)通过实施普遍的最惠国待遇,从而实现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有:(1)无歧视待遇原则;(2)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3)取消数量限制原则;(4)禁止倾销和限制出口补贴原则;(5)磋商调节原则。我国尽快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就能够及早享受其中的许多优惠待遇,改变在对外经济贸易中不公正、受歧视地位;利用其中的有利条件,增加国际贸易机会,借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加强与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是泛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论坛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在当前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保持强劲势头,这就大大吸引了世界的注意力。美国、日本等国已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我国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尽管严太经合组织是一个极其松散的国际经济组织,与区域经济集团相距甚远,但它毕竟为我国提供了一个与亚太地区各国交往的舞台和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组织,大力发展与各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双边经济关系
双边经济关系在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几十年来,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广泛地建立了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尤其是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我国对外双边经贸关系空前活跃,双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的稳步增长,同时,还引进了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当前世界经济日益区域集团化,我国又没有加入任何经济集团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双边经济关系是我们的明智选择。借双边经济交往,为我国进入各区域经济集团找开一个缺口,并借此进入集团内部市场,逐步扩大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以振兴我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