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建筑工程预算造价进行管理不仅可以为施工单位创造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管理
对工程施工进行造价预算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有效评估,借助货币的方式展现工程量,施工消耗的人力、施工资料与机械等各种要素的总和。在施工中,经常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工程预算除了要分析施工要素,还必须考虑价格波动、人为因素,都属于不可控的变量,都会影响预算项目的精准性。工程预算对工程经济效益、施工情况有重大影响,它能有效控制预算,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形出现。
1、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工程计价依据和方法不断改革,工程造价体系不断完善,但由于,工程计价的特征,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制约着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反映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就会出现诸多现实造价管理问题,影响建筑工程预算对工程造价的预测精度,造成预算与造价偏差,甚至出现超差现象。因此现将一些主要问题简述如下,以便进一步探究解决之
1.1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达标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涉及专业范围较广,施工周期较长等特性,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首先专业的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要全面的熟悉施工图纸内容,这是计算工程量的基础,其次要熟悉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这是计算工程量的依旧,另外还要及时了解,在建筑工程领域,国家新发布的法律法规,做到对建筑工程预算合理有效的控制。但是在目前的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多数建筑企业会选择将建筑工程预算这部分内容外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小型造价企业,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然而这种现象在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的管理,因为在专门从事工程预算的小型企业中,其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满足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在招聘企业员工时,一味的追求对专业及学历的要求,而忽略了他们的实战经验,对于建筑工程预算造价而言,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际施工经验的积累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将理论与实际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的合理控制及有效管理。
1.2工程预算定额尚不健全
借用定额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编制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一般这种现象会因为工程建设类型的不同、施工技术的差别给企业造成不同影响。必须要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制定完善的定额体系。在工程建设中,因为地域经济差别以及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不同,科学、合理的调整定额,从而提高施工的难易系数,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建筑工程是的效益。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工程施工的新技术、设备以及工程后续的定额内容进行补充,避免发生造价管理的失控。
1.3施工材料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会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改变,尤其在价格上的波动非常大,建筑工程预算是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之前就完成的,而在确定施工时需要经历一个时间段,这就无法避免受工程施工材料市场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材料成本的上涨,施工材料的新旧的更替,施工材料质量标准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在进行预算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都不能够完全提前预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对工程预算造价管理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在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中,工程预算造价管理仍旧采用定额的静态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工程预算管理很难做到及时准确的预算,已经明显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变化。这种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不仅不能体现工程造价的实际消耗,还能够造成实际消耗大大超过预算,失去工程造价的作用。虽然当前建筑工程企业建立了相关的预算信息平台,但是信息共享资源还不够全面,难以满足现阶段房建工程预算管理的需求。而企业对定额管理方式的更新不及时也会对工程预算管理造成影响。
2、优化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实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要实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从根源上杜绝一些违规操作,在招投标中做到公平、公正,根据工程设计企业实力进行择优选择,杜绝“走后门”等暗箱操作;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实施动态的预算管理方式,预算管理人员对市场价格波动等动态性因素进行预侧和分析,确保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逐渐对预算管理方式进行转变,实现创新发展,预算人员在方案择取时,将其中一些不定的因素剔除,先算出方案的最低预算,然后在算出整体的最高预算,从而避免因为现实成本超出预算而导致方案被迫修改;完善动态造价信息系统,使建筑工程量价分离,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竣工验收阶段,预算管理人员对控制范围外的费用进行严格审查,进而对相关变更进行记录和保存,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质量和效率。
2.2建立专业的工程预算造价管理队伍
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硬道理,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管理也必须要有高标准、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因此,要建立专业的工程预算造价管理队伍。队伍建设在选拔预算管理人才时,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测,只有符合标准与要求的才能够进入,一定要把好选拔关;要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鼓励通过内部或者外部培训学习,亦或是自身学习与,进行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职业素质的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加大高标准专业人才的引进,使其带动整个管理工作积极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预算管理人员整体水平。
2.3重视实施过程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市场以中心的动态控制。造价人员要对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尽可能地减少预算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实现造价控制的动态管理,并且重视造价管理随环境、工作的进行以及价格等变化而调整造价控制标准的控制方法的动态特征。细化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分析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有详细的成本计划,对于工程实施阶段实际造价与预算出现偏差的工程项目,首先按照一定标准筛选成本差异,然后进行重要成本差异分析,并填写成本差异分析报告表,由此反映出造成此项差异的原因、此项成本差异对项目其他成本项目的影响、拟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时间、负责人及所需条件等。对于采取措施的成本项目,每月还应跟踪检查采取措施后费用的变化情况。若采取的措施不能消除成本差异,则需重新进行此项成本差异的分析,再提出新的纠正措施,如果不能奏效,造价控制项目经理则有必要重新审定项目竣工结算。利用这种反馈系统使动态控制以事实为依据,保证了造价管理的科学性。
3、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造价对建筑工程而言意义重大,它不但能够控制监督施工项目的步骤,还能合理安排施工中的资源,确保建筑企业的效益。所以,建筑工程相关企业必须正视工程预算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关的测量,从而使建筑工程预算造价具备可行性和科学性,加快地区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万里云.试论如何通过工程预算管理来加强控制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J].门窗,2016(11):208.
[2]幸丹丹.简论土建工程造价指标及关联数据在预结算中的运用问题[J].四川水泥,2016(08):184.
[3]吴和毅.探究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智能城市,2016,2(02):184-185.
论文作者:齐素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工程预算论文; 预算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