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变化--驳斥十大悖论_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论文

论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变化--驳斥十大悖论_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论文

论中美经贸关系新变化——兼驳十大悖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十大论文,悖论论文,新变化论文,经贸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5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07)6期0001—09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及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中美经贸关系发生重要变化。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不久前所指出:“目前,中美经贸关系的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牵涉的各方面利益之深,都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本文拟对近几年中美经贸关系新变化及主要因素作初步概括和分析,阐述中美经贸对美国带来的十大利益,并以数据驳斥十个悖论。

一、中美经贸关系的五大变化

(一)总体经贸关系趋于“复杂化”。近年来美国总统布什多次称中美关系是重要而复杂的关系。中国领导人也把中美经贸关系称为“错综复杂的关系”。的确,中美经贸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特点。首先,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仅涉及双边经贸关系,也会对其他国家乃至全球经贸稳定发展和机制建设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经贸关系向全方位和多领域扩展。除了正常的商品贸易、制造业直接投资等传统领域,中美经贸已扩大到服务贸易、技术研发、证券投资、金融、能源、环境、宏观经济政策、国内结构性经济问题及在多边经贸、金融领域的协调等新的更广泛的领域。第三,中美经贸发展中合作与竞争两面都在加强。双边经贸发展迅猛且潜力巨大,但双方经贸摩擦又不断出现;两国在许多领域出现合作双赢的局面,但在不少方面又出现相互猜疑和竞争的“零和”对局。第四,经贸关系对中美关系作用的消极面在上升。尽管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中共同利益最多的方面,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利益扩展,加上中美经贸对美国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经贸问题已成为当前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有人认为,中美经贸关系正从过去稳定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变成麻烦本身。第五,两国经贸关系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源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复杂性。

(二)经济相互依存进一步深化,并出现相对均衡的态势。在中美建交初期,中美经贸在美国经贸中的地位微不足道。经过近30年发展,两国已成为重要的经贸伙伴,相互依存的天平从原来中方依赖美方的“一边倒”逐渐变为双方相对均势。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据美方统计,2006年,美中贸易总额和美对华出口分别为3430亿美元、552亿美元,在美贸易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排列为第二、第四位,而2001年还仅列为第四、第九位。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证券和国债的持有者。据美财政部统计,2006年6月底,中国持有美国证券达6990亿美元,其中持有美国债超过3640亿美元。今年5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债增至4074亿美元。① 中国还是美国第二大进口产品和第一大制成品的供应方,为美国广大民众提供不可或缺的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据美方统计,2006年,美从中国进口达2878亿美元,占美进口总额的15.5%。与此同时,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据中方统计,2006年,中美贸易额为2627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为2035亿美元;2007上半年,中美贸易额为1406亿美元。美国还是中国外资的重要来源。到2006年,美对华直接投资存量达540亿美元,为仅次于日、韩的对华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国。

(三)经贸协调机制化,主要机制层次提高。中美之间已建立了中美商贸联委会、中美经济联委会等经贸协调机制。另外,中美经贸高官在世界银行、IMF、WTO及七国财长对话等多边机构进行磋商和协调。这些协调机制对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磋商,以保障双方关切的问题得到及时应对和处理,有助于双边经贸矛盾的缓解,对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底,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的级别得到提升,由吴仪副总理担任中方主席,美方主席由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共同担任。

建立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标志着中美经贸协调进入全面、深入和高水平的新阶段。2006年9月,根据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由美方发起,两国正式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这一对话的内容关系到两国的共同利益,主要涉及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经济议题。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半年举行一次。迄今为止,两国已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5月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举行对话。在首次对话中,中美双方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对话主题,就中国城乡均衡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促进贸易和投资、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5个专题、11个分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话取得一些具体成果,但在中国改革速度上存在分歧。第二次对话围绕“创新和教育、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两大主题展开,就服务业、投资与透明度、能源和环境、平衡增长及创新等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会议达成的协议:中方将进一步向海外企业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同时将扩大与美在航空服务领域的合作。双方在能源和环保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会议还就人民币问题进行了“艰难的谈判”。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具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突出战略性。旨在通过长期的战略对话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和摩擦,同时也为短期问题找出路,但非处理短期和具体领域问题。第二,层次更高。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分别由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吴仪副总理和布什总统特别代表、鲍尔森财长共同主持。第三,阵容“豪华”。双方代表由包括财政、央行、商务、能源、环保、交通、农业、劳动等十多个部的部长或副部长组成。第四,内容广泛。既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两国结构性经济问题及未来两国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方向和步骤等。总的看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成为两国间最高级别的经济协调机制,是双方协调立场和增信释疑的有效机制。迄今这一机制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影响该机制可持续性的风险,特别是协调目标的差异。中方重点关注双边经贸关系的长远性、稳定性和持久性。而美方则强调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结合。

(四)经贸摩擦频发,并趋于常态化。随着中国经贸规模扩大和加入WTO,美把中国看作非发展中经济体,要求中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遵守发达经济体标准的“游戏规则”,同时,又把中国当作非市场经济体来对待,动辄以相关规则对中国出口设限。因此,中美经贸争执扩大,摩擦经常发生,美保护主义手段更加多样化。

首先,经贸争执不断扩大和深化。近年来,美在中美经贸失衡、人民币汇率、保护知识产权、纺织品设限等方面不断对中方施加压力,压中方作让步。目前,竞争政策、劳工标准及环保标准等问题正逐渐在中美争执中浮出水面。中美经贸争执已由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延伸到政策、体制、行业等宏观层面或“制度”层面。

其次,反倾销、保障措施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仍被频繁使用,反补贴案件大幅增加,涉及知识产权的337调查案件数量明显增多。据统计,从1995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美国从1995年至2003年6月对中国发起了44次反倾销调查。近年来,美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次数占全美反倾销调查总数约1/5。2005年美对中国产品发起7次“337条款”调查,2006年和2007年头7个月这一调查分别增至13次和10次。从去年11月到今年7月,美国相继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版纸、标准钢管、薄型矩形钢管、复合编织袋和非公路用轮胎发起5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直接涉及8.6亿美元的出口和635家企业7万人的就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针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如此高密度的“双反”调查,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技术贸易壁垒问题日益突出,植物卫生和食品安全措施强化。技术贸易措施以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法评定程序为内容,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技术性高等特点。受美技术贸易措施影响较严重的中国产品主要为食品、土畜产品和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向机电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延伸。今年以来,美国以安全和质量标准为由,对中国食品等产品实行惩罚性和限制性措施。7月20日,布什总统签署行政命令,旨在组建跨部委的进口安全小组,加强对进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查和监控。

第四,美国会某些议员成了中美经贸的麻烦制造者。2003年以来,国会提出了许多针对中国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议案。特别是“舒默—格拉汉姆议案”要求人民币升值15%至40%,否则将对中国产品加征27.5%的关税。2007年1月至8月下旬,民主党主导的国会提出针对中国贸易、人民币汇率的议案多达76项。② 最突出的是,以民主党参议员、参院金融委员会主席鲍克斯为首的4名参议员联名提出一项议案,提议通过立法要求财政部立即与“货币严重偏离实际价值”的国家进行磋商,如磋商未能使“重点国家”解决货币偏离实际价值问题,美将实施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各种惩罚措施。如一年后未能消除这一问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向WTO提出争端解决磋商。7月26日,参院金融委员会通过了上述议案。8月1日,参院银行委员会又通过一项议案,重新界定政府对“货币操纵”,取消布什政府不对中国采取行动的豁免权。如这些法案付诸实施,将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严重伤害。此外,美国会还直接插手美贸易政策。据披露,在今年3月决定对中国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之前,众议院的态度是:如果按现有法律不能向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国会就修改法律;如果商务部没有权力做出决定,国会就起草法律授予其权力。

(五)经贸问题日益政治化。由于美某些产业和工人受到全球化的冲击,美国一些媒体、利益集团、政客及反华势力不断借题发挥,动辄以国内问题指责中方,甚至试图通过施压和对抗手段将自己想法加强于中方。因此,美国国内不断出现了花样翻新的“中国经济威胁论”。

首先,抛出“中国输出通缩论”。2002年至2003年初,美某些学者和政客认为,全球通货紧缩正处于近70年来的最高点,亚洲特别是中国扮演了向其他地区输出通缩的主角。他们要求中国采取减少出口或人民币升值等手段遏制输出通缩。

其次,炒作“中国制造威胁论”。2003年以来,美国特别是中小制造商认为,中国凭借其劳动力便宜等优势,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导致美企业向中国迁移,不仅抢走了消费者,也抢走了美国工人的饭碗,从而加剧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困境。美全国制造商协会等利益集团加紧游说国会,妄称中国廉价产品造成美制造业衰退和失业上升。

第三,提出“人民币低估论”。美国媒体、一些智库、国会议员及中小企业不断叫嚷,人民币汇价严重低估,提高中国产品在美市场竞争力,导致美贸易赤字增大,并要求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对中方施压。在中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渐进式改革后。美又压中方将人民币上调25%以上。

第四,制造“中国能源威胁论”。国际油价近几年大幅攀升并居高不下,美国等把责任归咎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进口需求猛增。一些人还说,中国到非洲、中东等地区投资“锁定石油”,与其他国家争抢油气资源。2005年,美国会还以损害美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国企业“中海油”对美国能源公司“优尼科”的商业并购。

第五,散布“中国制造危机论”。今年初以来,美国媒体多次报道中国“有问题的产品”,包括所谓有毒的宠物食品、有毒牙膏、不安全的玩具、不合格的轮胎及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水产品等。美国某些媒体和政客以中国一些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突破口,对“中国制造”进行“排山倒海式”的指责,将质量问题无限夸大。企图达到妖魔化“中国制造”的目的,将普通的商品质量问题上升为“政治风暴”。这些不负责任的报道和制裁,不仅使部分美国人对“中国制造”产生误解和不安,还引发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的恐惧感,使相关中国厂商利益受损。并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制造”产品的声誉。某些人企图通过诋毁“中国制造”阻止中国产品出口,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

二、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四个因素

(一)中国经济“崛起”因素。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跃居世界前列。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2000年、2000—2005年和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分别达10.6%、9.6%和11%,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9%、2.8%和3.9%);2000—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值分别增长24%、25%,相当于同期世界货物进出口值增长率的2.5倍。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GDP从1990年的3546亿美元增至2.8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从1.6%提高到5.8%。据估计,今年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国。③ 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出口国,贸易额和出口额分别从1990年的1154亿美元、621亿美元增至14220亿美元、762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和出口比重从1.6%、1.6%提高到6.7%、7.3%。中国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到2007年8月底,外汇储备总额达1.4万亿美元。另外,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2000—200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次于美国。今年7月25日,IMF负责人称,基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和美国经济减速。今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25%,首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④

中国“崛起”对美国产生“复杂”的影响。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和美国经济有利。美国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中美经贸发展中获得巨大的机会。正如美财长鲍尔森所说: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之一,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美国产品出口和就业机会日益受到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走势的影响,中国在世界经济及与美国经济关系中发挥日趋重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美对中国“崛起”忧心忡忡,最大担忧是中国挑战美国一超地位。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在“金砖四国”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中国将于204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该公司后来的报告又将“中超美”时间提前至2032年。2006年,美国思科公司和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共同发表的报告则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20年,中国GDP将达29.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GDP(28.8万亿美元)。⑤

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崛起”对美国影响就成了美的主要战略考虑。美的主要做法是既要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又要实现战略目标。通过扩大中美经贸关系,搭上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使美利益最大化。同时,继续对华进行分化和西化,并敦促中国成为全球体系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另外,美国特别是某些政客和反华势力企图通过在经贸问题上做文章,对中国设限或设套,如以贸易失衡为由,在人民币问题上一味对中国施压,干扰中国正常的改革进程,阻挠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防范中国挑战美国的一超地位。这就是中美经贸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主要成因。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因素。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使21世纪全球经济和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给美国经济和中美经贸关系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的同时,也对美产生日趋增大的竞争压力。第一,新兴经济体以空前的速度开放消费市场,数以亿计的消费者进入全球贸易体系,为美国等提供新的广阔的消费市场。据估计,世界中等收入的消费者人数将从2005年的13亿增至2020年的23亿,其中9亿来自发展中国家,仅中国就增加到5.7亿。但一些美国人担心。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人数激增也可能增大对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的需求,从而导致初级产品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扬。据统计,新兴经济体每年能源消费占世界份额从1986年的23%升到2005年的35%。第二,新兴经济体开放劳动力市场,数以亿计的人口进入全球经贸体系。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报告,目前全球年轻专业人员5100万,其中3300万来自低工资国家,中国年轻工程师人数相当于美国的2倍以上,印度年轻专业人员人数占世界总和的1/3。美国等发达国家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科技人员,有利于促进其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盈利增长。另一方面,美国企业在对新兴经济体转移制造业的同时,将软件、会计、研发等服务业务外包新兴经济体,美国蓝领和白领工人直面全球竞争,失业率上升和工资下降的压力增大。第三,中国、印度等国家通过吸引外资,加强国内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建设,进入全球市场并在全球产业链提升自己的地位。发达国家垄断先进技术领域的时代已终结,现在新兴经济体在高技术产品贸易方面已占主导地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高技术产品出口国。2005年,中国高技术出口值达4060亿美元,而美国为2840亿美元。⑥

面对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美国采取“双管齐下”的贸易政策举措:一方面,与新加坡、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谈判或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以帮助美企业在亚洲经济快速增长和一体化进程获益:另一方面,以“公平贸易”为由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以阻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竞争。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剧了两国经贸纠纷和摩擦。

(三)中美经济结构性因素。中美是互补性很强的两大经济体。由于两国在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消费倾向和比较利益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及双方在资源禀赋方面的不同,构成了彼此之间经济互补的基础。经济上的互补不仅显示两国经贸合作的必要性,而且导致两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

中美经贸结构上存在着两个不平衡问题,一是美对华贸易赤字不断扩大,二是中方对美方的“资本倒流”也在大增,2006年,从中国流向美国的资金达1050亿美元,相当于1997年的10倍。近几年,这两个“失衡”使两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实际上互利双赢的贸易和资金循环体系:中国产品出口美国,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和满足美国消费需求;中国贸易盈余中相当大的部分以购买美国债等形式回流美国,弥补了美国“双赤字”和储蓄不足,支持了美国经济增长。但美方无视两个失衡特别是中美“资本失衡”对美的好处,反而强调贸易失衡对美的负面影响。美贸易赤字不仅是中美经贸摩擦的主因,也成了美对华施压的借口和在中美谈判过程中压中方让步的重要砝码。

(四)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中美经贸关系也有明显的双重性效应。中美都是世界政治大国,在许多国际领域具有共同利益。两国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和在国际政治、安全领域加强合作,不仅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有助于推进双边经贸发展。近年来,美国在朝核、伊朗核、反恐、防扩散等问题上离不开中国的合作。这些领域的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的亮点,并成为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使中美经贸摩擦不至于滑到失控的地步。现在,当美方准备对华实施经贸制裁举措时。不得不考虑其对中美政治关系的影响而有所顾忌。然而,政治因素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制约作用也很突出。如上所述,美把中国作为未来对美国经济地位、政治影响力及安全利益的潜在威胁,往往将两国经贸问题提升到战略和安全层次。另外,美国内政治议程、党派斗争及利益集团政治等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干扰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当前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掌控白宫和国会山的政治生态条件下,两党对自由贸易理念和对华态度的分歧显然不利于美对华经贸政策的稳定。

三、中美经贸使美国获得十大好处

中美经贸为双方创造了互利双赢的局面,特别是美方获得了巨大利益。尽管美会遭受一些局部和短期的负面影响。但从整体和长期效果看,中美经贸发展至少给美国带来如下十大好处。

(一)有利于美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美经贸使美国增加有效供应,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能力,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加快。据牛津经济研究中心估计,2003—2010年,中美经贸发展将使美国GDP增长率提高0.05%至0.7个百分点(见表1)。

(二)有利于美国扩大就业机会。中美贸易每年为美直接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并间接支持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中美经贸还为美国创造就业净增加机会(即中美经贸带来的就业人数大于失业人数)。据牛津经济研究中心估计,2003—2010年,中美经贸使美每年净增加的就业机会为5000个到35000个。

(三)有利于美国控制通货膨胀。牛津经济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3—2010年,美国进口中国低价消费品,使美国每年消费物价下降0.2%至0.8%。

(四)有利于美国普通百姓节省开支和提高购买力。据摩根斯坦利公司的研究,1996—2005年,美进口中国产品使美国消费者共节省开支约6000亿美元,其中2005年节省近1000亿美元。

(五)有利于美国逐渐实现经贸平衡。随着美国对华出口增长,加上进口中国产品取代其他地区产品规模扩大,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将下降。牛津经济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中美经贸将使美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例从2001年的0.18%降到2010年的0。

(六)有利于美国企业获得高回报率。美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回报率不仅高于在美国内投资,也高于全球平均回报率。据统计,2004年,美企业在华投资收益率达19.2%,而美在全球、欧洲、日本和亚太地区的投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0.1%、9.3%、14.1%、11.5%。⑦

表格1 美对华贸易和投资扩大对美国经济影响

年份GDP增长(%) 就业净增(人)消费物价水平(%)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例%

2001-0.20 -66000

0.00.18

2002-0.15 -64000

-0.1

0.15

2003+0.05 +30000

-0.2

0.12

2004+0.30 +35000

-0.4

0.10

2005+0.40 +15000

-0.5

0.05

2006+0.50 +25000

-0.6

0.05

2007+0.60 +10000

-0.7

0.03

2008+0.60 +5000-0.7

0.1

2009+0.60 +5000-0.8

0

2010+0.70 +5000-0.8

0

资料来源:Oxford Economics and The Signal Group:The China Effect,January 2006.Page17.

(七)有利于美国缓解储蓄率低和资金短缺问题。中国为美提供大量低成本的资金,为美国弥补“双赤字”做出重大贡献。据统计,2006年,从中国流入美国国债市场的资金额达1050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1倍多。⑧ 中国投资美国债回报率很低,如2006年,名义收益率约5.5%,扣除3%的通胀率和1%的手续费,加上美元贬值因素,实际收益率接近零。⑨ 一些美国专家称,美国从中国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同时购买中国廉价的产品,充分享受中国崛起和繁荣的好处。

(八)有利于美国企业保持和提高全球竞争优势。随着美对华经贸活动扩大,通过将非核心的制造和服务流程外包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美国企业不仅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且集中力量在国内研发核心技术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服务。这有助于美国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和提升产业,抢占并控制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并为美国创造更多高薪、高技能的工作。据美凯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格里斯沃尔德的研究,近10年来,美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半导体、飞机、先进医疗设备、尖端机械、化工等产业的生产增长创新高,而这些产品正是美对华主要出口产品。

(九)有利于美国获得中国服务业开放的巨大商机和利益。2001—2005年,美对华服务业的直接投资32亿美元,占同期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19%。2000—2005年,美对华服务出口增长75%,远高于美对其他国家的服务出口增长。据估计,2005年,美对华服务贸易盈余达25.7亿美元,在华服务业投资净收入超过7亿美元,为美国创造了37000个高薪就业岗位。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美方将得到更大的利益。据预测,到2015年,美对华服务贸易盈余和投资净收入将分别增至600亿美元、70亿美元,使美国GDP增长率提高0.3%,并为美创造24万个高薪就业岗位。⑩

(十)有利于美国扩大中国市场份额和开拓中国周边市场。近几年,美对华出口迅速增长,美在华公司在中国的销售也大幅上升。据美方统计,2000—2006年,美对华出口从163亿美元增至552亿美元,增长率达240%,比同期美全球出口增长率(33%)高6倍。1998年以来,美在华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美对华出口额,如将美公司在华销售列入美贸易统计,美对华出口规模至少扩大一倍。另外,许多的美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也着眼于拓展其他东亚和南亚市场。

四、驳斥中美经贸问题的十个悖论

在近几年美国媒体和学界围绕中美经贸问题的辩论中,流行着许多片面的看法,扭曲了中美经贸关系,对美公众和政界带来严重的误导。这些错误观点大都经不起事实的检验。现引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及美国专家的数据材料来驳斥以下十个悖论。

(一)“美国贸易赤字不断膨胀是美对华贸易赤字增加的结果”。事实并非如此。尽管美中贸易赤字绝对额增大,但近10年来,中国占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的比例仅从27%提高到28%。如果把中美贸易放在整个亚太地区贸易关系看,贸易失衡问题不是恶化而是有很大的改善。据统计,1996年至2006年,美国对中国以外的东亚贸易赤字占美贸易赤字总和的比例从43%降到17%。这表明,美对华贸易赤字增加主要是亚太地区产业转移造成的。如今美国市面上销售的许多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以前是“日本制造”或“韩国制造”的产品。现在加工和装配生产逐渐转向中国,但美统计把美贸易赤字全部归咎于中国对美出口,即原来美对其他东亚经济体的赤字变成了美对华赤字。如果将美国的对东亚贸易赤字当作一个整体看待,就会发现美国赤字的实际增量大部分来自欧洲、石油输出国组织、加拿大等其他地区。据统计,近10年,美对东亚经济体贸易赤字占美赤字总额比例从65%降到44%,而对其他地区的赤字所占比例从35%升至56%。(11)

(二)“美对华贸易赤字表明在中美贸易交往中,中方占了大便宜,而美方近几年每年亏损2000亿美元左右”。这是很荒唐的观点。首先,这是落后的重商主义理念。早在1758年,著名经济学家休谟(David Hume)就指出,把贸易赤字看作坏事和把盈余看作好事是“狭隘和极其危险的看法”。(12) 其次,这一看法基于美方统计,极不准确,夸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一是美方统计把转口贸易和来自东亚经济体的加工贸易半成品或部件都算作中国出口范畴;二是没有将美国在华企业在中国的销售列入美对华出口范畴。美洲银行首席市场分析师昆兰的研究显示,1995—2005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增长近10倍,而美对华出口仅增长3倍。如将美资公司在华销售额列入出口统计,美对华贸易赤字会大大“缩水”。以2004年为例,美公司在华产品和服务销售额达创纪录的720亿美元,比当年美对华出口额高71%。(13) 按美方统计口径,2004年美对华出口为42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为2023亿美元,贸易赤字为1603亿美元。但如将美企业在华的销售额(720亿美元)列入美对华出口,减去中方经香港转口美国的649亿美元,加上美方经香港转口中国的49亿美元,2004年美对华贸易赤字应为283亿美元。如再扣除中国对美出口产品中包含的其他东亚经济体的零部件或半成品价值,中美贸易很可能趋于平衡。

(三)“人民币低估导致美国贸易赤字增大、制约美元下调并阻碍美国公司对华出口”。这不符合事实。首先,美对华贸易赤字与人民币汇率关系不大。据牛津经济研究中心的报告,即使目前人民币升值25%,两年后美对华贸易赤字仅减少200亿美元,对缓解美国每年高达800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问题无足轻重。其次,人民币升值对美元下调作用有限。凯托研究所副所长多恩的研究显示,由于中国产品占美进口总额15%,即便人民币升值20%,仅使美元贸易加权平均的汇价下降3%。另外,多数美国大公司,特别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会员公司一般不把汇率视为影响它们在中国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商务问题。许多公司关切的问题是,两国间围绕汇率问题的政治争执特别是美方将汇率问题政治化,可能对这些公司对华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四)“美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将美国内产业转移到中国,并将在华生产的产品向美国出口”。其实不然。瑞士投资银行的研究显示,中国出口值的50%是由在华投资的境外公司(大部分为韩国、香港、中国台湾企业)生产的。另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调查报告,该委员会的成员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目标是中国市场,而非返销美国。2006年该委员会成员公司在接受调查时,57%的公司称对华投资的首要目标是进入中国市场;25%的公司表示在华投资是为了对亚洲或全球市场出口;只有18%的公司称在华投资是为了向美国出口。(14)

(五)“中国导致美国制造业衰落”。美国制造业相对衰落是不争的事实,但主要是美国经济结构调整而非中国因素造成的。美国制造业产值在中国成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之前几十年就一直下降,这是因为美国经济是从以制造业为基础转为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二战后以来,美制造业附加值占其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50年的27%降到1980年的20%,2006年又降到12%。(15) 美国现在仍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商,近10年来,美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保持在22%的水平上。中国占全球制造业比重从1995年的4%上升到2005的8%。(16) 可见,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份额的扩大不是以美国份额缩小为代价,中国制造业实力上升并没有导致美国制造业实力衰落。

(六)“中国工人突然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这种观点同样站不住脚。美制造业工人占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从1950年的32%降到1990年的16%和今年的10%。这表明,美国制造业从业人数每10年就会下降4%,无论在中国因素发生作用之前还是之后都如此。至于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最快的传统低端轻工业,早在数十年前它对全美非农业就业人数就已变得无足轻重了,截止1990年,该领域的从业人数仅占全美就业总数的1.7%。毋庸讳言,2001—2003年美制造业失业人数增加近300万。但美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制造业失业主要是利用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美国经济衰退的结果,中国因素的影响非常有限,中美贸易造成美国失业人数仅占美每年失业总人数的1%。

(七)“中国对美国公司关闭市场”。事实上,中国市场开放程度不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以进口占GDP比率来衡量,到2005年,中国进口占GDP比率从1978年的5%提高到30%,这一比率相当于日本的3倍和美国的2倍。美国人仅盯住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甚少注意到中国是美国公司产品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这一事实。2000—2005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的贡献达1/4。(17)

(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对美国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并非好事”。众所周知,美国公司从加入WTO的中国市场获得了重大的利益。加入WTO以来,中国降低关税和进口限额,成为美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200l—2006年,美对华出口增长188%,为美对所有国家出口增长(42%)的4.5倍。除大型跨国公司外,中小企业也是美扩大对华出口的受惠者,在近几年美对华出口产品中,1/3以上是美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另外,美国公司还从中国履行WTO协议中关于开放服务业的义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好处。

(九)“中国不允许美国公司在华有利可图的领域投资经营,并强迫美国公司与中国公司合资”。事实上,美国在华企业大多获利。2006年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对其会员公司的调查显示,81%的公司称其在华经营获得丰厚的利润。另外,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除将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外,大部分汇回国内总部。据美商务部最新统计,2005年和2006年,美国在华经营的公司汇回美国的直接投资盈利分别为33亿美元和45亿美元。另外。中国政府对独资或是合资形式的境外企业在华投资经营都持同样的开放政策。据统计,目前在华投资的外商中,约75%为独资企业而非合资企业。

(十)“中国产品特别是食品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这与客观事实相差甚远。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最近报告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安全的,极少数有问题的产品不应成为美对来自中国产品普遍设限的理由。来自中国的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的不合格率低于1%,而这些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也低于1%。该委员会建议美国政府采取与中方合作、协调的举措,迅速恢复并维持美国民众对中国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信心。

总之,中美经贸关系在波动中深入发展,双边合作在扩大,相互依存在深化,互利双赢共识在增强。同时,中美经贸的分歧和摩擦也很突出,有时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未来一段时期,中美经贸关系仍将出现磕磕碰碰,特别是在近期美国经济放缓和大选即将进行的情况下,美可能加大对华施压的力度,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会继续抬头。但总体上看,中美经贸关系可望保持较良好发展势头,经贸的矛盾和摩擦经过谈判协商是可以解决的。中美经贸互补和合作的领域十分广泛,在政治、安全、战略等领域也存在着共同利益,保持和发展长期的建设性合作关系符合两国的最大利益。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吴仪副总理提出了推动中美经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三点建议:第一,从长期战略合作的高度来认识中美经贸关系;第二,避免经贸问题政治化;第三,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突出问题。这三点建议为未来一段时间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指出了正确的路径。只有这样做,才能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并使中美经贸关系在中美关系发展中继续发挥“压舱石”的作用。

[完稿日期]2007年9月15日

注释:

① 美国财政部2007年5月31日公布的《2006年6月底外国持有美国证券报告》。(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2007年7月18日。(www.chinese.wsj.com)

②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网站。(www.uscbc.org)

③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2007年7月16日。

④ (中国)《人民日报》,2007年7月27日。

⑤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and Cisco Systems:Foresight 2020 Economic,Industry and Corporate Trends,March 2006,page12.

⑥ U.S.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Competitiveness Index 2006,page 18.

⑦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材料。(www.bea.gov)

⑧ U.S.Policy Memo,April 30,2007.(www.pacificcouncil.org)

⑨ 美前财长萨莫斯在美国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演讲,2006年9月12日。(www.petersoniie.org)

⑩ The Prospects for US-China Services Trade and Investment.Oxford Economics.Published by the China Business Forum,December2006.Pages 8 and 22.(www.chinabusinessforum.org).

(11)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网站:US-China Trade in Context,May 2007,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www.chinabusinessforum.org)

(12) 引自凯托研究所多恩2007年5月23日论文。(www.cato.org)

(13) U.S.Policy Memo,December 19,2006.(www.pacificcouncil.org)

(14) US Companies Gain in China,Still Face Hurdles;USCBC 2006 Member Priorities Survey,August 2006.(www.chinabusinessforum.org)

(15)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材料。(www.bea.gov/industry/gpotables)

(16)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gn.See also Gresser,Ed.Healthy Factories,Anxious Workers Or,Why Lou Dobbs is Wrong.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February 9,2007.

(17) The Balance Sheet of China,by CSIS and Peterson IIE,2006,page 84.

标签:;  ;  ;  ;  ;  ;  ;  ;  

论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变化--驳斥十大悖论_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