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的提取与应用教学设计_氯化镁论文

《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不再以学科知识为主线,而是以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为背景进行教学。加强元素化合物知识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直接体会到所学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这一专题,就是以工业生产为主线来展开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体现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这一学科特点,突出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这一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扩展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其认识开发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以后介绍元素周期表做了物质准备。本课时着重介绍金属镁的提取过程以及镁的性质。教材的编写思路是首先从海水提取镁开始,让学生了解工业上制取镁的步骤,强化金属镁的工业生产原理。关于镁的性质部分,教材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引入,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介绍镁的还原性。通过系列实验探究的方式完成镁的性质教学,从实验中归纳出金属镁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镁是活泼的金属,也培养了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储备: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般知识,常见金属的性质等。通过专题2第1单元及第2单元前半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海水的成分,认识开发利用海水这一巨大资源的重大意义。已经知道了如何从海水中获得氯、溴、碘及金属钠。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相关知识。

学生的实验技能: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如:试管内的简单反应;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的情感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动手实验的热情、相互合作的愿望、学以致用的兴趣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海水中元素的存在和应用,以及对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②理解海水提镁的原理与过程,了解化学实验与化工生产的区别,对于如何提高化工生产的经济效益有一个常识性的认识。

③掌握镁的化学性质,初步形成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人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金属镁提取的化学原理。②金属镁的化学性质。

难点:提取镁的化学原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回忆再现,对比分析,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引导和点拨学生进行理论探究、实验验证及探究,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七、教学过程

[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一张图片——美丽的大海。

[师]海水是一个宝库,里面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物质,其中元素含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氯、钠、镁。

[表]海水中元素含量图

评注:让学生感受到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很多物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回忆]前面我们学过从海水中提取氯。我们如何得到氯气?

还学习了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钠,采用什么方法得到钠?

评注:通过回忆再现,构建原有知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师]海水中元素含量排在第3位的是镁,总储量约为,主要以氯化镁的形式存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镁制品?

[图片]展示镁制品:自行车、奥迪轿车、飞机、嫦娥一号卫星……

[过渡]从生活到高科技都需要镁合金,镁太有价值了,所以我们有必要把镁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再制成镁合金。如果由你来冶炼镁,你会想到哪些方法?

评注:展示镁在高科技领域以及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层层深入探讨海水提镁的流程。

[讨论]①假如由你来设计冶炼镁,你会想到哪些方法?

②能否采用直接电解镁盐溶液的方法?

③为什么不采用电解镁的其他熔融态的化合物?

提示:资料卡片1

[投影]资料卡片

表1 几种含镁化合物的熔点

[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些金属如铁、铜等金属的冶炼方法?这些方法用来冶炼镁是不是也适用?讨论分析总结出冶炼镁的方法: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讨论]如何得到纯氯化镁?

[师]对比氯化钠如何富集?

[生]海水晒盐,蒸发结晶。

[问]那氯化镁也直接蒸发结晶行吗?

[生]不行,蒸发后氯化钠、氯化镁混在一起。得到氯化镁不纯,含有很多氯化钠。

[师]那怎么办?

[生]沉淀法。

[讨论]转变成何种沉淀最合适?提示:资料卡片2

[投影]资料卡片

表2 常温下几种含镁化合物的溶解度

[生]加碱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问]生成氢氧化镁怎么办?

[生]过滤分离出来,然后加盐酸变成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变成氯化镁固体。

[对比分析]阅读书本流程图。分析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生产主要有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的作用是什么?与我们的设计是否相符?

[讨论]加何种碱?石灰乳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不用澄清石灰水?

[生]氢氧化钙溶解度小,浓度低,沉淀不完全,效果不好。

[师生总结]不错,看来同学们很有经济头脑。再看流程图,第二步是过滤,目的是分离出氢氧化镁。第三步是中和,目的是生成氯化镁。第四步干燥得到纯净的氯化镁。对比我们设计的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镁固体,实际情况蒸发结晶得到的是氯化镁的晶体,还要经过后续操作,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纯的无水氯化镁。最后再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

[问]电解产生的氯气如何处理?

[生]可以生产盐酸,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轻任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评注: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与过程,了解化学实验与化工生产的区别,对于如何提高化工生产的经济效益有一个常识性的认识。

[过渡]既然我们已经提取出了镁,那么它有哪些性质呢?

[展示]一条镁条(其中的一面用砂纸打磨过)。

[生]通过观察触摸镁条及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出镁的物理性质。

[过渡]学习物质的性质,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要深入内部研究。下面我们一块来研究镁的化学性质。化学上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思想就是结构决定性质。这种思想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在前面学习钠的时候就用到过这种思想。

[实验与探究]①由结构分析镁的性质?

②从结构上解释钠的还原性比镁强?

③设计实验验证钠的还原性比镁强?

评注:应用学生已有的钠原子的结构与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镁的原子结构推测镁的化学性质,并结合课堂上的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到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这种学习方法也为学生学习《化学2》中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基础。

[生]分组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现象。

实验1:将擦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

实验2:将擦去氧化膜的镁条,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

[小结]镁尽管没有钠活泼,但跟酸能剧烈反应,是一种活泼金属。

评注: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经过分析推理,提出假设,实验验证,以获取结论的科研方法。

[演示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生]描述现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物质,很脆。

[师]镁在空气中燃烧除了跟氧气反应外,还能跟氮气反应。镁能和氮气反应,氮气是很稳定的气体,说明镁的还原性很强。

[演示实验]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生]①描述现象:燃着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集气瓶的内壁附着有黑色物质和白色物质。

②书写反应方程式。

③分析反应类型。

[总结]反应类型:置换反应。镁可以把碳置换出来,镁的还原性很强。通过以上实验验证镁的性质。镁在这些反应中都做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通过实验发现镁的还原性很强,与结构推测相符合。说明结构真的可以决定性质。

[过渡]镁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决定镁的用途、存在及制备。自然界的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归纳]镁的用途:①制合金②信号弹、焰火③制耐火材料(MgO)熔点高等。

[拓展视野]除制备镁合金外,镁是人类生命必需的元素之一;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心脏功能的必需元素等。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讨论设计了提取镁的方案,也知道了工业上生产镁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流程。了解了金属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了金属镁的一些应用。

[课后作业]①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索,了解有关镁合金的性质及应用。②完成同步练习。

八、板书设计

镁的提取及应用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镁及镁的性质。本节课由于探究过程较多,要注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语言要精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节奏,要根据时间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但不能急于给出答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通过讨论分析,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镁的提取方案可能很多,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点评和鼓励,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设计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勇于实践的精神,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标签:;  ;  

镁的提取与应用教学设计_氯化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