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地下水布点及采样方法初探论文_宫林丽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地下水布点及采样方法初探论文_宫林丽

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摘要:地下水是城市需要的重要水资源,对地下水进行利用开发的时候,相关人员需要先对地下水源施加保护,以保护为开发利用的条件。然而从实际的地下水使用过程来看,开发区域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仍旧比较严重。为了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先对地下水污染场地区域展开调查,选用合理的调查方法,由于地下水分布范围比较广,因此普通这种全面调查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污染调查需求。本文对新型调查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地下水分布点;采样方法

地下水是人类可用的水资源之中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拥有水资源的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借助全新的方法保护极为珍贵的地下水资源。在地下水资源的总量逐渐减少的时候,需要转变应用地下水的方法,同时找出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的原因,并找出合理使用地下水资源的方法。通过对受到污染的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来根据污染情况调查数据俩完成对地下水环境的评估,本文对相关分布情况以及可用的采样方法进行研究。

1 分布情况分析

1.1 地下水的主要分布特征

以埋藏条件为划分依据,我们可以把地下水划分成潜水、上层滞水与承压水;以储存介质为依据,我们可以把地下水划分成裂隙水、孔隙水以及岩溶水。但是在实践过程当中,我们往往会运用上述两大分类形式去对同一对象进行描述。上层滞水和地表之间的距离最短,会收到大气降水的补给,积水人渗的距离短,受污染的可能性大。潜水在分布区域内,依靠包气带收到大气降水、地表污水以及灌溉渗漏水补给;受到重力的作用,潜水自高水位流到低水位区域。

然而,地表渗水从潜水的入渗量与人渗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包气带的介质特点与厚度。承压水储存于隔水层之间,在测压水位的作用和影响下,承压水从地势较高的位置逐渐流向地势较低的位置。一般而言,循环承压水的动力赶不上潜水的动力,但因气象、水文以及地质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动态的稳定性好,因此承压水若受污染的话,修复与治理难度会远远高于与潜水。

总之,地下水及其分布特点,使样品采集过程中的难度非常的大,较之于地表大气、土壤以及河流水的采集难度更高,因此,一定要先把本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清楚,然后合理、科学地安设地下水监测井,运用正确的监测手段与监测设备。

1.2 布置分布点需要遵守的原则

污染场地是因有毒害污染物而造成其再开发、拓展、再利用的复杂程度愈来愈高的土地。纵观我国城市污染场地,其主要有持续性有机物污染场地、电子废弃物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以及易有机物污染为主的化工、石油、焦化污染场地这四种。

从理论上来讲,通过对地下水监测井布设情况分析研究,即可判断污染场地所在位置的地下水环境状况。然而,污染场地状况比较繁杂,需充分联系场地的生产状况与布局图,辨别出污染敏感点。在安设点位的过程中,只有对污染敏感点进行全面考虑和综合分析,才能采集到可充分反映本地区特点的地下水样品。

由于地下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因此在地下水系统调查过程中,应当搞清楚该处地下水含水以及含流动系统。对于污染场地而言,其水文地质单元一般都非常的小,以厂界作为边界来核实其补径情况,同时在径流、边界、排泄等关键区域应安设监测井,对污染物的运移情况与地下水流向查实。

在设置地下水监测井时,应当同时对现场实状、交通以及安全等诸多问题进行考虑,做好钻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还应当全面把握和知悉地下管线布设位置以及走向,以免钻探过程中对地下管线产生不利影响。

监测井布设应尽可能地节省采样与钻井的成本,碰见很难钻人土层以及特定深度,无法对地下水情况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若条件允许,可适当调整,或者采集底泥对地下水样进行取代。

地下水监测井点位要全方位地思量到场地的分区、弱透水层、土壤种别、包气带以及重点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厚度以及结构和岩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测井点位以及数量要求,能够覆盖场地内各种污染种别的含水层与土壤。

2 采样方法分析

在对地下水资源开展采样工作的时候,采样人员必须要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主要是因为对地下水进行采样时,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采样环节。采样人员需要先对采样要求进行熟悉,在采样之前先对采样地区开展调查,制定出完善的采样制度,并将采样工具的准备好,严格遵守采样制度,在开展采样工作的时候,需要对离子干扰以及交叉污染情况进行加以排除。一般的地下水采样工作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2.1 洗井

洗井是采样工作之中的主要环节,由于监测井之中存在一定的污染物,因此采样人员需要先开展洗井工作,将地下水之中的泥浆与浑浊物彻底清除干净,使监测井之中具有更高的洁净度,确保在对地下水开展采样工作的时候可以顺利地采集到比较典型地下水水样。需要根据监测井的规模来选择洗井工具,以采样深度为依据来选择洗井方法,另外井中的污染物也会影响到洗井活动,井中的地下水的体积也对洗井工作产生影响。在洗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水,洗井人员应当对抽取水的体积加以控制,相应的温度测量工作以及现场记录的工作也要做好。

2.2 采样

洗井的时间一般为2小时,完成洗井工作之后,就可以开展地下水采样活动,在采样工作中应当避免进行过多的搅动行为,选用的采样工具需要与洗井工具保持匹配,将获取的地下水样本分别装入到样品瓶之中,样品瓶也必需要与采样要求相符。在装填采样物的时候,需先将保护及注入到瓶中,按照以下顺序来装置各种污染物。

由于受水样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敏感度的影响,装瓶秩序为: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总有机卤素,性气体与总有机碳,挥发性有机物,属与氰化物,要水质项目的阴离子与阳离子,射性核素。

采样瓶中不能出现气泡,采样人员要标号序号、贴好相应的标签。

2.3 对样品进行保存

对于地下水样品而言,其容器以及保护剂,按各种分析组分进行保存。值得一提的是,有机物挥发物的采样容器,需特制带螺旋帽的药剂瓶(容量为25mL~ 125L m L),配套碳氟树脂硅胶膜瓶盖。在实验室中将药剂瓶洗净以后,立即将其密封起来,待装样之方可将其打开。在装样过程中,瓶中顶部位置应当全部装满,不能有气泡;采集的两份含挥发性水样,可防止运输时水样泄漏,或者产生气泡。同时,还要在样品箱底部位置,适当敷上冰袋,以确保水样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存。

3 结束语

在污染物种类有所增加之后,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更为严重。虽然我国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对地下水的资源的调查工作,但是选择的调查方法并不合适,应用的采样技术也不能达到相应的调查标准。因此调查人员对现有的关于地下水的调查工作加以改进,本文对相应的分布点布置工作进行了研究,又对可用的采样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完成了初步的调查工作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对地下水的污染场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确定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斌,陈辉,万正茂,许嘉浩,戴敏,& 邹卉等.(2017).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现场采样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工业安全与环保,43(9).

[2]朱梦杰.(2015).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采样方法初探.科技视界(26),65-65.

[3]王琼.(2015).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分析.低碳世界(11),10-11.

[4]杜晓明,龚宇阳,王峰,卢晓霞,徐竹,& 李东明等.(2012).我国典型氯碱化工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和修复研究.海峡两岸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与整治研讨会.

[5]刘宁,杨小娟,范海燕,& 田珺.(2017).基于vocs污染场地地下水调查的人体健康风险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9).

论文作者:宫林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地下水布点及采样方法初探论文_宫林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