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之花:促进乐清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探索_经典诵读论文

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之花:促进乐清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探索_经典诵读论文

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之花——乐清市“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乐清市论文,传统文化论文,之花论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古诗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浙江省乐清市“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立足传统,着眼时代,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开展8年来获得国际国内多项荣誉,现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工程,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学习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全市15余万未成年人参与此项工程,辐射到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约40万人。今年5月的一项调研表明100%的家长和老师都赞成“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继续深入开展。

一、明确目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中华古诗文不仅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从大处来讲,是构建和谐乐清的需要;从小处来讲,是促进乐清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乐清市委、市政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学校、家庭调研,组织专家学者和教师、学生、家长反复讨论,在充分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青少年学习成长特点,制定了“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目标任务。

一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好育德工作,选取一批经典古诗文供未成年人诵读,让未成年人在诵读过程中了解、弘扬我国五千年历史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

二是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做好立志工作,让未成年人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兴趣、拓宽知识面、丰富精神底蕴,立下“读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的志向。

三是厚积薄发、出口成章,做好成才工作,让未成年人在诵读中继承、发扬其艺术性、文学性,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二、确保落实——面向全体,各方参与

“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体系,在长期的实践中构建了包括机构队伍、活动内容、活动资源、活动载体和评价体系等“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强有力服务体系,较好地确保了“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是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确保有人员做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支以教师队伍为主体,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近600人的“古诗文经典诵读”志愿者队伍,他们捐款、捐书、义务讲课,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向全社会铺开。

二是出版一本优秀读本,确保有教材可学。市文明办以培养未成年人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为重点,组织编写了《道德的声音:中外美德经典佳句》一书,出版10000册下发学校、社区,同时向广大未成年人推荐其他经典古诗文教材20余万册,为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提供了教材保证,也为未成年人读好古诗文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三是开辟一个介绍专栏,确保有场所辅导。在市教育局编辑的《语文小报》上开辟“我学古诗文”、“古诗文诵读最新动态”等专题栏目,每期发行16万份,向广大读者推介、阐释古诗文,引导广大读者学习中华古诗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华古诗文历史背景,领悟中华古诗文精神实质,认清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的重大意义,激发爱国爱乡热情。

四是建立一个信息平台,确保有地方交流。在市精神文明网和市教育网上都开辟了“古诗文经典诵读”专栏,现在每天有近3000人次浏览网站,为广大教师和经典古诗文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成为资源整合和对外宣传的窗口。

五是开放一个学习中心,确保有亲子互动。乐成、虹桥、柳市、北白象等四大集镇各免费向全社会开放一个周末学习中心,家长班和孩子班分别进行授课,授课围绕《弟子规》展开,以“孝道”为贯穿线,进行家庭礼仪、学校礼仪、社会礼仪等传统美德教育,同时,授课采用交叉形式进行,确保亲子及时交流,共同进步。

六是建立一套评价体系,确保有机制激励。为保证活动常态化发展,我们制定出台了一整套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学校评价体系等。设立了“孔子奖”、“孟子奖”、“老子奖”等奖项,并把获奖情况与学校的评奖和教育局的各项职称评定挂钩,与文明单位的评定挂钩。

三、常抓常新——注重结合,与时俱进

常抓常新是乐清市“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开展8年来影响力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显著的重要因素,注重结合,与时俱进使传统文化在乐清土地上绽放时代之花。

一是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是我们实施“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取得实际成果的重要一步。我们引导各中小学坚持“取精弃糟、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整合创新”的原则,从与时代精神相适应和与学生实际相贴近的要求出发,充分利用晨读、课前五分钟等时间有序安排学生进行诵读;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学科教学(语文课、思想品德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对学生进行讲解与辅导;结合班会课活动,少先队(团组织)活动等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积极利用校园板报、专栏、广播、德育展室、文化长廊等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展现古诗文经典内容,充分发挥古诗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是紧密结合社会教育。自2004年起,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紧密结合乐清市创建学习型社会“红五月”读书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开展论坛,参与人数近30万人次。期间创出了“雁山论坛”、“母亲学堂”、“学习夜”、“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品牌。“雁山论坛·高端报告会”先后邀请《百家讲坛》主讲于丹、金正昆、钱文忠、乔良等来乐清做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乐清市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热潮。

三是紧密结合乡土教育。乐清市历代涌现出众多的文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古诗文。今年“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作好素质教育与乡土文化教育结合的文章。在继续引导未成年人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学知识的同时,还将诵读内容拓展到乡土古诗文,组织编写有乐清特色的未成年人古诗文乡土教材,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爱国先要爱乡的观念。印发“乐清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宣传画,充分挖掘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使其成为未成年人了解家乡、了解历史的文本资源。

标签:;  ;  

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之花:促进乐清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探索_经典诵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