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赛融合的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论文

基于课赛融合的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

李 英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摘 要: 物流技能大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引导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促进教师成长等意义重大。实现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常规教学的有效融合已成为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明确《仓储管理实务》课赛融合改革思路的基础上,对课赛融合教学项目的开发、课前准备进行了探讨,并以“货物ABC分类”为例说明了课赛融合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物流技能大赛;常规教学;有效融合;仓储管理实务

物流技能大赛以智慧物流作业为背景,依据企业生产流程设计,将岗位工作内容作为比赛任务,充分体现了行业、企业的工作要求、规范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竞赛检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引领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为赛而赛”的功利化现象,突击集训少部分参赛同学,无法做到大赛的普惠性。当务之急,必须将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常规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与专业课程相融耦合,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本文就基于课赛融合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1 基于课赛融合的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思路

《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体系课程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学习仓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各作业流程、环节的操作,教学内容由仓储管理认知、仓库设施与设备、仓储经营管理、入库组织与作业、在库组织与作业、出库组织与作业、仓储安全、仓储经济核算等构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以上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要充分理解和掌握仓储管理知识与技能比较困难。

物流技能大赛由物流作业方案设计赛段、物流作业方案实施赛段与物流职业能力测评段三部分组成。各参赛队以已设计完成的物流作业方案为基础对物流作业方案进行实施,物流作业方案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物流作业方案实施赛段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工作效率、工作效果、成本质量等。物流职业能力测评全面考核选手是否了解、熟悉党和政府、行业与物流发展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评价选手对新时代物流职业能力的理解及掌握。

B.若A、B、C分别为C(s)、CO(g)和CO2(g),且通过与O2(g)反应实现图示的转化。在同温同压且消耗含碳物质均为1mol时,反应①②③的焓变依次为 ΔH1、ΔH2、ΔH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ΔH2=ΔH1+ΔH3

课文解读需要学生在咬文嚼字的基础上体味其中的不一般,让学生从作者的独运匠心中感受其中的精彩。这种咬文嚼字,能够让学生在深入体味咬的快乐与嚼的幸福中主动感受不一样的乐趣。突出这样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在主动融入理解探知的过程中形成更多的感悟体验,丰富自身的认知思维情感。

2.1 课赛融合教学项目的开发。物流技能大赛是按照企业实际岗位工作流程及内容开发而成的,教师需对物流技能大赛竞赛内容、三级指标认真研究,以物流公司的真实案例为背景,以入库作业计划→出库作业计划→配送作业计划→编制计划作为垂直方向逻辑顺序,对课程进行项目化分解,开发相应的课程教学项目。具体教学项目见表1课赛融合教学项目表。

2 基于课赛融合的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与探索

从竞赛内容来看,约占60%的内容来自《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将物流技能大赛与《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有效融合十分必要,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综合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物流职业岗位,将物流技能大赛比赛内容设计开发成课程项目任务,将大赛项目转换成学习项目,引入物流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教学中遵循“项目、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坚持理实一体,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做”融合。学生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完成项目任务,既避免单纯理论学习的枯燥乏味,又收获完成项目任务的成就感,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自我探索、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为更好、更快对接物流相关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3.2 理论探讨。学生完成任务的前提是必须熟知ABC分类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因学生已借助超星平台课前学习了ABC分类法的相关理论知识,课上只需侧重检测学生是否已掌握ABC分类法的含义、原则和分类步骤等,形式可采用团队代表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抢答同学评分,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在学生回答过程中,与学生探讨这些理论知识对于即将完成的ABC分类任务的具体运用,为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完成哪些子任务,归纳出操作步骤。

2.3.3 任务实施。理论探讨结束后,请每位学生自己动手运用Excel完成货物的ABC分类,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团队探讨,教师的引导和说明不宜过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教师请学生思考能否用更优的方法、步骤完成ABC分类。

2.3.1 引入任务。展开某一细化教学项目时,应将此细化教学项目在其上一级项目任务中的地位表述清楚,从而让学生有全局观。例如开展货物ABC分类项目教学时,首先应将货物ABC分类在入库作业计划中有什么作用表明清楚,甚至是对整个物流技能大赛有何影响。方案设计赛段中入库作业计划的任务是以托盘式货架的排为单位,将货位存储情况反映在存储示意图上,在相应货位上标注货物名称。考虑货物进出库的方便性,货位安排的原则是A类货物存放于货架一层,B类货物存放于货架二层,C类货物存放于货架三层。因此要进行货物ABC的分类。由此将该项目任务呈现给学生,即给出六张出库作业周报,请同学根据六张出库作业周报的数据将货物进行ABC分类。

表1 课赛融合教学项目表

2.3 课赛融合教学项目的实施。在整个课程开始之前,应将物流技能大赛有哪些赛段,每一赛段需要完成什么任务给同学讲解清楚,使其对物流技能大赛有整体的了解。因物流作业方案设计赛段与物流作业方案实施赛段存在内在逻辑性,因此教学项目实施中需将方案设计与方案实施连贯进行,因部分理论学生不易理解,甚至应先实施方案,反过来推动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引入任务→理论探讨→任务实施→检查评估→巩固拓展”五步教学法展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入校内竞赛模式,个人赛、团体赛,单项赛、综合赛,理论赛、技能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目标。本文以“货物ABC分类”为例来说明课赛融合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

2.2 课赛融合教学项目的课前准备。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融入物流技能大赛后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与原来相比,有了很大的增加。而且,并非简单的理论传授,同时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因此,必须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展开之前,针对当堂课程准备展开的教学项目预先布置学生借助超星平台提前学习,课堂的任务主要是进行互动交流、完成项目任务。由于众多教学项目涉及实验设备、实验工具、实验材料的使用,在教学场所的安排上要求较高,需配备多媒体教室(可用联网机房取代)、联网的机房及物流实训室,并能随课程需求自如切换不同教学场所。

传统的活动中抽奖方式是利用“抽奖箱”抽奖,玩法低端而无趣,没有新鲜感可言,并且与图书馆的主营业务似乎也没有牵连,也毫无特色,即使读者参加,体验性也不高。这种不能将“抽奖”与“读书”相联系,某种程度上说使得图书馆举办的活动的意义离读者越来越远。浙江绍兴图书馆和泸西县图书馆他们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在图书馆活动中推出了微信抽奖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为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课赛融合教学项目的开发首先应明确各教学项目的理论知识点及技能操作要求,据此制作PPT、微课,准备好图片、视频、任务等项目相关教学资源,预先上传至超星等平台,供学生提前学习。

本研究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将丙烯酸(acrylic acid, AA)单体接枝到线性高分子聚乙烯醇上,得到共聚物 PVA-g-PAA,与交联剂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 PER)共混作为LFP正极材料的交联型水性粘结剂,探讨了交联温度及不同PER使用量对LFP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尽管物流技能大赛是根据实际企业生产流程与实际岗位工作开发而成,但一项竞赛不可能将所有工作情境与岗位工作全部设计进竞赛内容。因此,除以上针对物流技能大赛竞赛内容开发的教学项目外,教学中仍需执行原有课程标准中的典型教学项目,包括仓储企业调研、仓储合同订立、仓单制作、堆码苫垫作业、货物保管与保养、出库问题处理、仓库与货物安全管理等等。在典型项目、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使学生对仓储管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业务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各项任务中,从而牢固掌握各项业务活动的流程和操作。

2.3.4 检查评估。到达约定时间(大部分学生能完成)时请学生将答案提交教师机。请部分学生至教师机分享学习成果,讲解自己的操作步骤和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讲。为分享学生评分,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运用Excel完成货物ABC分类需要很多操作步骤,操作过程中某一步骤的失误,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完成任务。例如,出库量数据整理的错误,未将总出库量从大到小排序,学生确定的分类原则不正确等。将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一讲解后,运用头脑风暴法请学生提供更优操作步骤与方法。最后,教师总结并演示目前为止总结的最优操作步骤与方法。教师演示步骤很关键,通过点点滴滴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物流是向流程、步骤、管理要效益的行业,在教育中不断推动学生去寻找更优或最优,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成本效益观。

2.3.5 巩固拓展。练习是巩固的好方法,重新给出不同数据的六张出库作业报表,要求学生运用教师演示的方法完成,练习结束后将正确答案发送给学生,学生自行检查是否真正掌握ABC分类法的操作步骤。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再布置一份课后作业。

在巩固结束后,教师还需对ABC分类的方法做拓展。请学生思考,ABC分类法除了能根据货物总出库量所占百分比和品种所占百分比来判断划分货物的ABC类别外,是否还有其他用途。通过探讨,学生会发现ABC分类法几乎拥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用,如库存管理、质量管理、客户管理、学习管理等。ABC分类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学生将来运用ABC分类法的关键是准确确定ABC分类的原则,而且,A类中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划分成AA类、AB类、AC类以进一步分清主次。通过拓展,使学生明白不同领域不存在完全的隔裂,一种方法可以用在不同的领域,拓展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实现物流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的有效融合,注重理实一体化,突出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推动物流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必将受到越来越多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物流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有效融合的道路上却会遇到种种困难,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的有效融合对于专业实验设备、教学条件、教师素质、考核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大胆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其中教师自身的转变尤为重要。一方面,学校需要给予资金、设备、政策等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苦心专研,付出更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进行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有效融合的教学改革,亦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由于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专职教师主要来自院校,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足,需要教师利用校企合作企业资源积极参加企业实践,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该微课用简单的PPT动画,逐步呈现教学内容。如构建模型的步骤就是用PPT使用动画逐步呈现,这样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事实表明,学生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呈现方式。微课视频资源可上传至校园网,或者上传至第三方视频平台(如腾讯、优酷等),也可通过博客或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供学生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学习。该方式对教师来说是新的教学手段的尝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关颖,仲伟来,许评,等.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5):171-173.

[2] 李玲俐,张伟.微课设计与创作实践——以“ABC分类法”为例[J] .物流技术,2016(10):181-184.

[3] 孙统超,陈抗.基于技能大赛的《仓储管理实训》课程开发探究[J] .教育现代化,2018(19):65-66,99.

[4] 都慧慧.“课赛结合”模式在专业课程改革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以《实用医药综合知识与技能》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7):58-59.

The Course Reform of“Warehouse Management Practice”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urse and Competition

LI Ying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 215104,China)

Abstract: Logistics skills competi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imulat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improve students'vocational skills and cultivate their professional spirit,guide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and promote teachers'growth.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 competitions and regular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professional teachers.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idea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warehouse management practice”clas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project,and illust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integrated project by taking“ABC classification of goods”as an example.

Key words: logistics skill competition;regular teaching;effective integration;warehouse management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100(2019)08-0173-03

收稿日期: 2019-06-05

基金项目: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有效融合的改革与实践”(SZDJG-18001)

作者简介: 李 英(1974-),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标签:;  ;  ;  ;  ;  

基于课赛融合的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