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发展论文,中国西部论文,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769(2002)05-0059-05

一、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建国以来,在国家直接投资和资源诱导开发的双重推动下,中国西部11个省、区、直辖市的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民族地区工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截止1999年,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1个西部省、区、直辖市的民族地区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09.84 亿元(注:绝对值用当年价,增长率用可比价,数据资料来源于2000年中国民族统计年鉴,下同。),比上年增长5.3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GDP分别为1747.89亿元、2250.96亿元、2110.99亿元;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380.39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643.6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92%,比1990年增长3.05倍;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为1879.78 亿元,重工业产值为2763.84亿元;完成各项税收315.609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73.45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399.1637亿元。1999年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10011家,实现销售收入2781.61亿元,利税总额276.29亿元。

西部民族地区从各自资源禀赋与东部沿海及内地发达地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特点出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重点、生产布局和工业化进程的要求,重点建设了以水电资源、煤炭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铁、有色金属、稀有贵重金属采选、冶炼、延压加工为主的冶金工业和高耗能工业,以木材、稀土、水泥等建筑材料、化工化肥原料开采加工为主的森林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在轻工业方面,则重点建设了以农牧业土特产品和天然生物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食品、医药、毛纺、皮革、造纸工业以及民族特需用品、旅游纪念品、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业。

二、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轨迹

纵观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五六十年代大西北的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重化工业建设,六七十年代的西南、西北三线建设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发展等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1.大西北冶金、能源、重化工业开发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投资重点是沿陇海铁路大西北沿线展开的,重点建设了以兰州为中心的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新疆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与开采,青海盐化工业基地,宁夏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黄河上游青铜峡、刘家峡水电站等水能资源开发,初步建立起了西北民族地区工业体系。

2.大西南、西北三线建设时期

对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三线建设始于1965年,止于1978年。尽管三线建设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建设这一核心,有计划、分步骤、大规模地在西部地区全面展开了军工、电子、机械、化工、船舶、航天、航空、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公路、铁路等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两用工业及能源、原材料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当时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和交通运输、通讯设施十分落后,三线建设首先必须改善这种状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初步开发,客观上为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仅以西南三线建设为例,在1965年至1978年间就先后建成了横贯西南民族地区的川黔、滇黔、成昆、湘黔等4条铁路,开发建设了贵州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以及云贵川三省的几个大中型水电、火电站等,新建了分别位于重庆、贵州、四川和云南民族地区的一批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和机械、电子工业,为西南民族地区工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发展时期

第一,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一批资源密集、资本密集、劳动密集的轻、重工业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二,初步探索出一条比较切合本地实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业发展路子。以四川省为例,甘孜州实施了“开发水能资源和黄金资源,带动民族工业、矿产业”的战略,在加快工业发展中迈出了较大的步伐;阿坝州以水电为龙头,积极发展电冶工业,使工业发展从森工转产的低谷中走了出来;凉山州走“以水能、矿业开路,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路子,工业发展速度一直以两位数增长;峨边县坚持走“以林养水、以水办电、以电兴工、以工补农”的路子,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7%,成为民族地区县级经济发展最快的县份之一。

第三,初步构建起西南和西北两大工业资源密集区,为新世纪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工业腾飞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三、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资源开发导向和工业化越序发展形成的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

为了在短时间内缩小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西部民族地区采取了追赶型的工业化进程越序发展战略,以增加财政收入确保经济增长为目标,加快自然资源开发速度,形成了以资源开发为导向,以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国家投资为主体,以建设水电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原材料等工业基地为重点的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1997年西部民族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63.5%,远高于东部地区24.6%、全国平均28.9%的水平。其中,青海高达70.6%,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分别为63.8%、61.9%、59.6%、52.5%、52.3%,云南、贵州也均在30%以上,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结构特征。

2.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纵向资源配置、垂直区际分工和外力推动发展特征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西部民族地区实行的资源开发导向型发展战略和工业化越序发展战略,对于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缓解全国尤其是东部和内地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的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在资源配置、区际分工、产业布局等方面均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烙印,进而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轻重工业结构、资本积累、技术及知识的引进与吸收、人才的培养、工业结构的调整等均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西部民族地区长期受到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饱受国家经济管理职能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之苦。中央各部委往往沿着本部门或本行业内部产业链的走向,按照产业内部配套的需要,将价格人为扭曲的、附加值低的采掘、采伐工业、原材料工业和水电能源工业以及农牧产品初级加工生产部门部署在西部,而将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深加工业和制造业部署在东部。西部地区工业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东部获得充足而廉价的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设备和消费品却要花高价从东部购买。这种纵向资源配置和垂直区际分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特点,但却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造成了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的不合理工业结构,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缺乏资本、技术、人才与知识的积累,其投入产出过分依赖区外要素推动,结构调整举步维艰的状况。

3.工业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趋同化特征

根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公式计算,1980-1998年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年平均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9999,表明两地工业产业结构基本上完全一致,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缺乏民族经济应有的特色。实际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工业等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政策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几乎一脉相承,仅在以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制作及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政策上体现了少数民族特色,而纵向资源配置和垂直区际分工又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化程度。

4.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独特的“双层二元结构”特征

西部民族地区不仅普遍存在城乡分离、工农分离、轻重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而且还具有独特的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在城镇(或工业区)经济中并存,乡镇企业与传统农牧业在农牧区经济中共生的第二层二元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上,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初级加工为主的重化工业,在资本、人才、技术和装备水平方面要求很高,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根本无法提供,以致于由各种外来要素堆积、整合发展起来的西部民族地区重化工业,无论在投资规模、生产布局、人才素质、技术装备水平、生产方式、规模效益、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上,还是在目标市场、营销渠道和利润来源上,都与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轻工业没有多少直接的联系。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种双层二元结构,对推进工业化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先是工业内部缺乏必要的横向分工协作,过分单一的资源密集型主导产业和初级加工方式极大地限制了产业链的延长,造成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产业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差,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其次是难以产生极化效应,难以打破原来封闭落后的区域产业结构壁垒,以工业化带动区内各个产业共同发展;再次是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效率难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困难。西部民族地区工业技术主要来自东部工业技术的梯度转移,产业横向分工协作关系的断裂,使先进技术无法向区内关联产业转移,自然资源开发无法形成原材料和能源开采→初级产品生产加工→高级产品生产加工→废矿废渣回收、稀有贵重金属和特殊化工原料提炼等良性循环的自然资源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关系。

5.高投入、低产出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特征

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通过输出低价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有力地支持了东部和内地发达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央政府则通过东部和内地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资本积累,而西部民族地区自身由于缺乏工业化发展必须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基础,不得不依靠外延式的简单再生产来扩大生产规模,实行粗放式经营,对自然资源进行高消耗、高投入、大规模、低产出、低效益的掠夺式开发,以维持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起码的增长速度,确保最低限度的工业增值。

6.工业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管理粗放,市场反应迟钝,竞争力不强等特征。

四、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选择依据

一般地讲,三次产业的演进规律应该是: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原材料和能源工业→重化工业和加工制造业→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广泛采用高新技术的加工制造业→知识化工业(以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工程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知识与高技术密集型工业)→知识与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然而,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采取的是越序发展战略,直接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并强烈地表现出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前述特征。尽管这种初级阶段的工业化对农牧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工业化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十分有限,但不能仅凭此点就得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必经过工业化阶段的结论。

1.竞争优势的观点。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率先步入强国地位的必定是在技术和知识的吸收与创新、竞争观念和体制的转变与建立中领先的国家或地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关于区际竞争、区际贸易和区际分工的传统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和梯度推移论之上的,但从分析影响国际竞争力、区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看,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概念和企业、产业或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更具说服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优势。在研究企业竞争力方面,波特在其著名的《国家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以全球战略的姿态进行竞争的能力,企业应以全球战略眼光参与国际竞争。他认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现有竞争对手因素、供应商因素、客户因素、潜在竞争对手因素、替代品因素等等,并提出了三个竞争取胜的战略:a.成本优先战略,即在本行业(产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一家成功企业的成本必须低于同行;b.个别化战略,即在产品、质量、品种、技术、销售与服务诸方面要有独创的、不同于其他人的、获得客户好评的特色;c.集中战略,即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要素,瞄准选取的特定市场,全力以赴参与竞争。在研究产业竞争力方面,波特在对许多国家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后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基本因素是生产要素的状况、国内需求状况、相关及支撑产业或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及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这四个基本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产业的竞争优势,即著名的波特菱形。另外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机遇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不一定是决定性的,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产业或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如何利用机遇却是关键性的。中国加入WTO以后,在短时间内给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似乎不大,但绝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及时地或超前一点地研究如何充分利用WTO的机遇来参与竞争。政府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在制度和效率。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来引导“波特菱形”构架中的四个基本因素朝有利于提高并保持竞争力的方向发展。波特还认为,国家竞争优势从根本上说是若干行业(产业)的竞争优势问题,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应从行业的角度入手,全面考察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环境如何影响各个行业以及行业中的企业国际竞争力。波特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竞争力,探索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打造西部民族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有着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当前,在中国加入WTO、 经济全球化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使跨国公司和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纷纷涌入西部淘金、争夺市场的浪潮冲击下,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中的最突出问题正是竞争力不足问题。比较优势是基础,竞争优势才是核心,才是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西部民族地区只有抓住机遇、利用机遇,转变观念,改革体制,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找准产业升级的正确方向,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资源特色和生态特色的知识化工业,把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转变为民族地区工业的竞争优势,将工业化革命进行到底,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在新一轮的国际、区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转换过程”的观点。各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在国际、区际竞争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坚实基础,但仅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不一定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自然资源优势对提高竞争力的作用不一定是决定性的,自然资源的可利用性也并非总是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俄罗斯、印度、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国家的自然资源就很丰富,但他们的竞争力却比较弱,而日本、新加坡、韩国、瑞士等国家的自然资源匮乏,其竞争力反而较强,个中原因在于掌握了“转换过程”。

笔者认为,“转换过程”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怎样有效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个更自由化的国际、区际经济关系,充分吸收和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并加以再创新,以知识经济来调整、改造传统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转换成竞争优势的过程。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原燃料进口关税下调,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西部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将趋于减低,国内外市场竞争将日益加剧,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经历这样一个“痛苦”的转换过程才能取得竞争优势,真正实现“知识型工业”的梦想。

五、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实现路径

自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在以英、法、德、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取得成功以来,工业化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各国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看工业化带来的人均收入是否提高。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调整过程,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向工业产业的转移过程,也是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一是要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使其利用高新技术和工业化的成果实现现代化;二是在工业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实现工业的知识化。因此,以知识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农牧业现代化;以工农业知识化和现代化来推动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新世纪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

1.调整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尽快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顺利完成产业“转换过程”;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水电能源开发,为发展高耗能工业奠定基础,为长江、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作出贡献。

2.发展特色轻工业。以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天然农牧产品资源优势,采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和旅游纪念品、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业,实施名牌战略。依托中药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药产业特别是藏医药产业,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3.建设国家水电能源基地和高耗能工业基地。抓住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契机,积极发展水电工业,把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我国的水电基地。同时,利用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的聚合优势,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和特色电冶工业,把民族地区建成全国高耗能工业基地。高耗能工业要走规模化、集约化、知识化的路子,关小联大,形成产业集团优势去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行保护性开发矿产资源。要尽快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和高产出、高效率、高洁净、高价值的生产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走开发与环保并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构筑产业平台,延长产业链条。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长江、黄河上游地区的水利、水能资源。西部民族地区将水资源的利用和水利设施建设、水能(水电)的开发三者结合起来,整合成一个生态能源产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形成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引出许多链条(水利、电能、建筑建材、装备制造、高耗能产业等),在链条中将有无数吸引外资的项目。

同时还应将西南、西北民族地区三线建设形成的大量工业企业集群、研发队伍和高新技术三者整合,形成一个高新技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形成电子信息、软件开发、钒钛工业、重大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核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现代中药、化工等许多产业链条。

事实证明,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以知识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农牧业现代化,以工农业知识化、现代化来推动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才能稳步提高人均收入,实现民族团结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  ;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