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婴儿喂养方式现状及其与体格发育的关系论文_姚绍兰1,朱正文2,戴革英2

1射阳县千秋镇卫生院 盐城射阳 224352;2射阳县妇幼保健所 盐城射阳 224300

摘要:目的 调查江苏省射阳县婴儿的喂养方式现状,分析其与婴儿体格发育的关系,为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在江苏省射阳妇幼保健所体检的588名1岁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问卷回顾性调查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习惯和1岁以内喂养情况,并测量1岁时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等体格发育指标,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生长发育状况的差异。结果 4个月和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8.33%和31.63%。家庭年收入和初乳可能是儿童喂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混合喂养比人工喂养婴儿胸围发育较快,并且在女婴中比较明显。结论 该地区婴儿母乳喂养状况和同期国内其他地区水平类似,研究提示母乳相比配方奶更有利于儿童生长。

关键词: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婴儿;初乳

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0-6个月婴儿营养的最佳来源,坚持母乳喂养能够实现婴儿最佳的生长发育[1]。母乳喂养不仅可以为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和免疫物质,还能预防乳腺和卵巢癌,调节母亲的血压,并有助于产后修复[2]。但是,许多因素影响产后母亲选择母乳喂养,主要包括母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年龄和吃到初乳等[3]。在我国,一项2013年关于14539名婴儿调查报告显示,6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0.8%[4]。母乳喂养形势严峻,与婴儿健康甚至其远期健康息息相关[5]。婴儿从出生到1岁,是重要的体格发育阶段[6]。大量证据显示母乳喂养与儿童早期体格发育有关[6-8],但是由于研究人群,研究地区,实验设计等差异,结论尚不一致。因此,我们调查江苏省射阳儿童的母乳喂养状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其与儿童体格生长的关系,为制定科学的母乳喂养策略和指导有针对性的母乳喂养干预提供数据支持。

1.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江苏省盐城市射阳2009年6月15日至2010年1月20日期间在本县第二人民医院出生,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的新生儿,并且在该婴儿刚满一周岁时自愿前往本县妇幼保健所参与随访体检。632名1岁婴儿参与随访调查,排除无出生问卷的婴儿3名、问卷信息严重缺失的婴儿9名、双胎婴儿4名、罹患严重新生儿疾病的婴儿23名(包括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氧及其他严重疾病)、同时排除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5名(胎龄<37周或出生体重<2500g),获得有效样本量为588份。所有婴儿的抚养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指标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研究采用自行编写的调查问卷分别收集孕妇和1岁婴儿信息,孕妇问卷主要采集母亲年龄、母亲学历、母亲孕前BMI、母亲孕期增重、胎龄、产次、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等信息;1岁婴儿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习惯、1岁内喂养方式等信息。喂养信息主要包括0-6个月的喂养状况,抚养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在本调查中定义为除母乳外,不给婴儿添加任何固体或液体食物。选取0-4个月喂养状况作为本研究中喂养方式的分类依据。

1.3体格发育评估

体格发育由经统一培训的儿保科医生测量,尽量减少测量误差。采用婴儿秤测量婴儿体重(kg)和身长(cm),头围(cm)和胸围(cm)采用软尺测量。体重精确到0.1kg,身长、头围和胸围精确到0.1cm。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g/m2)是体重与身长平方的比值。

1.4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Epidata 3.1双人双录入,使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连续性变量,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分类变量;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信息之间喂养方式的统计分布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喂养方式之间婴儿体格发育的差异;查阅文献并结合单因素统计结果,筛选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作为协变量,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之间儿童体格发育的关联性。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特征

588名1岁婴儿纳入本次调查,其人口学特征如表1所示。其中母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10人(69.7%),高中及以上178人(30.3%);居住在县城城区209人(35.5%),集镇146人(24.8%),农村230人(39.1%);494(84.0%)名婴儿吃过初乳;男婴频数(46.3%)略少于女婴(53.7%)。不同家庭年收入之间喂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吃到初乳的婴儿母乳喂养率比较高。

表1. 婴儿一般人口学指标及母乳喂养差异性比较(频数,构成比)

图1. 研究对象4个月和6个月母乳喂养分布状况

2.2喂养状况

4个月和6个月的喂养状况如图1所示。4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为58.33%,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31.63%;4个月的人工喂养率为15.31%,相比之下,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21.09%。

2.3喂养方式与体格发育

1岁婴儿体格发育状况见表2。体重的算术均数(标准差)为11.63 kg(6.03);身长的均数为76.73cm(3.55);婴儿的头围和胸围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45.96±1.52 cm和47.04±2.18 cm。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喂养情况,婴儿的胸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

表2 喂养方式与1岁婴儿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均值和标准差)

注:“β”,回归系数;“CI”:可信区间;“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Ref.”,参考组。

3.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江苏省射阳县588名农村地区1岁婴儿喂养方式发现,4个月和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8.33%和31.63%。类似的,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数据5668人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地区4个月和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63.4%和15.4%[9]。本研究在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状况高于上海地区这一研究。同时也高于上海市长宁区报道的职业母亲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25.8%[10]。但是低于安徽省(61.9%)[11]和浙江省丽水市(40.89%)[12]报道的6个月纯母乳喂养情况。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要求相差比较远。

许多国家和机构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但是,母亲存在对母乳喂养认知,态度和行为上的不足以及客观因素的阻碍,可能是造成各地喂养方式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13,14]。我们的调查发现家庭年收入是喂养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与上海市调查的结果类似,上海市研究中观察到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工作状态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9]。主要原因可能是高收入人群相比低收入而言,工作会更加忙,用于照顾儿童时间相对较少,可能会更早的使用配方奶喂养,从而降低了6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初乳也是喂养方式重要的影响因素。丽水市母乳喂养现状分析中也提及初乳是后续喂养方式选择重要的影响因素[12]。初乳是母乳喂养的开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杀菌,抗病毒,抗感染和促进小肠成熟等功效[15]。初乳对胃肠道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早期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喂养方式的耐受性,为后续的母乳喂养奠定了基础。

婴儿期生长发育十分迅速,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撑,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16]。母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不同喂养方式可以通过营养素摄入和改变肠道菌群结构等途径调节婴儿生长发育[17]。例如,钙和维生素D具有调节骨代谢的功能[18],母乳中钙的比例适宜,而配方奶粉中钙的含量具有可能偏高或者偏低,因此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儿童生长发育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我们观察到混合喂养的婴儿胸围发育比人工喂养的婴儿快,女孩尤其显著。除遗传因素外,胸围主要用于反映胸廓和肺大小以及胸、背部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含量的指标[19],与儿童营养状况密切相关[20]。观察到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儿童体格发育的差异,很大程度归因于母乳为婴儿提供了优质和最佳的营养物质[21],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健康的生长。

总之,母乳是婴儿不可或缺的食物,合理的喂养方式将有助于儿童一生的健康。尽管本研究尚未观察到母乳喂养明确的优势,但是基于已有证据提示开展长期婴儿喂养方式调查和营养状况监测的必要性。未来开展大规模的针对各国人群的婴儿喂养方式与体格发育,乃至长期生长发育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能够更好地阐释母乳喂养的价值,更为有效地为制定婴儿喂养方式策略,促进母乳喂养的干预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Rollins N C,Bhandari N,Hajeebhoy N,et al. Why invest,and what it will take to improve breastfeeding practices?[J]. Lancet,2016,387(10017):491-504.

[2]Zhang Y,Jin Y,Vereijken C,et al. Breastfeeding experience,challenges and service demands among Chinese mothers:A qualitative study in two cities[J]. Appetite,2018,128:263-270.

[3]Alzaheb R A. A Review of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Timely Initiation of Breastfeeding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in the Middle East [J]. Clin Med Insights Pediatr.,2017,11:1330042453.

[4]Yang Z,Lai J,Yu D,et al. Breastfeeding rate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 and estimate of benefits of improvement[J]. Lancet,2016,388:S47-S47.

[5]Fergusson D M,McLeod G F H,Horwood L J. Breast Feeding,Infant Growth,and Body Mass Index at 30 and 35 Years[J]. 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2014,28(6):545-552.

[6]Ejlerskov K T,Christensen L B,Ritz C,et al. The impact of early growth patterns and infant feeding on body composition at 3 years of age[J]. Br J Nutr.,2015,114(02):316-327.

[7]Shinn L M,Tangney C C,Busche C,et al.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and growth performance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J]. Int J Pediatr.,2018,2018:1-6.

[8]徐秀. 母乳喂养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远期健康的影响[J]. 临床儿科杂志,2011(07):699-700.

[9]杜莉,李文先,何丽芸,等. 上海市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8(19):4488-4492.

[10]黄迎,何萍,黄璧琨,等. 职业母亲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02):142-145.

[11]杨舒馨薏,洪倩,孙幸幸,等. 安徽省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11):1152-1155.

[12]刘丽芳,胡锦英,金海菊,等. 丽水市0~6月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10):1092-1095.

[13]Balogun O O,Dagvadorj A,Anigo K M,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breastfeeding exclusivity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of lif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J]. Matern Child Nutr.,2015,11(4):433-451.

[14]丁心悦,于冬梅,赵丽云. 婴儿母乳喂养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研究,2018(04):685-688.

[15]王华,李秋芳,徐鑫芬. 初乳成分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护理与康复,2018(01):34-37.

[16]张新华,赵艳,张丹,等. 0~4月龄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生长速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4(31):5094-5096.

[17]Berti C,Agostoni C,Davanzo R,et al. Early-life nutritional exposures and lifelong health:immediate and long-lasting impacts of probiotics,vitamin D,and breastfeeding[J]. Nutr Rev,2017,75(2):83-97.

[18]毕淑英,张俊红,徐华,等. 婴儿不同喂养方式与钙营养状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01):90-91.

[19]魏梅,章煜. 上海市7岁以下儿童头胸围发育的调查[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03):110-113.

[20]Xi H,Chen Z,Li W,et al. Chest circumference and sitting height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Lhasa,Tibet compared to other high altitude populations[J]. Am J Hum Biol,2016,28(2):197-202.

[21]Reinsma K,Nkuoh G,Nshom E. The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of the nutrition improvement program on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 and nutritional status in the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regions of Cameroon,Central Africa[J]. BMC Health Serv Res,2016,16(1).

作者简介:姚绍兰(19740423),女,江苏盐城人,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主要研究儿童体格发育影响因素,暂借用在射阳县妇幼保健所。

论文作者:姚绍兰1,朱正文2,戴革英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江苏省射阳县婴儿喂养方式现状及其与体格发育的关系论文_姚绍兰1,朱正文2,戴革英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