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滑坡中利用EXCEL-VLOOKUP进行论文_许藏珠

云南省保山公路局 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本文通过支挡结构分析设计思路,探讨了滑坡及其作用形成及机理,在经典查表法的基础上利用EXCEL—VLOOKUP,对弹性抗滑桩横向内力位移计算进行编程分析,得出各控制截面内力位移及土压力参数,对提高抗滑桩的运用具有广谱意义。

关键词:抗滑桩;横向作用力分析;EXCEL—VLOOKUP;M法

引言

当挡土墙墙后填土过高,埋深较深或存在较深层滑动面时,抗滑桩便成为了优选方案。抗滑桩设计的核心控制指标为滑动面处桩的位移量,一般不超过10mm,位移敏感的为6mm;桩侧土压力,最大值一般在桩端,过大会引起桩侧土塑性变形,即深层梨形破坏。同等情况下桩长越长,滑动面位移越小。一般认为抗滑桩埋入滑动面以下至少全长三分之一,但在实际工程和设计中多采取保守加深的措施,但加深桩长带来的是桩端侧面土塑性变形,所以较准确确定桩长是个重要问题。得出桩身各控制截面位移和内力后,截面配筋和构造迎刃而解。

采用传递法计算滑坡推力

首先确定两种荷载工况组合,即暴雨和地震,取大者。然后确定滑坍体范围或者土压力计算土体范围,依据地表坡度对土体分块,采用传递系数法,从末端向桩面传递,得出最后传来的土压力即滑坡推力,为零为稳定,不为零即存在推力。

最终传递土压力为:

抗滑桩内力位移计算

1、滑坡推力作用点位置按土质考虑,土体完整为居中,松散为距底部三分之一。根据作用点距滑动面的距离,在滑动面处将滑坡推力平移成剪力,乘以距滑动面长度得到弯矩

2、桩的变形系数桩在滑动面下深度h。

滑坡体一般为黏土砂土或破碎岩石,桩侧地基弹性抗力随深度线性增长,抗力系数c=my。通过倒装因式法将各层土应换算成一个值,若仅有一种土层则取其m。

3、弹性桩的力学特点主要由两点构成:①地基土层越完整坚硬,m值越大,值也越大,导致相同材料截面桩基越趋于弹性;②桩在滑动面下h越深,相应增长,同样向弹性发展。由此可见:相同截面材料下,抗滑桩是否为弹性桩仅与滑动面以下土质和滑动面以下埋深有关,与滑动面以上土质和桩长无关。

4、桩侧应力与地基土承载力的关系为桩侧应力过大,超出土弹性界限,桩侧土会出现塑性变形。地基土侧向弹性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地基土承载力与土重度、内摩擦角、及埋深有关,滑动面下埋深10m时一般为500至700kpa,而桩的挠曲微分方程为,其中P为土作用在桩上的水平反力,x为桩在滑动面下对应位置y点处的水平位移,控制指标为抗滑桩滑床顶部位移,即x为0时的位移,一般要求小于10mm。得到桩相应截面位移后,乘以该滑动面下位置y对应的侧向地基抗力系数,即得到每一区间的,据此判断桩侧土压力是否在弹性范围,若超出地基承载力出现塑性变形,潜埋部分表现为土体隆包破坏,深埋部分表现为梨形破坏。

5、根据边界条件解方程

通解变形为:

其中的关系式,经典查表法已经根据各种给出。

6、根据和桩底埋于土层的地质情况,按照常规地质,采用其末端位于土层和风化破碎层的情况,即桩底自由,此时皆为零。可由下式得出:

返回第5步,全桩每一截面位移、内力、桩侧应力全部求得,数据作图可见,滑动面往下位移递减,10m后基本没有位移,位移无反弯点。桩身弯矩先递增,然后出现反弯点,滑动面处不为零。桩侧应力初始为零,然后先增后减,出现反弯点,然后大幅增长。

工程案例

某滑坡,土质松散,滑坡推力作用于排桩背面,矩形分布,滑动面上下桩长各一半,抗滑桩滑动面下暂定10米,暴雨工况下单桩桩背及桩间肋板传荷:Q=1525kn。M=7625knm,圆桩d=2.5m,换算b为3.15m,桩身弹模E=3.2*10^4mpa,m=28000kn/m4,α=0.27,底部为土质或风化岩,接触边界条件为自由端。滑动面下每延米一个控制截面信息αy对应的解析参数采用VLOOKUP调用数据,代入计算,输出图表。

如图所示,最大位移y=0时,x=6.3mm。最大弯矩10508knm,反弯点y=8.5m。最大土应力为y=10m,σy =300kpa, =580kpa。符合一般特征,并且此案例设计合理。

结语

通过梳理弹性抗滑桩设计分析思路,结合VLOOKUP查找调用数据功能,对抗滑桩进行计算分析编程,结合工程案例,所得数据符合一般特征,方便准确,具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13

论文作者:许藏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路基滑坡中利用EXCEL-VLOOKUP进行论文_许藏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