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气胸160例诊治体会论文_罗升兴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云南昭通 657000

【摘 要】目的:肺结核合并气胸的诊断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160例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肺科自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n=80)与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组,n=80)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50%,80.00%,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0%,16.25%,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为了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率,建议临床上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实施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

【关键词】肺结核;气胸;疗效

肺结核合并气胸是肺科非常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病是指因肺结核疾病造成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造成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发病时患者以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休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没有及时诊治,将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探究、分析肺结核合并气胸的诊治情况非常有必要[1]。文中随机选取160例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对80例患者实施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在治疗和预后方面均占有较大的优越性,就此展开实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160例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肺科自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n=80)与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组,n=80)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其中对照组中,女性34例,男性46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19岁<x<68岁,年龄平均值是(45.23±2.35)岁,观察组中,女性30例,男性50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20岁<x<72岁,年龄平均值是(48.11±2.38)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对比后均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取患者斜坡卧位,之后在X线的引导下在最低引流位置实施穿刺,操作过程中,医生要仔细用直钳将肋间和肌层分开,进入到胸膜腔内,将引流管置入后,使用医用缝线在患者胸壁皮肤上固定引流管,并在最末端接胸腔闭式引流瓶。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同样在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取半卧位,引流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后,取腋下实施麻醉并于胸腔进针,进针后发现少量气体被抽出后,一边固定穿刺针,一边将带针胸管导管置入患者胸腔内部,并在前端开口下方腹部侧实施钻孔,具体口径为1.5cm左右,造完2个孔,将导管固定于胸壁上,同时接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注意在引流完成后,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者的伤口,避免术后出现感染等其他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采用不同引流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无皮下气肿、有无肺水肿、有无胸痛,及其他并发症,并做好相关数据信息的记录。

1.4疗效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分析,具体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显效:患者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者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临床症状依然存在,甚至相比治疗前有加重的迹象,记录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二者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文中涉及数据均在SPSS20.0专用软件中输入,组间计量数据的表示和检验[(x±s),t],组间计数资料的表示和检验{[%],X2},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不具备任何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如下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0.00%,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

3讨论

据相关医学资料了解到:肺结核合并气胸是一种良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及时诊治后,可痊愈[2]。临床上对该病进行治疗的目的是:排除胸腔气体,促进肺功能逐步恢复,但因本病病情发展迅速,必须及时抢救,才能避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胸均有显著大疗效,本次实验主要探究了两种治疗方法,即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与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其中后一种治疗方案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是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的理想治疗选择[3]。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方案,以安全可靠、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操作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等特征,易于患者接受,该方案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引流过程中,要确保胸腔闭式引流瓶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确保引流管通畅无堵管现象,无脱落现象,除此之外,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方案。结合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50%,80.00%,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0%,16.25%,组间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

综上,为了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率,建议临床上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实施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明军.胸腔镜手术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09):1318-1320.

[2]夏光进,丁玉江,顾小雷.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5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108-2110.

[3]肖显俊,靳伟,张卓然.三种引流管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08):1502-1503.

论文作者:罗升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肺结核合并气胸160例诊治体会论文_罗升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