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原住民宜居生活营造的耦合性规划设想论文_刘宇

——以陕西榆林米脂窑洞古城为例

刘宇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陕西西安 710086

摘要:如何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而不影响当地的原有生活方式,这是很多历史古迹保护与开发的难点。本文从城墙的保护、历史古迹的二次开发利用、公共空间的设计、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古城内老人的安置问题五个方面,谈谈对米脂窑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引言:

现如今,历史文物的保护、修复意识逐渐加强,使得很多历史文物以及古迹被开发保护起来。对于历史古城、古镇,这种具有时代纪念意义,却与当地原住民生活空间息息相关的空间场所,开发与保护均比较困难。例如,米脂古城是作为一个保护区存在,同时它也是县城行政管辖意义上的老城区,并非博物馆式地空城对外开放,是有一定原住民居住生活在古城内部的,古城在展示岁月消逝的同时,也承担着为当地原住民提供居所的任务。现在当地大规模整修由于政府资金不到位,无法实现,况且城中大多都是留守老人,如若开发、维护、修缮,很多老人的善后居住事项很难解决,以及各种层面的利益冲突,古城保护面临重重困难。在历史古迹保护开发中,急需寻求一种在开发的过程中,同时有机结合周围原住民,开发出新型产业,在经济上反过来促进文物古迹的修缮与保护的方法。

1)城墙的保护与修缮

将原本存在的民国城墙所存在的位置,在古城城规划图中标示出来,和现存的北段残留部分土夯城墙对接。(仅限于图纸上的对接)。由于东段、南段、西段的城墙基本都被拆毁,已经被新修建筑所取代。所以我觉得,将这些新建筑再次拆毁,然后人为重新建设新的城墙来还原那段历史已经是不可能了,况且在可行性上也存在很大问题。要想将城墙恢复为西安或者平遥那样整段的完整城墙已经是不可能了。

那么换一种角度,新的保护的理念是尽可能保留历史的原貌,让新老建筑对话,保留各个时代的建筑风貌。所以我觉得,将北城墙集中修复,大幅改建局部新修建筑,降低新建筑层高,使其与城墙高度相同,将其立面的材质换为城墙的样式,从而与城墙风格保持一致,不至于太凸显。从而将北部土夯城墙重点包装成为城墙展示规划区来面向大众,集中展示米脂的城墙文化,同时在原有的城墙周边标示出明清城墙的原先存在处,元城墙当初存在处,和当时宋朝建寨时的寨墙遗址位置,连城一条轴线,以时间推进展示米脂城墙的迁移变化,在时间尺度上,展示米脂的历史和城墙文化。

其余周边的东段、南段、西段城墙遗址位置在各个古城节点处,设计一些景观小品,来标示此处存在过城墙,并在四段城墙相交处(例如:东南,西南城角)建设一段和北城墙一样高的1:1角城墙,让整个城墙大致轮廓在古城中得以最大化恢复,东段、南段、西段的新修建筑则不作拆除保留处理。但是其需要做局部改建(如立面材质需要和古城保持一致的格调)

(规划思路,如模型所示)

2)历史节点,历史文化古迹的二次开发利用

选择米脂窑洞古城北侧盘龙山、东北部翔凤山、东南部文屏山的山体以及无定河河道等地标性自然环境与文昌阁、华严寺、玉皇阁、柔远门、钟楼、盘龙山古建筑群、文庙、十字街等标志性建筑和节点串联成一个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轴线。(这些节点包括:盘龙山古建筑群——柔远门;盘龙山古建筑群——华严寺;城隍庙——盘龙山古建筑群;城隍庙——华严寺;文昌阁——钟楼;文昌阁——文庙;文昌阁——十字街。)依托盘龙山、文屏山、翔凤山,以钟楼、文昌阁、玉皇阁、十字街等特色节点为核心,进行旅游路线开发,一站式的体验服务从城区到郊区生态环境,有目的的将这些小景点串联在一起,(此处可以借鉴平遥古镇的方法,售票统一制,即买一张票,可以看这整条轴线上的所有景点,不需要额外付费,这样既照顾到各个历史文化节点的对外开放,又能将经济上的效益普及返还到各个历史建筑的围护和修缮上来,可为合作共赢),形成古城的又一大生态旅游的特色。

3)公共空间的设计

现在的米脂古城,街巷凌乱,整个古城零零散散,很少有大块规整的公共空间。作为对历史建筑的尊重,单单将古建筑修缮保护起来远远不够,应将上述所规划的轴线上的重要历史节点的建筑(例如钟楼)周围所有的建筑均退界一定距离,留出建筑前广场,凸显出古建筑的地位,以及今人的保护态度,拆除周边的一些有碍观瞻的建筑或构筑物,结合着退界留出来的场地,设计公共空间,使之成为当地原住民休憩、交流的公共场所。

在这些公共空间内可以多设计一些公共绿地,方便人们休憩、玩耍,也可以局部改善微气候环境。

(古城中街巷现状)

4)生态环境保护

滨水文化休闲娱乐区打造

将流经规划区的银河、饮马河及无定河作为古城重要的景观元素,在沿河两侧尽可能加强绿化建设,保持绿带沿线景观的延续性,丰富古城景观形象,强化地域特征和古城传统景观风貌。可以沿着滨水区在增加绿化植被的同时,引入康体设施,方便晨练的人们在此处聚集、锻炼、交流。

米脂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古城周边分布着盘龙山、文屏山、翔凤山等自然山体。山体绿化应优先采用历史原生植被,突出表现当地植被景观,以落叶植物为主,同时结合常绿针叶植物、常绿阔叶植物、色叶植物、香味植物等构成丰富的山体绿化景观,培育好古城周边的生态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绿色背景。

利用这些山景和沿河景色,可以为古城下一步的二期规划做铺垫,当古城一期规划取得有效进展后,可以在此进行二期商业酒店性开发。(此处的酒店并非城市商业性很重的集中式商业开发)可以沿着河岸局部零落布局一些小酒店(或农家乐),营造滨水文化休闲娱乐区,让来到米脂的游客不仅能游览米脂,还能停留在米脂,住在米脂。

需要说明的是,在商业性开发的同时,需要建立有效地监督体制和污染排放处理得有效设施,绝对不可以将旅游带来的污染作为对米脂古城生态环境的二次污染和破坏。

5)古城内老人的安置问题,与老人晚年生活的丰富

面临着和其他文化古城的保护同等的窘境,很多古城内留守老人的安置以及其晚年生活的娱乐活动都是很大问题。很多老年人都将跳广场舞视为茶余饭后的娱乐生活,中国很多城市都面临这些问题,但是却都没重点去处理这些现象。大妈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并不是他们想这样,如果有场地,他们并不想扰民。所以,在古城内部的生活区内,结合着街巷设计一些公共活动场所,方便老人们健身娱乐。有些需要拆除的建筑内居住的老人应适当安排在生活区内,最好将老人们集中在一起安置,这样能减少老人们晚年生活的单调乏味。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瑞博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米脂窑洞古城保护规划说明书》(2.4.7.8)

[2]刘军民、唐伊娟、郑建栋、 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米脂窑洞古城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15.9.6

[3]陈稳亮 、王卓、周飞.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简析 建筑与文化 2015-8-10

论文作者:刘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9

标签:;  ;  ;  ;  ;  ;  ;  ;  

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原住民宜居生活营造的耦合性规划设想论文_刘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