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快速综合处治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梁昕

浙江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的难题,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开发了“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快速综合处治施工技术”,该技术新型井盖支座设置,开凿拆除井周破损区域后,设置有整体立体式台阶形钢筋网和缓冲橡胶垫层,再进行注浆补强处治,有效防止井口处结构被车辆荷载破坏。

关键词: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

1 前言

针对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难题,检查井周边的沥青路面先沉降并且沉降量较大的现状[1],我单位结合具体工程应用案例,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研发出了“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快速综合处治施工技术”,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技术效益。

2 工艺原理

根据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情况拆除井周边路面结构,根据沉陷影响范围确定修复半径、对噪声及扬尘要求较高工况下,开凿小直径灌注孔,采用静态破碎剂辅助开凿拆除破损区域,并采用低扰动井口破糟方式开凿成台阶状,然后现浇高强速凝玻纤混凝土作为井周边路面基层,形成扩大式井口加强圈,并且在玻纤混凝土基层内设置有整体立体式台阶形钢筋(格栅)网,在其井周井盖支座内侧设置永久性应力缓冲橡胶垫层,对重载交通路段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底部首先浇筑应力吸收层作为下面层;对检查井沉陷较大工况,对井侧和井底土体注浆补强处治。在高强速凝玻纤混凝土基层上安放井盖支座,井盖支座通过预埋的锚栓与玻纤混凝土基层加强连接,安放井盖支座时设置临时固定支架对井盖支座进行固定,玻纤混凝土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拆除。玻纤混凝土基层养护完毕在未铺设沥青面层之前先在井口周边设置缓冲橡胶垫进行临时防护,防止井口处结构被车辆荷载破坏。

对于检修频繁路段采用新型井盖支座,新型井盖支座设置由井盖连接固定铰与井盖连接,在井盖上预设沉头连接孔,在井盖连接孔底部设置开启弹簧,井盖支座与连接孔对应位置设置连接螺杆,连接螺杆外侧设置提拉杆,井盖采用螺栓连接后,螺栓顶部压盖橡胶帽头,帽头顶部与井盖顶面齐平。

图2-1 检查井示意图

图2-2 检查井新型井盖示意图

3 施工工艺流程

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快速综合处治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快速综合处治施工工艺流程图

4 操作要点

4.1 施工准备

1.施工前进行全面的施工准备,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明确检查井井盖安装要求。

2.检查井盖及钢钎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购及检验[2],钢筋网加工及检验,定制橡胶保护垫圈,做好沥青混合料使用计划,施工机械机具的准备。

4.2 测量划线

根据现场检查井周边破损情况,确定整修范围。整修范围应视情况控制,要求距离井盖边为25~75 cm。

4.3 检查井周边路面结构破除

用专用井口铣钻机将检查井周边道路结构破除[3]。破除作业时严禁扰动井周围路面结构,严禁产生隆起或裂纹,避免破坏边缘,并减少对检查井井圈的冲击。对噪声及扬尘要求较高工况下,开凿小直径灌注孔,采用静态破碎剂辅助开凿拆除破损区域,并采用低扰动井口破糟方式开凿成台阶状。破除深度应大于30 cm,槽壁要注意垂直、平整,且无松散结构。槽底松散层彻底清理干净,露出坚硬基底,并用鼓风机吹扫,确保无浮尘。

图4.3检查井周边路面结构破除

4.4 检查井周边土体加固

为了防止检查井周边土体继续沉降,应根据地质情况及土体强度对检查进周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在检查井周边适当设计钻孔密度,钻孔做好记录,成孔及注浆全过程应按规定格式,认真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的记录、整理、分析工作(特别是压浆表、冒浆的记录等)。注浆前,通过注水(压水)试验核实土层渗透性等数据,浆液采用水泥系浆材,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适当配比进行配置。

4.5 底层玻纤混凝土浇筑

考虑井筒高度与井圈的关系,结合井筒实际破损程度[4],适当拆除部分砖砌体,用镀锌铁板制作的内模固定在井口,现场搅拌玻纤混凝土进行底层混凝土浇筑。由于早强玻纤混凝土0.5~1 h即开始初凝,分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能过长,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后,快运输、快浇筑、快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一体性。

4.6 钢筋网安装

在底层混凝土上安置预制钢筋网[5],钢筋网距离槽底约15 cm,在槽内平面位置要与井口对应,骨架定位应牢固,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踩踏造成变形。钢筋网安装施工场景图见图4.6。

图4.6钢筋网安装

4.7 中层玻纤混凝土浇筑

在钢筋网安装完毕后,立即进行中层玻纤混凝土浇筑,浇筑厚度5 cm左右,浇筑高度应比检查井井圈底高程略高5mm,目的是将井圈放在混凝土上后可保证上下紧密结合。

4.8 支座调试安装及预埋锚筋

用检查井专用起落支架将检查井支座固定,将支座放入井内中层玻纤混凝土上,进行位置、标高调整,并用大锤将支座敲打坐实,直至支架与沥青路面紧密接触。支座安装完毕后,插入固定锚栓,每座井4个,均匀安放。支座安放结束后,用5m线绳采用井字拉线法压井座对支座高程进行复核。

4.9 设置临时固定支架

为防止井盖座移位,用特制支架临时固定,待钢纤维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再拆除支架,保证了检查井盖座安装稳固、平顺,同时也可有效控制检查井盖与路面之间的高差。

4.10 顶层玻纤混凝土浇筑

上层混凝土浇筑厚度9cm,顶面高度距路面6cm。浇筑完毕后,再次拉线复核井座顶面,发现下沉时及时调整。

4.11 井筒抹面

抹面采用1∶2水泥砂浆[6],范围为井盖下部30~50cm的井筒,抹面厚度2cm,抹面应压实,圆滑平整。

4.12 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应禁止机动车碾压井盖,养护时间为4 h左右。在有特殊要求路段或低温施工时,为缩短占路时间,保证施工质量,可对加固混凝土部分采取加温养护措施,使玻纤混凝土迅速达到强度。

4.13 新型井盖制作及安装

检查井井盖上预设沉头连接孔,与支座设置的井盖连接固定铰连接,在井盖连接孔底部设置开启弹簧,井盖支座与连接孔对应位置设置连接螺杆,连接螺杆外侧设置提拉杆,井盖采用沉头螺栓连接后,螺栓顶部压盖橡胶帽头,帽头顶部与井盖顶面齐平。

图4.13 新型井盖与支座连接处

4.14 沥青面层施工

沥青混凝土厚度6 cm,人工摊铺[7],小压路机碾压。

4.15 检测验收

养护完成后,依据行业规范和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对工程进行检测验收,确保强度达到要求后,再投入使用。

5 效益分析

5.1 技术效益分析

本技术根据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情况拆除井周边路面结构后,利用现浇高强速凝玻纤混凝土作为井周边路面基层,并且在玻纤混凝土基层内设置有钢筋网,充分发挥其凝结时间短、早强的特性,保证了玻纤凝土浇筑完成后短时间内即可通车。同时在高强速凝玻纤混凝土基层上安放井盖支座,通过锚栓进行与玻纤混凝土基层加强连接,安放井盖支座时设置临时固定支架对井盖支座进行固定,待玻纤混凝土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拆除,保证了检查井盖座安装稳固、平顺,同时也可有效控制检查井盖与路面之间的高差。基层养护完毕后,在未铺设沥青面层之前先在井口周边设置缓冲橡胶垫进行临时防护,有效地缓冲行驶车辆对检查井周边结构的冲击,防止玻纤混凝土结构在养护期间遭到破坏,同时也保证了行车的舒适性,具有较好的技术效益。

5.2 经济效益分析

本技术采用高强速凝玻纤混凝土作为井周边路面基层,形成扩大式井口加强圈,充分发挥其强度高、凝结时间短的特性,保证了玻纤凝土浇筑完成后短时间内即可通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病害处理时间,可有效节省人工费、设备费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5.3 社会效益分析

本技术针对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容易出现的“破、震、响、裂、沉”等病害,采取治防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低扰动井口破糟方式、优化井盖及支座选型、井周缓冲橡胶垫的设置等措施,优化了病害治理的工艺,有效降低施工噪音污染,加快了施工速度,延长质量寿命,实现了快速综合治理,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6 结论

本技术利用现浇高强速凝玻纤混凝土作为井周边路面基层,并且在玻纤混凝土基层内设置有钢筋网,充分发挥其强度高、凝结时间短的特性,保证了玻纤凝土浇筑完成后短时间内即可通车。高强速凝玻纤混凝土基层上安放井盖支座,通过锚栓进行与玻纤混凝土基层加强连接,安放井盖支座时设置临时固定支架对井盖支座进行固定,待玻纤混凝土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拆除,保证了检查井盖座安装稳固、平顺,同时也可有效控制检查井盖与路面之间的高差。玻纤混凝土基层养护完毕在未铺设沥青面层之前先在井口周边设置缓冲橡胶垫进行临时防护,有效地缓冲行驶车辆对检查井周边结构的冲击,防止玻纤混凝土结构在养护期间遭到破坏,同时也保证了行车的舒适性。对于检修频繁路段采用新型井盖支座,新型井盖支座设置由井盖连接固定铰与井盖连接,在井盖上预设沉头连接孔,在井盖连接孔底部设置开启弹簧,井盖支座与连接孔对应位置设置连接螺杆,连接螺杆外侧设置提拉杆,井盖采用螺栓连接后,螺栓顶部压盖橡胶帽头,帽头顶部与井盖顶面齐平。在保证了检查井盖稳固、平顺的同时,也便于频繁检修时打开井盖。

参考文献:

[1]黄永恒.城市道路检查井周围病害的形成与预防[J].小城镇建设,2004(9):101-101.

[2]张雁,张非非,包小娟.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查井井周病害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257-260.

[3]畅芬叶,李永前.城市道路检查井周围病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山西建筑,2007,33(11):305-306.

[4]李强.城市道路检查井周边路面病害治理施工工艺[J].市政技术,2013(s1):43-46.

[5]赵利斌.城市道路检查井周围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115-115.

[6]宋甲奇.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周边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科技,2012(2):97-98.

[7]张伟,弓成,王亮.城市道路排水检查井周围局部区域路面设计的探讨[C]// 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2007.

论文作者:梁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病害快速综合处治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梁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