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两会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_文化产业论文

国际观察:全国两会之后: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新思路论文,全国两会论文,文化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2014年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那么如何理解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阐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关乎民族的盛衰,没有血脉是不能延续的,没有文化的民族同样也不可能生存、壮大。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强盛的一个标志,科学和工业代表硬实力,而文化代表软实力。文化产业将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功能转换和进一步寻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

      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实施下,我国正构建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从行业结构上看,文化产业门类日益完备,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与工、农、建筑、旅游等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化,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从组织结构上看,文化产业的集群化格局已经形成,并且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为轴心形成园区化、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全国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已经呈现出集群式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了复合型、关联式业态,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生态圈。从所有制结构上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中非公有资本比重不断上升、新兴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复兴的标志应该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的价值应该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文化的真正内涵、影响力和产品,体现我国文化发展的价值。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助推文化体制改革

      在这一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啃的“硬骨头”就是相关政府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既然要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更多的方面就应该由市场来说话。借这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之机,要把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减少多头管理。对于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欧阳常林概括为一句话:目前管得太多、太死、太具体。管得“太具体”,是令许多企业头痛的问题:在决定自己文化产品的走向时,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的思路来做,而要受到一些行政方面的制度性要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说:“这就是在‘抓大放小’上处理得不够好。企业投资的项目是否合理、是否挣钱,包括风险管控等都应该由企业自己评估,而不应该由政府管控。”毫无疑问,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政府应该更宏观,企业应该更微观。政府应该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给思路、给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外宣办原副主任王国庆认为,继续鼓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是一句空话,要有政策支持。虽然在加大文化投入上没有硬指标,但是要有统筹规划,要有具体方向和具体目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政协副主席蒋婉求也认为,国家应该在项层设计上给文化产业更多的引领和推动,“国家要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策略,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用创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我国的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然而在国内的文化市场上却充斥着大量的国外文化产品。中国具有海量的文化资源,但是要把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需要文化的创新和创意。

      传承发扬传统文化,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把传统艺术与人们现在的消费观结合起来,只有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消费需求巧妙结合,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创意产业核心是人的创造,人是产业的核心。有政协委员提出,要从娃娃开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意力,在教育方面要注重青少年创意能力的基础培养,转变现在的教育模式。要建立一系列文化创意发展平台,组织相应知识结构的人进入不同的团队去从事项目的创意、策划、规划和设计。

      防范文化产业园区“借壳圈地”

      从近年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看,绝大部分文化部门命名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促进企业孵化、产业聚集,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强化退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自2010年以来,文化部已经累计摘牌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8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举措对引导、推动文化部命名的基地园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对非文化部命名的各类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起到了较好的警醒、引导和示范作用。

      针对目前少数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存在的内容不足、缺少特色、品牌效应不够等问题,政府将加强指导和扶持,促进其转型升级,着重在助推内容创意、加强人才培养、建设服务平台、促进产业融合、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做实、做强、做出特色。

      “文化+科技”形成集成创新效应

      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新技术的支撑,文化创意内容和现代科技的融合,正在推动文化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加快培育双向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

      在现代主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下,单方面的文化内容创意或技术创新,都很难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有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加强现代科技在文化创意领域的集成应用,才能实现原本在空间和组织上分离的知识、创意、文化资源等创新要素和文化创意者、文化管理者和文化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集成。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创意和设计能力不足、文化产业链不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度不够、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弱,以及文化溢出效益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增加创意设计,丰富文化体验形式和文化产业业态,提升文化资源利用层次,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平衡,机制尚不健全,缺少立法保障,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要加快完善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体系,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2014年3月6号,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两会接受采访时介绍,《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三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近期将陆续出台。这三个文件,作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具体举措,其力度是空前的。即将推出的三项文化政策,对于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促进文化产业与资本的融合,以及促进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附加值,引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景明坤认为,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是每个国家发展产业时制定产业政策的基点。因此,实现制度和政策系统有机联动的创新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标签:;  ;  ;  

国际观察:两会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_文化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