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蒋琴

永州市中心医院 湖南 永州 425100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时间段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的患者中抽选86例,以“入院顺序”为原则分组,分别为常规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常规组行宫腔镜治疗,研究组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相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比常规组优,P<0.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在30-50岁女性群体中较为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贫血、白带增多、腹部包块等,且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情加重,发生退行性病变,不仅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危及到生命安全。临床针对子宫肌瘤多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开放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大,不利于术后恢复,近年来宫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减少患者痛苦,增强临床疗效。相关研究指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更高。基于此本文就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86例,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时间段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的患者中抽选86例,以“入院顺序”为原则分组,分别是常规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常规组年龄25-65岁区间,平均(45.63±5.42)岁。研究组年龄26-64岁区间,平均(45.72±5.53)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偏黏膜下肌瘤,瘤体直径大于等于8cm;(2)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家属知情。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凝血机制障碍者。采用统计学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可比性高。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前膀胱排空,给予患者全身麻醉,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阴道消毒,扩张宫颈,充分暴露宫颈,置入宫腔镜,采用0.5%葡萄糖溶液行宫腔灌注,观察宫腔内部病变情况,明确子宫肌瘤数量、位置、大小等,根据不同的子宫肌瘤类型行不同的手术摘除方法。手术完成后给予常规抗炎、缩宫治疗,指导患者定期复查[1]。

研究组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患者月经结束5d后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采取膀胱截石位,使用软垫将臀部垫高,采用窥阴器、宫颈扩张条扩张宫颈,置入宫腔镜,采用生理盐水行宫腔连续灌注,探查宫腔情况,穿刺腹腔行建立人工气腹,设置穿刺套管,置入腹腔镜,查看子宫、卵巢、附件情况,明确病灶大小、体积,位置等,充分剥离子宫黏连组织,使用拔杆、无齿抓钳将肠管拨开,在宫腔镜的引导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2]。

1.3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以n(%)形式录入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以()形式录入计量资料手术相关指标,行t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评价

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对比,研究组均比常规组优,P<0.05,如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比常规组低,P<0.05,如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良性肿瘤,主要临床症状为子宫出血、月经紊乱、腹部包块,且存在出尿急、尿频等现象,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易流产、不孕等情况,对女性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针对这一疾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有保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较为常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宫腹腔镜技术得到广泛,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创伤小、出血量少、对患者损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同时缩短了住院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对比,研究组均比常规组更好,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单纯宫腔镜手术治疗,容易发生遗漏,术后疾病复发率较高。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弥补了单一手术治疗的不足,手术视野好,减少感染的风险,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针对盆腔轻度黏连、肌瘤较大、尤其是位于子宫底部的肌瘤患者而言,实施宫腹腔镜可以较好的止血并减少副损伤,两者之间优势互补,发挥最佳治疗效果。在临床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宫腹腔镜技术,对患者所造成的损伤更小,手术时间少,相应的手术麻醉带来的不良影响更低,减少炎症应激,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疗效显著,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孔志伟,周美娟,全晓广.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8):957-958.

[2]马桂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8,31(20):90-91.

[3]苗应巧.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1):106-108.

论文作者:蒋琴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蒋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