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戴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单眼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农华,黄春玲

(武警广西总队医院眼科 广西 南宁 53500)

【摘要】目的:探讨夜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单眼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40例单眼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近视眼作为观察组,正常眼作为对照组,角膜塑形镜佩戴12个月后比较两组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变化量。结果:观察组屈光度变化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眼轴长度变化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角膜曲率变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夜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控制青少年单眼近视,提高视力,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近视;角膜塑形镜;屈光度

【中图分类号】R7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106-0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用眼习惯和用眼频率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极大的增加了眼睛的负荷,导致近视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急速上升的趋势[1]。有相关研究[2]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高达27.63%~53.8%,且发病率还在不断的上升。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非创伤性视力矫正方式,近年来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得到了推广。目前临床上大多数报道均为双眼近视青少年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控制的临床疗效,缺乏单眼近视的临床观察,本研究选择单眼佩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角膜塑形镜对单眼近视的临床效果,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医院眼科门诊接受单眼角膜塑形镜治疗的单眼近视青少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7~15岁。将接受治疗的近视40眼作为观察组,未接受治疗的正常4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各40眼。观察组佩戴角膜塑形镜前球镜度数为-1.20~-4.70D,柱镜度数为0~-1.50D,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3.25±1.33D;对照组佩戴角膜塑形镜前球镜度数为-0.50~+0.75D,柱镜度数为0~-0.50D,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0.25±0.45D,对照组裸眼视力均在1.0以上,不做任何处理。

1.2 纳入标准

(1)年龄7~15岁;(2)初诊者;(3)无角膜塑形镜验配禁忌症,如严重干眼、活动性炎症、角膜变性、睑板腺功能障碍等;(4)矫正视力≥1.0;(5)排除斜弱视患者;(6)排除既往眼科手术史患者;(7)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8)不能接受随访者;(9)排除青光眼患者;(10)排除角膜病变患者。本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及其家长均知情同意,并上报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备案。

1.3 方法

患者就诊后,仔细询问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用眼习惯等;裂隙灯检查患者眼前节生理状态,检查结膜、眼睑、角膜及泪液情况,排除角膜塑形镜佩戴禁忌症,行眼后段检查排除眼底病变。按照角膜地形图试戴角膜塑形镜,荧光染色,裂隙灯下评估镜片活动度和位置,确定参数。所有入选患者均佩戴同一品牌角膜塑形镜,于夜间佩戴持续8~10h,定期复查。复查时检查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应用电脑验光仪器检查屈光度,瞳孔缩小后采用主觉验光复检,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器检查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的测量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佩戴角膜塑形镜12月后复查观察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12月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变化量,观察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变化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角膜曲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近视是现代影响全世界范围内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其学习能力,影响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质量[3]。因此尽早矫正并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预防价值。

青少年近视是由于眼光学屈光力和眼轴长度不匹配导致的,眼轴长度过长称为轴性近视,屈光力超出范围称为屈光性近视,由于眼轴长度延长可能发展为病理学近视,因此眼轴长度的变化常常被作为临床评价近视控制效果的主要指标[5]。眼角膜屈光力是眼屈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上常用的监测指标。

角膜塑形镜通过一系列特殊设计的角膜接触镜使得角膜弧度逐渐变平,达到提高裸眼视力、降低近视度数的目的,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治疗方式。角膜塑形镜采用夜戴方式,白天能够维持较好的视力,可在短期内降低近视度数,显著提高视力。

近年来,关于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研究很多,甚至有很多前瞻性研究,但这些研究多针对双眼近视患者,对于单眼近视应用角膜塑形镜治疗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将患者正常眼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完美匹配了患者用眼符合、用眼习惯、户外活动等多种相关因素,将研究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可信度高。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变化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角膜塑形镜在近视控制和视力矫正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延缓眼轴增长。本研究比较两组各项数据变化量而不是实际长度,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的实际量微乎其微;(2)相关研究表明即使各项数据实际变化较大,仍难以发现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夜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控制青少年单眼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临床疗效满意,但本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地域限制性较大,研究时间短,仍有待大样本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结论。

【参考文献】

[1]康丽.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及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13(15):54.

[2]田青山,刘太祥.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8):234.

[3]刘怡君.角膜塑形镜对当今控制青少年近视的作用[J].健康前沿,2019,28(1):286.

[4]詹立辉,马艳辉,董月,等.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131.

论文作者:农华,黄春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夜戴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单眼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农华,黄春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