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论文_孙英兰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论文_孙英兰

深圳市广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不仅限于遮风挡雨,而是追求设计的新颖、时尚。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要重视建筑本身所具备的创新性和可拓展思维模式,对设计进行完善、改进,成为潮流的开拓者,完成建筑设计的推陈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的设计较为复杂,它需要设计师对创新学、思维科学、建筑学等知识掌握扎实,且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文基于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展开论述,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

一、建筑设计的创新动力

建筑设计的创新动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首先是在人的感官中进行求新。人是一种感官动物,如果对于一件看久了的事物,就会表现出厌烦的情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产生对以往的事物念旧的感觉。因此建筑设计师可以抓住人的这一感官特性设计出能够让人们感觉心灵愉悦的建筑,而不是会有审美疲劳的作品。其次是在环境的改变中进行求新。随着环境的改变,人对建筑物会有不同的要求与看法,这就促使建筑设计师根据新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自然因素来设计出能符合环境变化的建筑物。最后是设计师的自我改进。建筑设计师的自我改进是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的主要动力,广大建筑设计师虽然以做出最好的设计为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往往很难将其做好,即使能够做到最好,也只是短暂的最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物的要求又会新的改变以及新的看法出现,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要以自我改进为动力,不断完善自身,从根本上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建筑作品。

二、建筑设计创新性

(一)逆向思维模式与建筑的设计创新

逆向思维模式是可拓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逆向思维指的是以正常方向相反的思路考虑问题,该思维模式打破原有思维,是创新的一种思维模式。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不仅可以从正面考虑问题,也可以逆向思考,虽然不符合传统逻辑,但是经常能给人带来新思路和新观念。在创造学中也存在逆向思维方式,如原理逆向、属性逆向、方向逆向等,并且已经应用于实物和问题的创新中。可拓学中常用逆向思维包含:利用反物元、非物元、逆蕴涵等思维模式,便于人们学习、理解和利用。此时部分建筑设计中已经应用到了逆向思维,但是因为设计思路不是很清晰,需要可拓学的原理及方法对建筑设计创新进行分析。下面列举一个逆向思维模式对建筑设计创新的例子,一个日本建筑设计师设计老年人居住的房屋时,考虑到如果在室内设计扶手,可能会让很多老年人有自卑心态,还影响房屋的美感,所以利用装饰架和柜子来代替扶手,不仅美观而且避免使老年人出现自卑心里,这里该设计师就是利用了非物元的逆向思维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果是错层住宅室内楼梯的建筑物,也可以使用逆向思维模式,并且效果也会很好。采用传统模式是将楼梯、平台栏杆和篮板固定,这种设计不能使室内空间更加活跃,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设计师可以将楼梯设计为活动的,楼梯利用木材制作,平台栏板材质选择玻璃,位置都是灵活的,这样室内空间布局则更加生动。

(二)菱形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菱形思维模式包括了两个阶段,分别是发散性思维阶段和收敛性思维阶段,其中发散性思维阶段属于第一阶段,而收敛性思维阶段则属于第二阶段。从“发散”到“收敛”的思维被称为一级菱形思维,从“发散”到“收敛”到“再发散”到“再收敛”……的思维称之为多级菱形思维。菱形思维模式是人们对于建筑创新模式的新认识,更符合人们在建筑设计时的思维过程。但是,菱形思维模式在应用中应该注重一些问题,比如说要明确在设计当中出现的问题的目的,只有了解了建筑设计的目的才能够使设计不至于“偏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出建筑的创新性,新时代是个讲究创新的时代,设计出来的建筑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创新思想;对建筑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关注的是其实用性,提高建筑设计的可操作性。对于建筑的设计若是一味地讲究创新,脱离实际,那么该项设计必定是失败的设计。例如,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其设计不仅仅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更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能。在整体的布局上,借助于水面,巧妙地将博物馆与拙政园、忠王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诠释和继承了拙政园和忠王府的建筑风格和理念,最大限度地将自然与建筑融合在一起。

三、建筑设计创新走向可拓性的优势

可拓思维是可拓建设设计创新的基础,其内在机理在于,依托启发式、逻辑性的分析,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主导设计的各个因素之间寻求相关性,通过设计条件的整合,使目标、对象、条件等建筑设计创新构筑要素变得条理而具体,从而在解决建筑设计中的价值、矛盾、条件问题体现创新性,使建筑设计创新走向理性化、稳定化和效率化。系统性、效率性和稳定性是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的优势。具体来说,在系统性上,建筑设计创新可拓化通过对构筑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创新的各系统因素的分析和变换,来理顺创新思路,通过界定问题,可拓性的分析、变换、评价,来达成思维的系统性。在效率性上,建筑设计创新走向可拓性大大的提升了创新的效率,使创新这一需要借助灵感和非理性因素的行为更加趋向理性化。可拓思维以其良好的理性的思维模式为建筑设计创新过程提供了层次化、条理化的可能,这种思维不但减少了偶然性的侥幸心理,还减少了设计的随意与盲目性,更加突出的是创新的稳定性。可拓思维模式采用形式化的推到启发创新机制,可以科学地分析对象、目标、条件等,进而规避创新中出现地顿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因素。

四、结语

总之,可拓思维模式在今后建筑设计中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可拓性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设计师可以通过逆向思维、菱形思维等方式完成设计创新,让居住者眼前一亮,在居住时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建筑设计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在可拓思维模式下不断进行思维发散,寻找创新灵感,再运用自身积累的经验,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建筑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并且建筑设计师要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多方位涉猎有关建筑创新的资料,努力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肖剑平.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76+113.

[2]吴亚东.试论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可拓思维模式[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81-82.

[3]付亚东.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2):27-28

论文作者:孙英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论文_孙英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