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托乡镇企业发展我区小城镇_小城镇论文

论依托乡镇企业发展我区小城镇_小城镇论文

浅议依靠乡镇企业发展我区小城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我区论文,小城镇论文,乡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未来城镇化是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根本方向的,而这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变目前暂时性的农业剩余人口流动为有序、平稳的人口迁移,让部分已实现职业转移的农村非农劳动者进入城镇,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国际经验又告诫我们,市场经济愈发展,愈要重视城镇经济发展,重视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然而,究竟目前我区怎样实现城镇化?在此拟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我区的实际,探讨提出依靠乡镇企业发展我区小城镇这条可行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依靠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的繁荣是我国的一条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各地的乡镇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得到了发展,而尤以东部沿海一带为甚。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确确实实带动了这些地方小城镇的繁荣,因此,十多年的改革实践说明,发展乡镇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成功之路。

1.乡镇企业推动农村人口的相对集中。乡镇企业是小城镇扩大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乡镇在小城镇的发展,使周围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就业;这些人员的到来,增加了城镇的人口量和社会活动,并且其中有相当部分人员随企业和发展及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渐脱离土地进镇落户,由钟摆式人口变为自带口粮,自找职业的新型城镇居民。人口流量的增大和新移民的到来,伴随着新增人口生产、生活的消费需要,刺激了城镇的其他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又促使城镇吸收更多农民剩余劳动力进城。如此的循环效应作用,使城镇的人口数量伴随乡镇企业的发展不断壮大起来,从而形成小城镇人口规模的发展。

2.乡镇企业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来源。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加速城镇化的头等重要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仍较贫穷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仅靠耕种土地很难使大多数农民得以致富,更不可能积累较多资金来实现城镇化,而靠国家投资在全国农村推动城镇化是不现实的。然而围绕二、三产业兴办起来的乡镇企业却能为小城镇发展积累较多的资金和物质,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通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乡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以后,农民自筹资金2亿元,建起了3万人的小镇。这种例子在沿海发达地区较普遍。

3.乡镇企业发展推动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是小城镇提高基础设施的驱动力。乡镇企业在小城镇的发展,要求有繁华的市场、便利的交通,灵通的信息,以及为商品生产和交换服务的其它条件。这样,又刺激了小城镇的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修缮业等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推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它日益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小城镇。

4.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的积累是镇的财政来源的主要途径,雄厚的资金保证促进了城镇人口、功能设施、管理水平的发展,也改变了小城镇的人口结构。小城镇各种就业人员通过适应乡镇企业这多种形式的商品经济,使自己的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发挥和锻炼,并逐步获得商品经济的知识和观念,自觉开始了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提高了人口素质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集镇的繁荣,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交通、商业、建筑、通讯配套发展,这就必然要求对这些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总之,通过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促进了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5.我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强有力的增长点,推动了部分地区城镇化发展。“八五”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一时期是我区乡镇企业发展最好的时期。1995年与1990年相比,全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由104.9亿元增加到2798亿元,翻了4番多;实现总产值由74.3亿元,占全区国内总产值的37.98%。乡镇企业不仅加快了发展、而且扩大了规模,形成了一批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过5亿元的乡镇,过亿元的村和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确实推动了我区不少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尤其是玉林地区和钦州市。总之,从我国各地区和我区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哪个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好、哪个地区城镇化程度就高,小城镇就比较繁荣。依靠发展乡镇企业来推动小城镇繁荣,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二、我区小城镇发展不快的最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与全国许多省、市相比,广西的城镇化水平是较低的,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我区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城镇化缺乏有力的经济后盾。我区城镇化水平低的原因具体表现在:

1.乡镇企业分散布局、规模小、水平低,不处于小城镇发展。多年来,我区乡镇企业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分散布局的状况,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规模上、水平上看都比较落后,基本是“乡办企业在乡,村办企业在村,户办企业在户”。这种分散布局阻碍乡镇企业的自身发展,其主要表现在:(1)不能从外部获得利用城镇基础设施的便利。孤立分布在各村庄的乡镇企业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供电、供水、供热、交通等一系列外部设施问题,自然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取得满意的社会经济效益。(2)难以达到企业内部经济规模。“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受技术、资金的限制,许多企业难以达到从技术上应有的最佳规模,从而使企业规模难以扩大,技改和分工不能顺畅进行,企业层次难以得到大的提高。(3)企业无法获得聚集规模经济。每个乡镇企业都可以因企业接近而改善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节省运输费用和流通时间从中受益,这种利益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布局无法享受的。总之,我区乡镇企业分散布局现象使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不利于我区小城镇的发展。

2.乡镇企业发展起点低、起步晚,使小城镇发展的速度较慢。我区乡镇企业发展自己与自己纵向比,成绩大,但与先进省、市和发达地区横向比,差别大。全区乡镇企业总的讲起点低、规模小,多数处在粗放经营阶段;有的地方起步迟,发展慢,还有一批乡镇和少数县,乡镇企业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有相当一批村是乡镇企业“空壳村”;绝大多数乡镇企业人才缺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上不去,竞争力差;乡镇企业改革有待深入,特别是乡镇办和村办企业,相当部分机制不活,职工积极性不高,“三乱”没能有效遏制,企业负担重;从认识上讲,有的满足于现状,有的还没有从市场经济条件和自身优势中找到发展路子,信心不足,这两种情况都造成了动力不足。

3.乡镇企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全区各地城镇化水平差异大。我区乡镇企业的地区发展东西部差距悬殊。这种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发展的水平绝对差异;其二是增长速度的差异。就我区东西部地区而言,与全国情况极为相似,也是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玉林、梧州、钦州地区以及南宁、柳州地区的部分县(市),与百色、河池地区相比,不论是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或是乡镇企业增长速度,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地区差异将进一步扩大,“马太效应”将更为明显。我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地区差异呢?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东部地区乡镇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农业比较发达,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储蓄率也相对较高,从而形成了一个资金比较充裕、金融机构比较完善和融资手段多样化的金融环境,使乡镇企业能得到宝贵的资金支持和融资上的各种便利。第二、东部地区背靠广东、海南、沿海、沿江,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大大优于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通过吸收外资获得了乡镇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大量资本,玉林、梧州、北海、防城、钦州等乃是一个典型的“珠江模式”。第三,东部地区城市工业本身就很发达,城市相对集中,其农村受城市国有工业扩散和辐射的影响比较大,而给予乡镇企业在设备、技术,特别是部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如“南郊模式”的邕宁大沙田经济走廊就非常典型。我区西部百色、河池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比较差,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较低,资金匮乏,因而,乡镇企业的发展不可能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和融资上的便利。再加上城市工业基础薄弱、城市数量少、交通极不便利,特别是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各类人才缺乏,造成了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远不如东部发达地区。

三、我区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应注意解决好几方面问题

1.引导乡镇企业相对向小城镇集中。对农民投资采取优惠政策。有计划的限制乡镇企业在一般乡村的发展,鼓励和促进农民进入小城镇开办企业。政府部门在乡镇企业的迁入,建房、经营场地和生活待遇上提供方便,并保障其合法权益,提高农民进入小城镇办企业的积极性。

2.突破封闭的社区界限,使乡镇企业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流通和重组。突破社区封闭格局,减少乡镇企业非经济行为,激发乡镇企业行动主体的能动性,应成为投资政策与分配政策的基本取向,乡镇企业组织体制的股份化与适当而有力的政府干预应结合起来,使企业能够在较大空间内谋求自我发展。

3.改革户籍管理体制,完善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国家总体户籍制度改革,应为考虑逐步取消户籍差别所带来的不平等待遇,放宽变动限制。在国家户籍管理法规没有改变之前,各地政府对当前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可按国家关于自理口粮户口的办法进行登记,并以住房、生活基础为落户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改变身份,使其逐步享受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教育,就业等待遇。此外,应允许农民自由购买商品房,自己解决就业,与城镇居民“同存”。小城镇的户籍改革,是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搞活小城镇的重要措施。

4.改变国家单一的投资局面,使小城镇建设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小城镇建设应广开渠道,从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为此,可以通过政策导向,调动乡镇企业农民的积极性,形成与乡镇企业和农民为主体的多方面投资机制。如在基础设施方面,实行商品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对进城居住农民征收适当的增容费和城镇建设配套费等。

5.加强小城镇的规划与管理。小城镇的规划可以避免建设上的不协调和盲目,改善环境,防止污染,也可避免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小城镇更好的发挥聚集和辐射功能。小城镇的规划要立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到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和集贸市场的建设,有利于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方便。此外,鉴于当前小城镇内乡镇企业和各类市场发展活跃,因此,小城镇的规划应提高弹性和应变能力,增加规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6.小城镇建设要分批有重点地进行。小城镇建设要避免“一窝蜂”、一拥而上,应坚持有重点、有计划、分批地进行。这就要求用经济手段对那些条件好的重点建设的小城镇在建设上给予优惠,供水、供电优先安排,使乡镇企业适当向这些城镇集中,以使城镇建设努力达到合理规模,从而通过这小城镇的带动,形成合理的小城镇规模体系,为中国农村城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7.要重视发展我区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目前我区东、南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较好,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百色、河池、桂北部分贫困地区非常落后。因此,要改变这种不平衡状况,应在中西部地区下大力气,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要采取东西合作的方法,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主动与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和企业结成对子,优势互补,真诚合作,共同发展;主动接受东部地区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做好东联西进,外引内联工作。鼓励发达地区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的中、西部及贫困地区投资办厂,支持和帮助其发展。以解决地区之间的差距,使贫困地区迎头赶上,以提高全区乡镇企业的整体实力,推动全区城镇化发展。

标签:;  ;  ;  ;  ;  ;  

论依托乡镇企业发展我区小城镇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