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辅导的思考_家教论文

关于辅导的思考_家教论文

关于家教的沉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沉思论文,家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教只是父母决定的,与孩子无关吗?家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超前教育?家教能有效地“治理”顽皮的学生?有文凭就一定能做好家庭老师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初中生中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一、预备年级学生请家教80%是为了“补差”,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请家教67%是为了课内功课的提高和超前,17%是课外知识的强化和补充,16%是补差。二、预备年级学生请的家教老师92%是外校的,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占了85%;初一学生请的家教老师90.3%是外校的,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占58%;初二年级学生请的家教老师57%是本校的,年龄在30—40之间的占了50%,20—30岁的占33%,50岁以上的为17%。三、家教辅导的学生有56.8%的学生认为请家教没有必要,18.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1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根据上述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又找了个别请家教的学生进行了电话采访。从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家教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目前请家教基本上都是由父母作主决定的,孩子没有发言权。孩子:家长认为这是大人的事,没有必要经过我们同意,更没有必要与我们商量。其实,要想得到家教的预期效果,学生与老师的“缘分”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关键,兴趣越浓求知欲就越强,思维就活,家教的效果也就更好。第二,有些家长认为,家教的目的就是把老师上课没有教的内容先教,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班级里永远处于领先地位。我们认为,超前教育容易使孩子对学校的正规教育不感兴趣,对老师上课无所谓,不专心,自以为已经学过了,这样到头来会适得其反。第三,“父母帮我们请家教,是为了找个很凶的人来管住我们,家长会对老师说我们很顽皮,是学校的差生,让老师好好地‘治治’我们……”一个学生这样讲。岂不知,家长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这样的家教会有帮助吗?

笔者认为,要想使家教收到应有的效果,家长不妨可以在这几方面加以考虑。首先是在请家教之前与孩子一起商量并确定家教的门数,然后,家长,老师、学生三方一起来制订家教计划,使家教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其次,所请的家教老师最好是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在校高年级师范生或退休老教师,他们不仅具有文化知识、教学经验,也懂得教学技巧。

标签:;  ;  

关于辅导的思考_家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