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意识十论_世界主义论文

真理意识十论_世界主义论文

真理意识十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理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真理意识是人们关于真理的意识,是人们对于真理的态度、观念、信念等等心理品质的集合。真理意识的层次和性质,内在地规定着人们掌握真理、运用和发展真理的进程和状态,内在地规定了真理的现实运动和现实价值。因为,真理意识是真理向实践运动、真理自身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中介环节。是人们掌握和运用真理、拓展和发展实践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发展真理、深入实践的极其重要的内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新时期,一些人真理意识淡化,甚至出现了错误,严重影响了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认真研究真理意识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同时更具有重要的实践论意义。本文从十个方面简述真理意识的内涵,以期促进同仁们更深入地研究。

一、真理意识是人们客观认识真理,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

何谓真理?唯物论者认为真理是人们关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人们的主观对现实的客观反映;真理是生成的,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是先天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唯心论者却认为真理是人们先天具有的意识,是先验存在的关于现实的观念;真理具有永恒的性质,现实的运动只不过是其外在的形式;实践只是真理运动的一个中介。唯心论者对于真理的解释,要么归结为绝对理念、天理、上帝,要么归结为自我意识、自我、心。他们把真理局限在主观的领域,从纯粹主观的意义去解释真理,使真理成为生于主观、存在于主观的意识存在物。如此循环于主观意识领域。真理失去了指向、失去了生成的契机和存在发展的基础与动力。真理只具有单纯的主观片面性,在现实面前,便显得苍白无力。没有现实的价值展现运动。实际上,这样的真理根本不是什么真理,也是并不存在的。这样的真理意识,由于其是对虚幻的真理的意识,因而是没有根据的,没有现实价值的。

正确的真理意识,是关于真理与现实相统一的意识。在这种意识里,真理是现实运动的观念反映,现实运动是真理的客观内容,没有现实的运动,便没有现实的真理。同时,人的思想意识的特性,又决定了真理是现实运动的观念前提,真理对现实运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和内在激励作用,从而使得现实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真理逻辑的现实展开。所以,正确的真理意识,坚决反对唯心主义的真理主观论,坚持从真理与现实相统一的客观现实出发,来辩证理解真理的本意和现实的价值,从而使真理的意识和观念,牢牢地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

二、真理意识是人们真诚信仰真理,反对虚无主义的意识

虚无主义论者从相对的立场出发,并无限夸大相对的意义,从而不承认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真理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是偶然的,或然的,此一时,彼一时,没有什么稳定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标准,一切都是随意的,无意的。真理是决定论者的杜撰,是政治家的玩物,于是,真理只是虚无,是多余的概念。在虚无主义者那里,所谓真理意识,也即是没有真理的意识。

显然,这种意识是错误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有这种意识的人还不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时代里,在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新时期,社会结构大改组,社会利益大调整,社会价值观念大变化,各种思想意识碰撞更加激烈,变动性成为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有的人面对繁杂多变的社会手足无措,感到茫然,从而失去信心,失去对真理的真诚信仰,走向虚无主义。这种思想意识,有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建立,有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对此有高度的注意。

探求真理,是人的本性,肯定真理的存在,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必要前提,为着真理而勇敢拼搏无畏奋斗,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层次累进性和历史前进的时间延续性,说明了包括人类社会自身运动在内的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说明了人类关于这些客观世界的观念和意识具有真理性。如果人类的认识不具有真理性,根本不存在真理,那人类是如何和客观世界取得一致性,并在和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中使自己不断进步发展的呢?如果真理是虚无,那人们之间又是如何沟通交流,共同实现社会活动,从而使人成为人类的呢?就中国当代的现实来说,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没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吗?我国当代社会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之所以是可能的,是现实的,就因为它们是真理。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非但没有否定真理存在的可能性,反而更证明了真理具有伟大的现实力量。真理的存在及其展现,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对真理虚无主义的最好反驳,也是对真理究竟存在不存在的疑问的最好回答。

所以,正确的真理意识,是坚信真理存在、肯定真理作用的意识,是真诚信仰真理的心理意志品质,是坚决反对虚无主义的意识和信念。

三、真理意识是人们清晰辩识真理,反对折衷主义的意识

与否认一切真理存在的虚无主义不同,有的人采取折衷主义的立场,在真理与谬误的辨别问题上态度暖昧,认为真理与谬误没有什么区别,真理与谬误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有价值的,都应得到肯定,甚至认为判别真理与谬误再没有什么确定的标准,因而不必明确区分两者,更没必要肯定真理的价值而贬低谬误的作用。在这种真理意识指导下,人们在行动上便表现为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奋勇前进;左怕得罪张三右怕得罪李四,不敢坚持真理;上怕惹了领导下怕惹了群众,不敢大胆工作;内怕失去眼前利益外怕失去长远利益,不敢开拓进取;没有原则性,和稀泥,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行为。

改革开放的年代,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碰撞得更加激烈,斗争也更复杂,没有清醒的头脑,就很容易丧失立场,迷失方向。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是要有坚定的信念,越是要有正确的真理意识,提高辨别真理与谬误的能力,从而自觉坚持真理,为真理而奋斗。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场革命,而且是影响深远的内容深刻的革命。我们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由此而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艰苦过程,也是真理与谬误斗争的艰苦过程。折衷、妥协、改良、都无济于事,都只会葬送这个过程。惟有无畏的战斗、不懈的拼搏,才能达到如愿的目的。

正确的真理意识,是明晰辩识真理的意识,是真理与谬误对立的意识,是维护真理独立性的意识,也是选择真理、发现真理的意识。所以,正确的真理意识容不下折衷主义。实际上,正确真理意识的确立总是在反对折衷主义的同一过程中实现的,破与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清晰辨识真理,明白什么是真理,是我们要掌握和坚持的,什么不是真理,是我们要反对和抵制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我们行动的前提。革命导师曾一再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实践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

四、真理意识是人们积极掌握真理,反对经验主义的意识

有这么一种意识:认为真理固然重要,很有价值,我们承认这一点,但是掌握真理运用真理是政治家和大人物的事,与我们无关。我们自有我们具体的情况,真理不适合于我们。再说,我们不掌握真理不运用真理,不是也能干成事业,有时甚至干得更好吗?熟能生巧,有了经验就足够了,真理实际上只是好听的名词,是多余的。

这种经验主义的论调,存在于不少人的头脑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设年代,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都大大地加快,一些人价值观念出现滑坡、倾斜、倒退等现象,觉得什么真理、理想都没有价值,“理想理想,有钱就想”,眼光只盯着面前的利益,得过且过。甚至在机关里,由于干部考核制度的建立,废除终身制,使得一些人也进一步加重以急功近利的心理,把对真理的掌握视为浪费时间、虚度青春,于是,轻视理论学习,只凭兴趣和习惯办事,形成了官僚式的机关工作作风,社会影响很不好。

改革开放深度的加强,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凭经验办事,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经验固然是真理的重要来源之一,经验里包含着丰富的真理的因素。但是,经验总是个别的,一般性只是隐藏在其中。真理与经验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经验以个别存在的形式反映着一般,而真理却以一般的特征概括着个别;经验具有借鉴作用,而真理却具有指导作用。所以,仅凭经验是不够的。不仅如此,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里,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使得经验的借鉴作用越来越小,甚至连经验的含义也要重新解释,从而使得经验主义的市场也越来越小。

以经验代替真理,抹杀了个别与一般的区别,降低了真理的价值,也损害了经验应有的地位。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实践论者;但是,我们却反对过份夸大经验作用而贬低真理作用的经验主义,因为我们是辩证论者。我们要树立的真理意识,是积极掌握真理的意识,是积极使真理获取每一位主体个别形式的内在趋动,同时也是使每一位主体自觉摆脱自己单纯主观片面性而获取客观一致性的内在提升。是使自己成为真理的拥有者、实现者的愿望取向,是使自己成为以个体形式存在的真理现实形式的价值趋动,是使自己超越自己的当下现实走向理想未来的心理运动,是自己永远趋向真理、提高自我、超越既有经验的不息的过程。所以,真理意识反对狭隘的经验主义,但是,经验却是展现和丰富真理意识的一个必要环节。真理意识,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不断拥有新经验,不断超越经验的意识,就是自觉使经验上升到真理,自觉掌握真理的意识。

五、真理意识是人们勇敢探索真理,反对保守主义的意识

人们虽然掌握了世界运动发展的许多真理,但是,人们却远远没有穷尽世界,也不可能穷尽世界。世界无限运动变化的本性,决定了关于世界的真理也必然无限地发展。不存在绝对真理,任何真理也没有绝对的状态,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处于具体的矛盾运动过程中。 所以,不断地探索新领域、发展新真理,便是人们永恒的任务。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自觉地完成这个任务,现实的社会形态也并不能为每个人完成这个任务提供全部的保证。社会生活中有不少因素在制约着人们,限制着人们探索真理的自由,同时,一些人也由此丧失斗志,放弃主观的努力,不敢也不想闯“禁区”,成为保守主义者。保守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不愿改变现实,维护现状,害怕当前的现实被改造,害怕现实出现新面貌,其实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在他们的意识里,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存在的都是真理。

这种把真理与现实状态相混淆的意识,显然是错误的。真理固然反映着现实,现实也反映着真理,但是真理不是现实全部,现实中有许多非真理的成份和因素。现实是必然与偶然的复杂统一,真理就是要通过众多的偶然展现必然,显现现实发展的逻辑。现实是众多矛盾的集合体,真理就是要揭示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人们解决矛盾指明方向。就其本性来说,真理是超越现实的,永远向着明天,永远是新的,因此,同反对改变现实的保守主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真理容不下保守主义。十多年来,我们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大胆创新,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践证明,这是真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一真理的最高理论形式。试想,如果我们没有大胆探索创新的勇气和行动,因循守旧,做保守主义者,我们能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吗?我们能有今天的真理吗?

六、真理意识是人们主动宣传真理,反对自然主义的意识

真理是关于现实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认识,真理之所以对现实具有指导作用,主要也就源于这种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将真理性认识转变成人们的真理性实践,从而发挥真理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却不是十分简单的。这里有许多的环节和过程,其中,积极主动地宣传真理,使真理被更多的人们所掌握,成为众多人们自觉的意识,便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真理普遍性作用的发挥,首先取决于真理意识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一种真理要充分发挥其普遍性的作用,首先就要普遍地宣传,在普遍的意义上,成为人们决策和行动的前提、依据、出发点。真理实践普遍性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真理认识普遍性的掌握。积极主动宣传真理,使真理的认识具有社会普遍性,是发挥真理必然性作用的重要环节,是发挥真理普遍性作用的重要过程,也是我们要树立的正确真理意识的极其重要的内容。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金子都会发光的。真理既然是真理,总是有价值的,不宣传也是真理,真理会自然发生作用的,不必大张旗鼓地宣传。这是典型的自然主义观点。真理向实践的运动,被视为纯自然的过程,被视为无需主观努力的纯客观的运动。

诚然,真理既然是真理,它自有转向实践的逻辑,这个逻辑具有客观性和自然性。但是,真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对世界的逻辑认识,是主观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运动过程,同样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要使实践活动成为真理指导下的活动,重要的是要使实践主体认识掌握真理,自觉地使实践活动成为真理逻辑的现实展开,在这里,真理转化为实践的程度,取决于实践主体认识掌握真理的程度,实践主体的真理性素质,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要提高实践主体的的真理品味,就要求实践主体加强学习,掌握真理。真理往往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如果不去主动积极地向实践主体宣传,使其成为实践主体群体的共同意识,真理就很难由意识观念的领域进入社会实践的领域,就很难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真理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主体的积极宣传活动,离不开社会性的学习掌握活动。那种从自然主义观点出发来理解真理作用的发挥,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只能阻碍真理作用的正常发挥。只能使真理脱离现实成为无用的东西。只有通过大力宣传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实践主体自觉地用真理武装头脑,真理的伟大作用才有可能得到现实的明证,真理才会象金子一样在现实中发光。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才进一步提出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使更多的人们理解掌握它,成为亿万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共同指导思想。所以,真理意识也是积极宣传真理的意识。

七、真理意识是人们坚决捍卫真理,反对实用主义的意识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但它们是通过系统性而实现的。或者说,任何真理都是系统的存在,它既是客观世界系统性的正确反映,又是主观世界系统性的具体体现,是主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种种努力的系统过程的系统概括。真理是系统运动的产物,是系统的存在。因此,真理的意义也只有在系统的意义上才会被准确地理解,破坏这个系统,破坏真理的系统价值定位,真理就会发生性质的变化。所以,保持这种系统性,是真理存在的保证;坚持这种系统性,是真理发展的动力。正确的真理意识,是关于真理系统性的意识,是捍卫真理系统性、反对破坏真理系统性的意识,是保卫真理完整性、反对随意割裂的意识。

实用主义者则恰恰相反,他们无视真理的系统本性,认为什么满足自己的需要、什么对自己有用,就是真理,至于这种满足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他人,则是不管的,对自己的有用性,是他们识别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真理便被当成为自己的行为作辩解的遁词,真理成了人人皆可用、时时处处皆可用的“万金油”。需要时,它是真理,不需要时,它又是谬误。

这种实用主义的真理意识,是对真理系统性的肢解,是对真理完整性的极大破坏。“文革”中相互咬斗的双方都手拿“红宝书”,以《毛主席语录》中的语句作为自己斗争的依据,都振振有词。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对毛主席的话语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把毛主席的话语当作自己行动的理论注脚。这样做,严重地损害了毛泽东思想的应有地位,破坏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系统性。“文革”结束后,思想战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系统性出发,反对实用主义,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把毛泽东思想推进到新的阶段。

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我们要坚持真理,要保持真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就一定要反对实用主义,只有与实用主义作坚决不懈的斗争,真理才能保持自己的本性,才不至于变成真理反面的东西。我们要牢固树立的真理意识,就是坚决捍卫真理,反对实用主义的意识。

八、真理意识是人们自觉运用真理,反对形式主义的意识

人们学习掌握真理,目的是为了运用真理,改变现实,使现实具有更多的真理性。这种明确的指向性,是真理意识的重要内容。在真理意识里,自觉运用真理,自觉地将所学习掌握的真理与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并寻找结合点,尽可能地使真理成为自己实际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实内容,没有这一内容的真理意识,是不可靠的,至少也是不完整的。真理意识,是人们使真理成为自己的运动的意识,是自己自觉运用真理来指导自己活动的意识,是自己成为真理的操作运用者的意识。

形式主义者并不直接反对运用真理,相反,他们却表现出了运用真理的积极性。但是,他们的结果又怎样呢?表面上他们在运用真理,但实际上他们却根本没有运用真理,他们手忙脚乱,好像有行动,但却与真理相差甚远,真理仍然在他们的视野之外,真理并没有变成现实的运动。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运用真理的现实态度,并没有把真理真正运用到现实中。他们之所以也有行动,只是为了走过场,搞花架子,虚假地表明自己运用真理的态度。真理并没有在他们的头脑中真正扎根,并没有成为他们自觉的观念,并没有形成将真理真正变成为现实的动力,真理与现实是脱节的。现实中,一些领导好大喜功,热衷于搞轰动效应,夸大其词,虚张其功,这里作报告,那里去剪彩,表面很忙碌,实际上什么事也没做,什么成绩也没有,全是形式主义的东西,结果是害人害己,影响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形式主义,害人不浅,我们已深受其害。形式主义使真理变型,严重阻碍真理作用的发挥和真理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同形式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从而使真理作用的发挥真正落到实处,使真理走向实践道路更加顺畅。有了这样的真理意识,我们就能很好地提高自己运用真理的能力与水平,成为真正的真理运用者。

九、真理意识是人们具体实践真理,反对拿来主义的意识

真理是具体的,其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说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显然言过其实。既然如此,我们将真理变为实践时,就必然要经过一个真理再创造的过程,即把普遍性的真理创造为自己特殊性的真理,使普遍性的真理获得特殊的形式,同时也使自己特殊性的现实获得普通性的内容。这样,真理就不再是外在的,而是现实地内在的,是真正被掌握的。也只有这样,真理才能真正成为实践,在实践展开的过程中发挥着内在导引的作用。

拿来主义者却不想花这番功夫,他们以为将真理照搬过来就行了,至于自己的特殊性却全然不顾。他们也不思考真理的具体性,不思考真理作用发挥的具体性。他们把真理拿过来,贴上自己的标签,就万事大吉了,以为这样就是在实践真理,就能使真理成为实践的指南,就能获取实践的成功,但实际结果却只能是相反的。拿来主义者在现实面前总会碰得头破血流,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反受损失。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段话,是对拿来主义的最好批判,也是对具体实践真理,形成有内容的真理意识的最好说明。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运动雄辩地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实际上,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很好地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也很好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可见,反对拿来主义,创造性的实践真理,树立正确的真理意识,对于坚持真理、拓展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十、真理意识是人们辩证发展真理,反对教条主义的意识

真理是过程。真理产生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又伴随事物的发展过程而不断地发展。真理从来都是过程中的真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不存在什么永恒的真理。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根据变化着的实际,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从而不停地发展真理。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继承真理中适应时代发展、对时代前进仍然具有指导作用的内容,同时也在这原则指导下,更好地提炼时代精神和现实特质,使真理具有更多的时代内容。这样,真理就扬弃了过时的内容,改造了先前的形式,从而充实了新的内容,获得了新的形式,成为时代的真理,于是,真理便得到了辩证的积极的发展。

我们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恩格斯曾不止一次说过: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列宁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同志也多次强调过这些思想。正因为他们都反对教条主义,主张在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仍然放着光芒,才有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曾称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是邓小平同志思想和行动的主要特征。他从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中审视中国的命运,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勾画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时代化、现实化、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获得新的生命。所以我们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以他号召我们提倡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

教条主义使人们成为静态真理的俘虏,使人们面向本本,面向条条框框,面向已逝的过去。它导引的不是真理的发展,而是真理的终结,不是真理指导实践,而是真理破坏实践,因为真理被它扭曲了。教条主义违背真理的本性,相悖真理的精神,因而是对真理的破坏、扼杀。真理的本性是不断的发展,是不息的过程,真理的精神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地前进。

所以,正确的真理意识,是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发展真理、反对教条主义的意识,是真理自身超越的意识。教条主义以坚持真理的面目出现,具有欺骗性。我们必须彻底地清算教条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自觉地树立并增强辩证发展真理的意识,才能真正成为真理的拥有者、创造者。

以上十个方面,是关于真理意识的初步界定,要分析研究真理意识的重要作用,还需做大量的探索工作。我们认为,深入研究真理意识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  ;  ;  ;  ;  

真理意识十论_世界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