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探讨论文_周桂苹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护理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1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术后妇科肿瘤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干预模式。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妇科肿瘤;术后;生活质量;复发率

妇科肿瘤是一种常见女性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一般均会对患者的身体、情绪等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学结构的不断完善,妇科肿瘤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手术切除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1]。在手术治疗中,存在着术中风险、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均会影响患者的康复,为此,一定要重视患者的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同时更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护理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27-55岁之间,发病类型有:子宫肌瘤20例,卵巢囊肿15例,宫颈癌10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9-57岁之间,发病类型有:子宫肌瘤22例,卵巢囊肿16例,宫颈癌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其具体做法如下:①术前干预。进行常规护理,如阴道冲洗、留置导尿管等。②术后干预。监测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完善反馈工作;确保操作的无菌环境;定期换药;指导患者翻身、按摩;提醒患者运动。③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的时候,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并且告知服药情况与复查时间。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其具体做法如下:①术前干预。在肿瘤手术之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并且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讲解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例如根据病情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前需注意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术后疼痛的时间及原因,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为患者手术顺利提供保障。②术后干预。在术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予以观察,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马上进行处理,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帮助患者展开身体锻炼,提高患者的机体功能[2]。此外,积极和患者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使患者早日康复。③出院指导与随访。在患者出院之前,责任护士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恢复措施,并且叮嘱患者定期复查,6个月后随访患者的病情状况。护理人员要满足患者家属了解病情的要求,并充分利用此机会进行宣教。特别其丈夫应了解术后性生活的知识,丈夫的体贴、家人的关心对患者术后心理影响极大。告知患者科室联系方式,有助于患者进行电话咨询。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面部表情、治疗态度、食欲、睡眠、精神等方面的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

1.4统计分析

临床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4例,复发率为17.8%,对照组患者复发25例,复发率为55.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患者对术后护理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要求,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满足每一位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此,提出了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其主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手术方法,制定术前到术后的全过程护理计划,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3]。

在本组研究中,通过对术后患者面部表情、治疗态度、食欲、睡眠、精神等方面的评分,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明确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影响。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可以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非常全面而实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减少了复发情况。

总而言之,对术后妇科肿瘤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同时在降低患者的焦虑性心理影响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使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下接受手术与其他治疗,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极少。同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切实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干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艳.妇科肿瘤患者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其术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22):240-240.

[2]马菊.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19):233-234.

[3]黄辉英,曾彩华,黄新银,等.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32(06):156,158.

[4]张素花.妇科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91-194.

[5]张明星.焦虑对妇科良性肿瘤术后康复的影响与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24):35-36.

[6]杨红.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39-140.

[7]瞿金娥,妇科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1,18(10):18231.

[8]兰大华,谭文霞,王林娟.恶性肿瘤患者DC-CIK治疗的269例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12,41(11):1078-1080.

[9]徐建平,王彦林,罗慧娟.妇科手术前后焦虑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1,12(6):6551

[10]陈萍,李莎莎,张庆.质控小组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2,41(11):1125-1127.

论文作者:周桂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探讨论文_周桂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