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工岛重力式沉箱码头基床细平施工工艺的改良论文_王达,陈默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6

摘要:在重力式沉箱码头基床细平施工中,采用传统的基床细平工艺存在的诸多的问题:1、潜水员在海下消耗大量的体力和时间;2、细平精度差;3、经济效益低。由以上原因,笔者对传统的基床细平工艺进行改,采用新型的混凝土支墩改良的混凝土支墩方便潜水员调节标高,潜水员一手扶着水深测杆,一手调节标高,与岸上测量人员同步对话,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体力和时间,不仅可以提高基床细平的精度,还能提高潜水员海下工作效率,经济效益高。

关键词:重力式沉箱码头;基床细平;新型混凝土支墩

1、工程概况

某人工岛救援码头位于该人工岛北侧,基本功能是为本工程的桥、岛、隧,提供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或人员紧急转移等。此工程在施工期间作为临时重力式沉箱码头进行使用。

码头为重力式沉箱结构,以该人工岛北侧钢圆筒外边坡结构回填块石作为码头结构基础,即沉箱搁置在堤心块石上,沉箱下的堤心块石做夯实处理。

该码头前沿的停泊水域宽度为16m,该码头后方平台的宽度为24m,与阶梯状挡浪墙连接平行于码头前沿线方向地面坡度为0°,垂直于码头前沿线方向地面坡度控制在5‰。码头与人工岛交界处为挡浪墙,码头面与人工岛挡浪墙顶部通过台阶式挡浪墙连接。

基床细平之后,进行沉箱的安装,基床的细平质量,直接决定了沉箱安装的质量。基床细平不满足要求,则无法安装沉箱。

2、基床细平传统工艺

每根圆钢轨道的下边安放两个混凝土支墩(30cm x 30cm x 30cm),然后在混凝土支墩上,安放圆钢轨道,如图2.1所示。

图2.1 基床细平平面布置

采用水深测杆放置于圆钢轨道上,用水准仪测量圆钢轨道顶面标高。如果高度不满足要求,则在圆钢轨道下边塞不同厚度的钢板,采用不同厚度的钢板进行调节圆钢轨道的标高,使其标高满足要求,如图2.2所示。

图2.2 不同厚度的钢板调整圆钢轨道标高

3、基床细平传统工艺的改进

由于基床细平传统工艺由潜水员在海下进行操作,塞不同厚度的钢板来调整圆钢轨道的标高。潜水员在海下扶着水深测杆,将水深测杆放置于圆钢轨道到上,测量圆钢轨道的标高,岸上测量人员通过测量告诉潜水员误差,然后潜水员通过塞不同厚度的钢板,调整圆钢轨道的标高,毕竟钢板存在一定的厚度,无法精确调整标高。这个调整的过程,圆钢轨道容易移动位置,必须马上采用袋装碎石压住。此过程会花费潜水员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对潜水员来说危险就越大[1-2]。

抛弃原基床细平传统工艺中不同厚度的钢板,对混凝土支墩进行改进,如图3.1所示。

图3.1 改进的混凝土支墩

圆钢轨道放置于圆形钢板上,通过拧动把手,便可上下调节标高,岸上测量人员与海下潜水员通话,更方便潜水员调节标高,并且保证标高精度的要求。此次改进,操作简单,减少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间,提高潜水作业的安全保障,并提高水下基床细平的作业效率。

新型混凝土支墩的制作材料的主要包括:C30混凝土,预埋两根螺纹钢筋、两个螺母、一个长螺丝、薄圆钢板。采用薄圆钢板与一个螺母焊接,把手与长螺丝一端焊接,另一个螺母与两根钢筋焊接,该钢筋的两端与预埋的螺纹钢筋焊接。

4、基床细平测量标高数据分析

本次测量共计7个断面,每个断面测量9个点。所有的测量数据偏差值满足±1.5cm,《JTS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要求±5cm的细平误差[3],由此可以看出,改良后的混凝土支墩,可以将基床细平误差减小3倍以上,更好的保证了工程质量。

本工程要求基床的前肩至沉箱后踵预留1%倒坡。对离散点进行线性拟合,分析倒坡,如图4.1-4.7所示。

图4.1 断面0+000 图4.2 断面0+002

图4.3 断面0+004 图4.4 断面0+006

图4.5 断面0+008 图4.6 断面0+010

图4.7 断面0+012

断面0+000的六个点偏低,最后两个点偏高,导致线性拟合出来的斜率只有8.44%,说明在该断面影响范围内,中间标高偏低,两端偏高;断面0+002出现了两个异常值-0.013m和0.011,说明该两点的影响范围内不均匀;0+004断面存在三个点偏高,这三个点的影响范围内整体偏高,然而最后一个点偏低,说明这个点的影响范围内的整平的碎石不均匀,最后一个点出现了低洼处;0+006断面的5m点的位置,突然降低,偏差为-0.014m,说明该点的影响范围内偏低;0+008断面中间存在几个高点,导致了斜率达到了1.279%,说明该断面影响范围内,中部偏高;0+010断面整体效果可以,斜率达到了1.08%;0+012断面中间四个点偏低,说明该断面影响范围内中部较低,0+012断面的斜率为0.95%。以上7组数据的分析,其误差均满足要求。

通过对7组数据的分析,发现整体呈线性变化趋势,采用线性拟合,可以发现整体平均满足1%的倒坡要求,并且离散性较小。

两个沉箱交界处细平标高不能比设计标高高,也不能比设计标高底。如果比设计标高高,则会出现两个沉箱下部的接缝宽度符合要求,上部的接缝宽度较小,甚至可能紧贴着,接缝成正八字形,安装时造成沉箱的磕碰;如果比设计标高高,则会造成两个沉箱下部的接缝宽度符合要求,上部的接缝宽度太大,接缝成倒八字形。以上数据反映出在两个沉箱交接处的标高均匀,未出现异常值。然而《JTS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要求满足±5cm的细平误差,±5cm的细平误差比较大,相邻点最大差值为±10cm,这样的沉箱安装上去,会出现沉箱朝着某个方向倾斜,沉箱高度越大,则沉箱上部的倾斜值就越大。笔者对传统基床细平工艺进行改良,采用新型混凝土支墩,通过测量数据显示,所有数据均满足±1.5cm的误差,因此,相邻点的最大差值为±3cm。细平标高误差±3cm和±10cm相比,细平标高误差减少了三倍以上。因此,此新型混凝土支墩完全适用于重力式沉箱码头基床细平的施工,此方法可行、高效和节约成本。

5、结论

(1)基床细平的传统工艺细平效果差,因为钢板存在一定的厚度,不能达到设计标高。并且,潜水员在得知标高误差的时候,通过传统的调节工艺,则需要将水深测杆放下,一只手提着圆钢轨道,一只手塞钢板,然后再通过与岸上的测量人员对话,再度进行调节标高,重复此操作,直到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因此,传统的基床细平调节标高的方法,会消耗潜水员大量的体力和水下作业时间。

(2)采用改良的基床细平工艺,基床细平的标高精度大大提高了,细平误差均控制在±1.5cm,这与《JTS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要求满足±5cm的细平误差相对比,误差减少了3倍以上。

(3)改良的混凝土支墩方便潜水员调节标高,潜水员一只手扶着水深测杆,一只手调节标高,与岸上测量人员同步对话,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体力和时间。

(4)改良基床细平的混凝土支墩造价低廉,并且潜水员作业效率高,因此,采用改良的基床细平施工工艺可行、高效和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 JTS167-2-2009.《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2] JTS 215-2018.《码头结构施工规范》

[3] JTS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论文作者:王达,陈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某人工岛重力式沉箱码头基床细平施工工艺的改良论文_王达,陈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