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独生子女_亲子成长论文

如何教育独生子女_亲子成长论文

如何教育好独生幼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经验

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独生子女在幼儿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长。从我国情况看,独生幼儿已达到入园幼儿的80%以上,他们已成了幼儿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此,重视幼儿教育,研究独生幼儿发展规律,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就成了摆在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也是办好幼儿园的关键所在。

一、正确分析独生幼儿的身心状况

从各地和我国先后60名独生幼儿的调查统计中分析,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如下特点:①身体发育较好,一般身高、体重、营养、血色素等项目达标的百分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②独生幼儿的智商较高,其思维、想象、创造性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较好发展,知识面广。③多存在挑食、挑穿、不尊敬长辈、不爱惜用品和玩具,任性、爱发脾气、比较自私、不关心别人等缺点,生活自理能力差。这些特点的形成,主要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遗传、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虽起重要作用,但教育可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可以利用独生幼儿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或改变不利因素,使幼儿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因此,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二、加强对独生幼儿的品德行为教育

幼儿教育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都同样适用于独生幼儿,按其特点,应着重抓好品德行为教育。

首先是家庭教育。幼儿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主动帮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给独生幼儿以恰当地位,明确“独生”并不等于“独尊”。前者虽不能改变,后者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幼儿。从小认识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员,不仅享受长辈的关怀和照顾,得到欢乐和幸福的权利,更有尊敬和关心长辈使其得到安慰和快乐的义务。父母在家教中不能把独生幼儿捧为“掌上珠”,把家中老人视为“垃圾箱”,一切围着孩子转。在园教师要教育幼儿互相友爱,团结共处,不能互相攀比,以出身论优劣,以贫富分等级。认识到全国幼儿都是小朋友,都是同一大集体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平等,从而增强集体观念。

其次,切忌娇宠惯纵,培养良好品德。独生幼儿在家中处于独特的位置和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因此,在他们看来,“凡是我喜欢的都应该是我的”,加上易被娇宠惯纵,从而形成自私和任性。这既是独生幼儿的突出表现,也是不良品德的苗床。

娇宠惯纵是一种无原则的教育态度。幼儿教师和家长要相互配合,步调一致,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克制自己,逐步养成关心体贴别人的美德。幼儿教师要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热爱集体、有礼貌、讲文明,使他们习惯于集体生活,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此外,还需掌握独生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幼儿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分清是非、好坏。要对独生幼儿提出正确合理的要求,对他们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哭闹、撒娇的行为,决不能迁就让步。如果这样做了,就娇惯了任性,支持了不良行为。

溺爱是形成独生幼儿不良品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多数独生幼儿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幼儿的不良行为,而是仅以个人的喜怒哀乐为前提,情感用事,不能理智地为幼儿讲清是与非,致使孩子以对为错,以错为对。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做到爱有分寸,不能简单地为了开心或一时之快而做出有害于幼儿身心健康的事,使幼儿祥和共处在幼儿园这一平等友好的大集体中。

第三,要发扬主动性,培养独立性。凡幼儿一般都有自己本能的主动性,对任何事情都想亲自看看、做做、试试;想凭自己的力量去认识、把握世界,发展自己的能力。不少家长不能有意识地促进其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的发展,而是采用凡事大包大揽的养育方式,处处设防,这个不让做、那个不敢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结果使其形成消极情绪,事事依赖大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因此,父母应该理智地调整自己的爱子之情,积极给孩子创造参与集体生活的机会(譬如入幼儿园),幼儿教师要配合家长养成幼儿独立生活的习惯,尽量使他们在学习、劳动中独立活动,经受锻炼。

第四,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劳动习惯。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忽视这方面的教育,事事处处为孩子着想,辛辛苦苦为孩子吃穿,使孩子从小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习,只想“人为我取”,不想“我为人用”。

为了从小养成幼儿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向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洗手绢,整理床铺。也要为别人、为集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园里帮老师做值日、搬小凳、收拾玩具、整理画、书。回家以后,帮爸爸、妈妈拿拖鞋,吃饭时摆摆碗筷。大班幼儿还可以做一些家务劳动,如扫地,倒垃圾,擦桌子等。通过这些使孩子感到在老师和父母面前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并得到激励,从而对参与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产生兴趣,也有助于形成团结友爱、关心别人的良好品德。

三、掌握幼儿心理特点,进行直观形象教学

根据幼儿喜爱色彩、音响,又善于摹仿的心理特点,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是发展独生幼儿身心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下特点:

1.色彩要鲜艳,富于感染

色彩是幼儿认识事物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幼儿的感知、思维都比较具体,一般认识事物都从认识它们的外部特征开始,如各种动物或树木花卉的色调等。幼儿教师利用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教具进行教学,容易唤起幼儿对认识对象的强烈愿望,帮助他们精细地认识各种事物。如小白兔红眼睛等,孩子一眼就能认出。

2.韵律要和谐,易于记忆

音响感觉来自听觉信息。幼儿往往通过对某种音响的直感,唤起对某一事物的理解,这也是幼儿开始认识事物的特点之一,而有韵律和节奏的音响尤其讨孩子喜爱。如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都说我真乖。”许多儿歌具体生动,节奏明快,好学易懂,易于上口,便于记忆,是对幼儿进行知识性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良好教材。

3.形象要生动,便于摹仿

在幼儿的幻想中,世界上一切都和他一样充满生气,富于生命力。他们喜欢那些活灵活现的主人公,如喜看动画片,喜欢“小动物”并摹仿它们不同的动作,活泼又可爱。这是幼儿突出的特征之一,更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可选用摹仿性强的内容,并做到有的放矢,深入生活,仔细观察,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情趣爱好,思维方法,性格特点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们能为教师教学提供较坚实的生活基础。

四、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法

从组织形式上,一般正规幼儿园都实行大、中、小分班制,也有一部分幼儿园,因生源有限,采用大、中、小混合编班。幼儿年龄相差很大,相应地他们的生理、心理及智力也相差更甚。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活动中,要照顾到各年龄不同幼儿的特点,为使他们在一日活动中,受到不同内容的教育,就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独生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如最有韵律和节奏感的音乐课,是幼儿最喜爱的课程。教师在一个混合班内授课,既要讲歌词、示范表演,又要伴奏,一节课内不可能选择几种内容,个个示教。因此要选用大、小幼儿都感兴趣的歌,使小幼儿随大幼儿一起唱歌并作一些简单的动作。还可让大幼儿作“小先生”,辅导小幼儿歌唱,从而调动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又如色彩鲜艳的绘画课,应按不同内容提出不同要求。由于混合班幼儿年龄相差大,他们的表现力、思维力、想象力及握笔能力和绘画技巧都相差较大。要在同一节课内完成不同内容的教学,一般采用复式教学。先给大的幼儿示范讲解,安排作业,再给小的开始示范讲解,布置作业,最后教师进行巡回辅导,大小交叉,互相照料,要求一起完成作业,共同小结评比。

此外,象手脑并用的手工课,便可采用大、小幼儿互相合作,完成同一教学内容的方法。让大的幼儿做难度大的部分,小的幼儿做简单部分,最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作业。如“小白兔吃萝卜”,让大的做小白兔,小的做萝卜。大小幼儿互相配合,各自发挥所长,完成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参与意识,使每个幼儿都感到在共同劳动中有自己一份成果。

标签:;  ;  ;  ;  ;  ;  

如何教育独生子女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