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研究与探索论文_宋晓娜

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 264300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如何运用先进的课程理念方法探索其校本化的历程,是每个中小学校进行本课程实施中亟待探索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并以此与实施新课程的同行分享与探讨。

一、创设浓郁的探究氛围——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1.创建形式多样的植物角。植物角的设立源自孩子的倡议,也凝聚着所有实践老师的智慧。学习了科学课《植物向哪里长》、《植物与土壤》等,有的同学看到随意践踏草坪,乱摘树叶等现象就提议开辟“栽培角”,让同学们来参与管理。很快,孩子们根据植物的生长区划分了“月季园”、“三叶草基地”等十六个区域。在学校园艺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自己动手,参与松土除草,浇水施肥,挖土平地,设计警示牌,忙得不亦乐乎。

2.建成琳琅满目的实践室。实践室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叶子、昆虫和矿石标本,这是孩子们接触了《叶》、《石头》等内容后的成果;摆放的音乐线路、语音线路、电子贺卡等是大家学习《摩擦起电》、《手电筒》后的杰作;存放的“多功能吊瓶架”、“神奇的板擦”、“乒乓球捡拾器”等作品是基于生活的小发明,均出自学生之手。

二、整合多种的实践资源——搭建平台,深度探究

1.置身广阔自然,学会观察发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引导学生在大自然的实践中体验,做大自然的好朋友。在天高云淡的绵绵秋日里,“有趣的昆虫”研究小组的孩子们来到了十里河公园的小树林里,席地而坐,聆听小虫的欢唱,观察记录小树林的故事。一幅幅美妙的昆虫想象画,一篇篇精彩的昆虫观察习作无不洋溢着他们求知的热情。

2.深入多彩社会,开展调查研究。社会是综合实践的大课堂。一个星期六,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五年级二班“荣成市交通情况的研究”课题组一行六人踏进了荣成市交通局的大门,与局级领导面对面,成功地完成了采访任务,拿到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在小组长的倡议下,孩子们又身背照相机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自选角度,拍摄到大量有价值的图片;头顶炎炎烈日,和敬爱的警察叔叔一起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认真统计着车辆的进出情况,完成了数据的收集工作。最后,他们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讨论和对资料的反复整理、分析研究,又合作写出了很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3.遨游科普网络,不断开阔视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科学资源,用好网络,可以使实践探究活动更加深入。例如,有的同学在研究“走进历史人物——毛泽东”这个资料性强的课题时,为了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学生们决定利用网络帮助研究。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网络检索,搜集到了毛泽东的生平、书法、诗歌等大量资料。

三、创新多元的评价方式——拨动心弦,提升素养

1.即时评价,有心插柳柳成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断,通过巧妙的评价处理课程实施的意外,往往会演绎精彩。

2.表格评价,全程嵌入促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发展,使评价伴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我们设计了多种表格,用于关注、记录孩子探索与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1)记一记,探究小脚印。亲爱的同学,快乐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始,让我们记录下自己参与实践体验的成长脚印吧!

(2)评一评:星级评估坊。一学期即将结束,和你的伙伴、爸爸妈妈、老师一块儿来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评价,好不好?(用:☆☆☆☆、☆☆☆、☆☆、☆表示你在如下方面的成绩)。

3.成长档案,点点滴滴皆收获。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成长档案”走进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从而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均衡发展。(1)精心采撷,绽放个性,自主取名。为了张扬孩子们的个性,我们允许每个课题小组的同学选择他们喜欢的资料袋,采用喜欢的方式装饰好,并赋予一个好听的名字:识字直通车,春景扫描,秋色采撷,魅力荣成,聚焦千里海岸,探究路上拾贝,宇宙望远镜……内容丰富。(2)及时评价,扬长避短。教师评价指方向。教师定期抽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辅导,可以使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更加完善,更加多彩。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打造实践探究的“百花园”,就能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论文作者:宋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研究与探索论文_宋晓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