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品种简介_食用菌论文

食用菌品种简介_食用菌论文

食用菌品种简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食用菌论文,品种论文,简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茯苓 茯苓又称云苓、玉灵、松柏芋等。茯苓寄生于赤松、马尾松的树根上,多为不规则的圆块,呈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大者似瓜,无柄,平卧于菌核表面。初时呈白色,老后变为淡黄色。

茯苓作为药用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牛肝菌 牛肝菌别名土色牛肝菌、褐环乳牛肝菌。

牛肝菌子实体中等,菌盖直径3厘米~10厘米,扁半球形或凸形至扁平,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或深肉桂色,光滑,很黏。菌肉淡白色或稍黄,厚或较薄,伤后不变色。

牛肝菌有红、黄、紫、粉等品种,其中以白牛肝菌为多,食用鲜香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

牛肝菌含有17种氨基酸、11种矿物质,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尼克酸、核黄素及多种维生素。

羊肚菌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羊肚菜、阳雀菌、蜂窝蘑,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一种名贵食用菌,多长在海拔2000多米的针阔林或林缘草丛中。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菌柄,粉红色的菌托,在菌柄顶端生着一圈细致洁白的网状裙,因形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是一种天然滋补、调味品。

羊肚菌 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产菇期短,自然产量较低,采用半人工栽培接种于林子腐殖质落叶层中可增加自然发生量。

鸡枞菌 鸡枞是一种珍稀的菌类,古书上有“生食作羹美不可言,如与鸡肉共烹,其味更加鲜美”的记述。

鸡枞生长有特性,它如一年在这地方长,不扰动它,第二年它还会在原地方长,这叫“鸡枞窝”。鸡枞以顶上伞盖未张时取鲜嫩肥美,若伞盖一张,肉就老了,采了鸡枞,要在根部涂些湿泥,可“养”它一二日,时间长了则菌干如柴。

猴头菇 猴头菇是一种大型真菌,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因其子实体形状像猴子的头部而得名,是稀有的名贵食用菌。其肉嫩味香爽口鲜美,古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与熊掌、海参并列为四大名菜。

野生猴头菇,喜潮湿、温和、空气流通的自然环境,适宜在18℃~20℃气温下生长,主要生长在阔叶树林或混交林的硬质阔叶树干上。每年8月~9月阴雨季节,树干上便会长出一个毛茸茸的猴头菌。子实体圆而厚,表面长刺、腹部为光滑的肉质块状体,新鲜时白色,干制后浅竭色或金黄色。直径约3.5厘米~10厘米,个重0.5千克左右。

猴头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黄素、烟酸以及多肽、多糖类和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猴头菇多糖是猴头菇中最主要活性物质。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习称虫草,又称冬虫草。这种珍贵而又神秘的生物,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昆虫寄生型真菌。

虫草的孢子被释放以后,飞散在空中,一旦附着于适当的寄主(昆虫)时,孢子发芽,侵入昆虫的循环系统,这时菌丝呈放射状,随着体液循环的虫体内迅速长生,逐渐占领整个虫体,而形成一个坚实饱满的菌核。当虫体死亡后,在适当的环境下会长出子座,即所谓的“出菇”,形状有圆柱状,颜色有白、黄、橙、红、棕、灰、绿、黑等。子座上的子囊孢子成熟后,再四处散播,再次重复以上的生活史。

虫草属菌特异性大,因此其寄生的昆虫种类各有差异,可作为分类的依据。一般而言,虫草属菌的根部就是被真菌所寄生的虫体,它们可能是蜜蜂、蚂蚁、蜘蛛、甲虫、蝉或各种蝶、蛾的幼虫。而上半部就是和其他菇类一样所长成的子座。子座的形状与结构决定了虫草的等级。例如棒状或丝状,子囊壳散生在上部就比较原始;而子座有头部与柄部之分,子囊壳在头部产生的就比较高级,不过子座的形态也会受环境的影响而略有变化。在冬虫夏草中最珍贵最出名的当属产在四川西部及青藏高原的中国虫草,也就是中药店里出售的高级药材。

联系电话:010-84239075

标签:;  ;  ;  ;  

食用菌品种简介_食用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