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心理学意义探析论文_江朝霞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心理学意义探析论文_江朝霞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十八中学 266200

即墨市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是以“师友结对”为基础,同桌两人为一组,学习优秀的是师傅,学习稍弱的是学友,师友互助学习,实现双赢。作为这个模式的首批实验教师,我经过多年的课堂实践亲身体验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价值,学生们不但学会了思考问题,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有效性提高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一、有效减少青春期逆反行为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较强,对于教师的批评和指导不能客观分析,常有逆反心理。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老师口气稍微严厉一点学生的反应就十分强烈的现象,甚至会采取一些消极措施进行对抗。因此,对所有初中老师来说,如何针对青春期逆反开展合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在实践中经过几年的探索发现,“和谐互助”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改善青春期逆反现象。我们在实施“和谐互助”的过程中设计了很多的评比,如“师傅与师傅”之间、“学友与学友”之间、“师傅与学友”之间、“师友”团队之间都有竞争。学友与师傅既是互助合作,又是互相超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师友”双方都是学生,使得作为“师傅“的学生讲解题目的时候更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和认知水平上进行解读。即便是学友之间相互有批评,这种批评也更像是好友之间的劝诫,被批评的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很少会产生过强的逆反心理。这种方式有效地减少了由青春期而引发的师生冲突。

二、强化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解,学生们被动接受。尽管人们总是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作为有知者的教师主导着作为无知者的学生的活动,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克服的对立冲突。这种对立冲突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平等,进而造成学生丧失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当学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就会自我封闭,抗拒外来一切信息,也就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们对回答问题和上讲台做题很害怕,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能全部做对练习题的比例不超过1/4。我们实行“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后,采用“师友捆绑式”评价,学友如果回答不全面,由师傅补充。师友作为一个整体来应对问题,这种做法让学生获得了传统教学中所无法获得的心理安全感。学生们敢于回答问题,勇于上台给其他同学讲解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一过程也让学生对自己更加自信,求知欲更加强烈,一节课下来全部做对题目的学生比例从原来的1/4提升到2/3,学生的知识掌握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增进师生间的理解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斗志,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理解,推动着师生关系的改善。从学生的角度看,该模式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很多学生在没当小师傅之前,对老师工作的辛苦并没有切身的体会。但是当他们自己成为“师傅”时,一遍又一遍,尤其是讲得口干舌燥学友依然不明白的时候,他们开始逐渐理解老师这份工作的不易。这种换位思考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当老师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这种理解,这种对老师辛苦工作的认同,使孩子们心理上有了更强的向师性,并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的工作,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从教师角度看,该模式让教师开始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目的的个别化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逐渐变得深刻。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学生们高涨的积极性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也会感动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有了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宽容和耐心。

从学生相互关系的角度看,该模式虽然要求学生之间展开激烈竞争,但更强调团队合作意识。在期末的各项评比中优先考虑团队的进步,因此每个“师友结对”中的师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学会的知识讲给学友,竭尽全力帮助学友进步。在讲解的过程中,师傅对一些题目的理解更加透彻,思路也更加明了、清晰了,师傅的数学水平与日俱进。而“师友”之间在这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中心理的相容度更高。

论文作者:江朝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心理学意义探析论文_江朝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