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具体的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人员以及施工方法,从而更好地确保沉降段的施工质量,不断提升我国道路桥梁的行车舒适度。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沉降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施工质量,还会造成跳车现象和安全问题。道路桥梁沉降不仅会影响县乡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交通安全问题。所以在道路施工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道路沉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1 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危害
1.1关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公路交通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公路交通行业,如公路、铁路、地铁、高架桥等交通线路的修建,其直接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交通来带动我国的经济,方便公民的日常出行。国家财政每年投放在公路交通行业的资金不菲,可见国家对其的关注度。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直接影响我国顺利实现“两个百年”计划的目标。
1.2严重威胁出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沉降,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必然反映在出行人员的身上,出行人员是受损的直接目标,也是受损度最大的群体。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沉降,从而导致跳车,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人员的驾驶速度带来一定的阻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某种程度上还会造成乘车人员的不舒适感,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
2 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机理
2.1台背地基发生变形的机理
沟壑地段由于土壤空隙较大,地基强度偏低,含水量偏高,压缩性较大等特点,所以是道路桥梁结构易发生地基变形的地段,沟壑地段填筑的路基极易产生大幅度变形。桥头段相较于普通路段,其填筑的路堤会增加 5-10cm 的高度,这无疑增加了基底的附加应力,导致地基出现沉降问题。当不改变填土容重,增加填土高度会加大地基沉降变形的概率。
2.2桥头搭板设计不当
对于路桥工程来说,桥头搭板的设计十分重要,一般会形成弹性支撑,在这一结构模式下,往往是距离桥台较近处,土体较为疏松,无法达到预期的承重能力,使得土体受力分布不均,最终引发沉降问题。
2.3桥头引道地基处治理达不到要求
地基下沉是造成跳车现象出现的原因,而结构设计不合理又是造成下沉的根本原因。由于各地区地质条件不一样,气候因素不一样,这就使得施工方案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方案时没有很好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地质钻孔设置上数量不够,且钻探深度不符合施工要求,这样根本无法准确确定地基软土层的位置。同时加上对于当地软土层的形式和深度了解的不够详细,这些因素都使得路堤软土地基不牢固。同时加上对当地气候特点掌握不够充分,造成实际地基状况和处理设计不符合要求,加上雨水长期的侵蚀,都大大降低了地基的使用期限。
3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
3.1 精准的台后填筑
路基路面开挖、材料填筑、压实这三道工序共同影响着后台填筑的最终质量。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开挖施工中,横向通道与纵向全宽是两种主要掘进方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可能依据实际情况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对路基进行材料填筑是为了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和强度,进行填筑之前要先对开挖后的路床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之后依据路基土层特质进行分层检测、混合填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填充材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材料与土层的物理兼容性,保证混合后会起到加固作用,并且不会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生形变。
3.2桥台中软基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中桥台中软基施工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方法,水泥粉喷桩地基法是其中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另外一种是塑料排水板法,此外还包括了强夯法和爆破法。但是根据调查发现,水泥喷桩地基法尽管使用效果是这四种方法中最为明显的一种,但是这种方法的施工工期必须要控制得当。这种方法确实可以缩短工程的工期,看似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实际相反,这种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当高,最后道路施工完成之后的沉降量也会比较大。因此,为了让桥台软基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针对桥台地段进行长时间预压,减少软土路基发生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尽量增加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还有牢固性。
3.3 搭板设置与施工
搭板设置是通过适当地将路面的厚度突变转变为刚度渐变以延缓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搭板的设置形式相对严格,各方具体数值都有相对具体的计算要求。一般情况下,就搭板顶面标高设置而言,应参考高速道路正常路段的基层顶面标高。另外,采用反向坡度预留的方式进行搭板设置也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在搭板与桥台连接处标高一致的前提下,搭板与高速道路路面连接的过渡底端则设置成高于设计标高,以此规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发生沉降问题。
3.4保证路基路面排水通畅
在路桥的建设中对沉降段而言,水会严重影响路基稳定性和承重性。故路基路面的排水问题也是路桥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路基路面沉降段排水常采用截水沟、边沟、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等方式,除此之外还利用浆砌片石或者混凝土预制板来加固沟渠。通常情况,地面和地下排水沟渠的设置,宜短不宜长,避免水流过于集中,可以及时进行疏通和分流;路基排水问题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等实际情况,就地取材,以预防为主;为减少水对路面的破坏作用,应该尽量避免水进入路面结构,保证排水畅通,能够迅速排掉路面结构内的水。
3.5填筑压实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中的沉降根据不同的特点可以划分为瞬时沉降、固结以及次固结沉降这三种,固结沉降还有次固结沉降经常导致跳车现象。根据长期以来道路桥梁施工方面的经验可以知道选择偏轻型的填充材料填充使路面具有非常强的压缩性,再通过施工器械进行压实处理,将这一部分的工作做好之后可以减少沉降现象的发生。并且经验表明,其还可以降低车辆长期荷载行驶对路面造成的形变危害。一般情况下通过选择后台的填充材料并按照填料原则施工,可以增加桥梁路堤的压实度,也能保证其透水性。
3.6软弱地基处理
软弱地基是造成建筑地基沉降的一种根本性因素。由于该地基稳定性较差、强度较低、含水量超标、孔隙率高,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谨慎处理该类型地基。在处理软弱地基之前,先需要测试施工区域的土层含水量和孔隙比在允许值范围内,一般情况下,排水固结、深层搅拌喷射注浆、超载预压、粉喷桩等均是处理软弱地基的最佳方式。而针对软土层弧度较大的软弱地基,还需增加两项处理手段,一是减轻回填材料;二是增强地基土强度。如果不在允许值范围内,换土处理方式最佳;如果是填土高度低于 4m 的道路桥梁施工,开挖深度建议不超过 0.6m;如果填土高度超出 4m 时,建议开挖深度达到 1m。
结束语:
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关乎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而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较差,极易引发市政道路桥梁沉降和跳车问题。建设施工单位应该深入分析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根据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具体状况,确定相应的路面施工方案,完成施工。
参考文献:
[1]方怀霞. 论道路桥梁工程中路基路面的质量控制策略[J]. 统计与管理. 2017(04)
[2]袁汉杰. 探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 2017(03)
[3]蔡建新. 道路桥梁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 建材与装饰. 2016(45)
论文作者:周锋,丛海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地基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桥台论文; 土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